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管廊重点防护区域自动灭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748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重点防护区域自动灭火系统,涉及灭火系统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综合管廊重点防护区域自动灭火系统多数都是使用喷头灭火,由于氧气的进入,导致灭火效率低和安全性低的问题。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水流提示器机构,且水流提示器机构与第一水管连通,所述水流提示器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信号闸阀,且第二水管与水流提示器机构和第一信号闸阀均连通,所述第一信号闸阀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水管,且第三水管与第一信号闸阀连通,所述第一水管的两侧均设置有水幕连接管,所述第一水管的下端设置有闭式喷头组件,所述水幕连接管的下方设置有水幕下水板。水幕连接管的下方设置有水幕下水板。水幕连接管的下方设置有水幕下水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管廊重点防护区域自动灭火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灭火系统
,具体为一种综合管廊重点防护区域自动灭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地下综合管廊系统不仅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极大方便了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为了综合管廊的安全,在综合管廊内部的重点区域会安装自动灭火系统,在综合管廊发生火灾的时候可以自动灭火,从而达到损失减少,保证人员安全。
[0003]现有的综合管廊重点防护区域自动灭火系统多数都是使用喷头灭火,由于氧气的进入,导致灭火效率低和安全性低,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综合管廊重点防护区域自动灭火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重点防护区域自动灭火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综合管廊重点防护区域自动灭火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重点防护区域自动灭火系统,包括第一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1)的一端设置有水流提示器机构(6),且水流提示器机构(6)与第一水管(1)连通,所述水流提示器机构(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水管(9),所述第二水管(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信号闸阀(7),且第二水管(9)与水流提示器机构(6)和第一信号闸阀(7)均连通,所述第一信号闸阀(7)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水管(10),且第三水管(10)与第一信号闸阀(7)连通,所述第一水管(1)的两侧均设置有水幕连接管(3),所述第一水管(1)的下端设置有闭式喷头组件(2),且闭式喷头组件(2)与第一水管(1)连通,所述水幕连接管(3)的下方设置有水幕下水板(4),所述水幕下水板(4)与水幕连接管(3)之间设置有连接座(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重点防护区域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幕下水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弧座(18),且圆弧座(18)与水幕下水板(4)为一体结构,所述圆弧座(18)的表面设置有圆弧镶嵌槽(30),且圆弧镶嵌槽(30)与圆弧座(18)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水管(1)卡在圆弧镶嵌槽(30)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重点防护区域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座(18)的两端均设置有单头紧固件(19),且圆弧座(18)通过单头紧固件(19)与第一水管(1)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17)与水幕下水板(4)为一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重点防护区域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7)的内部设置有下水腔(27),且下水腔(27)与连接座(17)为一体结构,所述水幕下水板(4)的内部设置有水幕腔(28),且水幕腔(28)与水幕下水板(4)为一体结构,所述水幕腔(28)的内部设置有倾斜板(29),且水幕腔(28)与下水腔(27)互通,所述水幕下水板(4)的下表面设置有下水口(22),且下水口(22)与水幕下水板(4)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水管(1)的另一端设置有末端试水机构(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重点防护区域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安思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