一种建筑改造外拓空间的装配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777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改造外拓空间的装配式结构,由与既有建筑待拆墙可拆卸连接的基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改造外拓空间的装配式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改造外拓空间的装配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既有建筑改造工作虽然已经在很多地区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技术研究和工程示范推动,但是由于技术和经济等原因,我国既有建筑改造工作进展较慢

既有建筑改造通常是2个部分:一部分是改,一部分是造,外墙

屋面
.
外门窗等的外形改造,采暖系统

通风

照明等的功能改造,在外扩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建筑粉尘

噪音等

[0003]张润兴在

城市规划

杂志上发表的论文

既有建筑的华丽蜕变
——
以天津市人大办公楼改造方案为例

中提到:人大办公楼和津投公司办公楼合二为一;二者形成的组合形体局部高出部位为电梯

楼梯组成的竖向交通核
……
利用津投公司办公楼和人大办公楼凹入的形体部分进行大胆的拔高,形成整栋建筑最有亮点的标志性塔楼

其通过向外扩展重新塑造了凹凸有致

变化丰富的山墙立面,同时也使建筑在正立面上因为山墙面的外扩而获得了较好的收分效果,但无法摆脱既有建筑外扩空间的有限

李自明在中图分类号:
TU244.3
上发表的论文

传承与创新
——
校既有建筑改扩建设计方法探讨

,文章编号:
1008

0422

2014

09

0121

02
中提到大学校园改扩建,主要是处理新旧建筑的协调,但在扩建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建筑粉尘

噪音等

公开号为
CN114934690B
的专利,其通过在既有建筑上设置装配式外拓空间的方式实现对既有建筑外拓空间的改造,从而有效降低既有建筑改造时对周围环境及原有居住人员的干扰,可以做到快速施工的同时保证原有居住人员正常生活

但是装配式的结构必然达不到传统改建扩建建筑的强度

安全性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改造外拓空间的装配式结构,既保持了传统改建扩建的优势,保证扩建建筑的强度

安全性和稳定性,又尽可能降低既有建筑改造时对周围环境及原有居住人员的干扰,尽可能减少建筑粉尘和建筑改建扩建时的噪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建筑改造外拓空间的装配式结构,由与既有建筑待拆墙可拆卸连接的基板

与基板配套的上挡尘盖构成;外拓空间沿既有建筑的长度方向延伸,基板设有若干块且沿既有建筑的长度方向依次装配成槽钢状外拓结构件,远离既有建筑的外拓结构件中的基板为改造外扩先建基板

外拓空间通过装配式结构依次形成一个挨一个的方形扩建空间,外扩建时在一个个独立的扩建空间内进行扩建,既保持了传统改建扩建的优势,保证扩建建筑的强度

安全性和稳定性,又尽可能降低既有建筑改造时对周围环境及原有居住人员的干扰,尽可能减少建筑粉尘和建筑改建扩建时的噪音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基板的一板面上固定设置用于储存挡尘盖的外扩袋,挡尘盖采用厚膜塑料制成;每个槽钢状的外拓结构件由三块基板装配而成

挡尘盖采用厚膜塑
料制成,在装配式结构搭建初期并不取出,而是置于外扩袋内,搭建成形后根据施工进度依次取出以挡住顶部起到挡尘的作用,尽可能避免建筑粉尘外溢

若干个槽钢状外拓结构件依次相连的设置增强了本装配式结构的强度和安全性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每块基板的一对相对端面上分别设有凹槽和凸块,凸块与凹槽相适配,每块基板的另一对相对端面上也分别设有相同的凹槽和与凹槽相适配的凸块,每块基板的外扩袋所在板面的相对板面上还设有相同规格的凸块或凹槽

通过简单的凹槽与凸块的设置使得本装配式结构拆

接容易方便,并且由于在槽钢状外拓结构件内仍然采用传统扩建方式,随着基础和墙体的逐渐浇筑和砌成,稳定性只会更好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各外拓结构件中的基板沿远离既有建筑向靠近既有建筑的方向依次为改造外扩先建基板

改造外扩中建基板及改造外扩终建基板;建筑改造外扩时,沿既有建筑外扩方向装配好基板后,先在改造外扩先建基板处进行基础浇筑及一层梁墙施工,浇筑施工完成后拆除紧邻改造外扩先建基板处更靠近既有建筑的槽钢状外拓结构件中的垂直于外拓空间长度方向的基板,然后在前述紧邻改造外扩先建基板处的槽钢状外拓结构件中进行基础浇筑及一层梁墙施工,按此顺序直至进行到紧邻既有建筑外的槽钢状外拓结构件中的基础浇筑及一层梁墙施工

扩建施工时先在远离既有建筑的基板处进行浇筑和施工,尽可能使得施工噪音和建筑粉尘远离既有建筑,尽可能降低既有建筑改造时对周围环境及原有居住人员的干扰

由于仍然采用传统改扩建方式,所以外围的装配式结构仅采用简单的凸块与凹槽适配的形式即可,因为简单搭建后,在搭建而成的每个矩形空间内先进行基础或底墙一圈的铺砌,由于内部的铺砌也加强了搭建的外围的装配式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09]基础浇筑时的要求如下:采用条形基础,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
80kpa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基础采用
C30
,地梁

地圈梁采用
C30
,垫层
C15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基础
40mm
;基础防腐蚀处理按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

2008 相关要求;框架柱在

0.300~
基础顶范围内箍筋加密,间距
100mm,
保护层厚度每侧增加
50mm

±
0.000
以下为
M10
水泥砂浆砌
MU15
实心页岩砖;
±
0.000
以上为
M5
混合砂浆砌
MU10
多孔页岩砖;其中钢筋采用
HPB300
级或
HRB400


[0010]一层梁墙施工时的要求如下:梁

柱混凝土采用
C30
;梁
(
及板
)
跨度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建筑改造外拓空间的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与既有建筑待拆墙可拆卸连接的基板

与基板配套的上挡尘盖构成;外拓空间沿既有建筑的长度方向延伸,基板设有若干块且沿既有建筑的长度方向依次装配成槽钢状外拓结构件,远离既有建筑的外拓结构件中的基板为改造外扩先建基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改造外拓空间的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基板的一板面上固定设置用于储存挡尘盖的外扩袋,挡尘盖采用厚膜塑料制成;每个槽钢状的外拓结构件由三块基板装配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改造外拓空间的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块基板的一对相对端面上分别设有凹槽和凸块,凸块与凹槽相适配,每块基板的另一对相对端面上也分别设有相同的凹槽和与凹槽相适配的凸块,每块基板的外扩袋所在板面的相对板面上还设有相同规格的凸块或凹槽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改造外拓空间的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各外拓结构件中的基板沿远离既有建筑向靠近既有建筑的方向依次为改造外扩先建基板

改造外扩中建基板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马金明王勇兵沈星浩张仁斌黄春华姜正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铭城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