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过氧化氢分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762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雾化过氧化氢分解装置,包括外筒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过氧化氢分解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过氧化氢废气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雾化过氧化氢分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化氢气雾发生器完成灭菌目的后,灭菌区域对过氧化氢气体的分解,排入到大气中,让其自然分解时要避开有人的环境,而且自然分解的过程很慢

过氧化氢气雾对人有害

因此需要将雾化的过氧化氢分解后排放到大气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加与二氧化锰催化层接触面积,提高雾化过氧化氢分解效率,且便于安装和拆卸维护更换的雾化过氧化氢分解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雾化过氧化氢分解装置,包括外筒体

内筒体

支撑盘

第一翅板

第二翅板

中轴

第一二氧化锰催化剂层和法兰,所述内筒体滑动安装在外筒体内,所述第一翅板

第二翅板均设置为圆锥状结构,所述第一翅板

第二翅板间隔固定安装在中轴上,所述第一二氧化锰催化剂层固定设置在内筒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翅板上呈环形阵列设置有数个第一通孔,所述支撑盘套接固定安装在中轴两端,所述支撑盘固定安装在内筒体的内壁上,所述支撑盘上呈环形阵列设置有数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翅板的边缘与第一二氧化锰催化剂层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翅板的边缘与第一二氧化锰催化剂层相接触,所述第一翅板

第二翅板的左板面上设置有第二二氧化锰催化剂层,所述法兰螺接密封固定安装在外筒体两端

[0005]作为优选,所述中轴两端均设置为球面状结构

[0006]作为优选,所述法兰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端抵在内筒体上

[0007]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环的内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橡胶密封圈,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抵在内筒体上

[0008]作为优选,所述法兰的内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嵌入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压在外筒体上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是:左右两侧的法兰分别连通雾化过氧化氢进气管

处理后气体排气管,雾化过氧化氢气体从左侧法兰进入到外筒体内,经过左侧支撑盘上第二通孔,与第一二氧化锰催化剂层

第一二氧化锰催化剂层接触反应,最终通过右侧支撑盘上第二通孔以及排气管排放到大气中,雾化过氧化氢气体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水分较少,可随气流排放到大气中,本装置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对二氧化锰块进行粘结固定,同时通过增设第一翅板

第二翅板,增加了雾化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块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雾化过氧化氢分解效率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13]如图1所示的一种雾化过氧化氢分解装置,包括外筒体
1、
内筒体
2、
支撑盘
3、
第一翅板
4、
第二翅板
5、
中轴
6、
第一二氧化锰催化剂层7和法兰8,所述内筒体2滑动安装在外筒体1内,所述第一翅板
4、
第二翅板5均设置为圆锥状结构,所述圆锥角的角度设置为
120
°‑
145
°
,所述第一翅板
4、
第二翅板5间隔焊接固定安装在中轴6上,所述第一二氧化锰催化剂层7胶结固定设置在内筒体2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翅板5上呈环形阵列设置有6‑8个第一通孔,所述支撑盘3套接固定安装在中轴6两端,所述支撑盘3固定安装在内筒体2的内壁上,所述支撑盘3上呈环形阵列设置有4‑6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翅板4的边缘与第一二氧化锰催化剂层7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翅板5的边缘与第一二氧化锰催化剂层7相接触,所述第一翅板
4、
第二翅板5的左板面上胶结固定设置有第二二氧化锰催化剂层,所述法兰8螺接密封固定安装在外筒体1两端

[0014]在实际使用中,为了便于套接安装在支撑盘3上,所述中轴6两端均设置为球面状结构,所述中轴6两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支撑盘3螺接固定安装在中轴6的外螺纹上,具有便于安装和拆卸的优点

[0015]所述法兰8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环
81
,所述限位环
81
内端抵在内筒体2上,所述限位环
81
的内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橡胶密封圈
82
,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
82
抵在内筒体2上,限位环
81、
第一橡胶密封圈
82
的组合体抵在在内筒体2上,可避免内筒体2受气流作用产生振动

[0016]法兰
8、
外筒体1上呈环形阵列设置配合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法兰8螺接固定安装在外筒体1上,所述法兰8的内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嵌入安装有第二密封圈
83
,所述第二密封圈
83
压在外筒体1上,通过第二密封圈
83
可增加法兰8与外筒体1之间的密封性

[0017]左右两侧的法兰8分别连通雾化过氧化氢进气管

处理后气体排气管,雾化过氧化氢气体从左侧法兰8进入到外筒体1内,经过左侧支撑盘3上第二通孔
31
,与第一二氧化锰催化剂层
7、
第一二氧化锰催化剂层7接触反应,最终通过右侧支撑盘3上第二通孔
31
以及排气管排放到大气中,雾化过氧化氢气体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水分较少,可随气流排放到大气中,本装置采用分体式结构,可对内筒体

第一翅板
4、
第二翅板
5、
中轴

支撑盘进行拆卸更换,便于对二氧化锰块进行粘结固定,同时通过增设第一翅板
4、
第二翅板5,增加了雾化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块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雾化过氧化氢分解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雾化过氧化氢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1)

内筒体(2)

支撑盘(3)

第一翅板(4)

第二翅板(5)

中轴(6)

第一二氧化锰催化剂层(7)和法兰(8),所述内筒体(2)滑动安装在外筒体(1)内,所述第一翅板(4)

第二翅板(5)均设置为圆锥状结构,所述第一翅板(4)

第二翅板(5)间隔固定安装在中轴(6)上,所述第一二氧化锰催化剂层(7)固定设置在内筒体(2)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翅板(5)上呈环形阵列设置有数个第一通孔,所述支撑盘(3)套接固定安装在中轴(6)两端,所述支撑盘(3)固定安装在内筒体(2)的内壁上,所述支撑盘(3)上呈环形阵列设置有数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翅板(4)的边缘与第一二氧化锰催化剂层(7)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翅板(5)的边缘与第一二氧化锰催化剂层(7)相接触,所述第一翅板(4)

第二翅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继勇王开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仁川洁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