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供配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749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供配电系统,涉及供配电技术领域,包括光伏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光电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供配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配电
,具体是一种智能供配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电子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供电需求越来越高,为确保电子产品的稳定供电和节能供电,现有的供配电系统大多采用太阳能

市电和储能装置互补的方式进行混合供电,但是当太阳能和储能装置提供的电能电压较低时,将无法正常为电子产品提供所需的工作电能,继而导致电子产品无法充分利用太阳能在每个发电阶段提供的电能,同样无法充分利用储能装置释放的电能,降低供配电系统的供电效率,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供配电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智能供配电系统,该智能供配电系统包括:光伏控制模块,光伏检测模块,检测控制模块,传输控制模块,电源模块,输出模块,智能控制模块,辅助供电模块和电能控制模块;所述光伏控制模块,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智能控制模块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智能供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智能供配电系统包括:光伏控制模块,光伏检测模块,检测控制模块,传输控制模块,电源模块,输出模块,智能控制模块,辅助供电模块和电能控制模块;所述光伏控制模块,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智能控制模块输出的信号并进行光电转换和调节处理,用于接收光伏检测模块输出的信号并对调节后的电能进行存储,用于释放存储的电能;所述光伏检测模块,与所述光伏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对光伏控制模块调节后的电能进行一级低压检测和二级低压检测并分别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与所述光伏检测模块和辅助供电模块连接,用于对电能控制模块进行低电量检测并输出第一检测信号,用于对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一检测信号进行逻辑计算并输出第三控制信号;所述传输控制模块,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

光伏控制模块和输出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传输控制电路将光伏控制模块输出的电能传输给输出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控制信号控制传输控制电路的电能传输状态;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接入市电并对市电进行整流滤波和稳压调节处理;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所述辅助供电模块和电能控制模块连接,用于输出第一脉冲信号并控制光伏检测模块的电能调节工作,用于输出充放电信号和第二脉冲信号并控制辅助供电模块的工作,用于输出第三脉冲信号并控制电能控制模块的升压工作;所述辅助供电模块,用于提供辅助电能并通过所述第二脉冲信号对辅助电能进行升压处理,用于通过充放电信号对传输控制模块与电源模块输出的电能进行存储和对存储的电能进行释放;所述电能控制模块,与所述辅助供电模块

检测控制模块和光伏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第三控制信号控制电能控制电路进行电能的传输控制,用于通过所述第三脉冲信号控制电能控制电路对传输的电能进行升压处理并将升压后的电能与所述辅助供电模块进行叠加处理;所述输出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和辅助供电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输控制模块

电源模块和电能控制模块输出的电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供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控制模块包括光伏板控制装置

第一二极管

第一电阻

第一开关管

第一功率管

第二功率管

第一超级电容

第二二极管和第一电容;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器;所述光伏板控制装置的输出端

控制端和接地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

第一控制器的第一
IO
端和地端,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一功率管的漏极并通过第一电阻连接第一功率管的栅极和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一功率管的源极连接第二功率管的源极,第二功率管的漏极通过第一超级电容连接地端,第二功率管的栅极连接第一开关管的基极和所述光伏检测模块,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地端,第二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一电容连接地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供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检测模块包括第三电阻

第四电阻

第一比较器

第二比较器

第一阈值装置

第二阈值装置

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延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客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