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点穿刺多通路血透治疗导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747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点穿刺多通路血透治疗导管装置,包括对接软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点穿刺多通路血透治疗导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血透治疗导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在临床上常见紧急血透治疗或者只需血透治疗数次的情况有:不能通过内科药物纠正的高钾血症

不能通过利尿剂够改善的高容量状态

急性毒物或者药物中毒

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等

这些情况一般采用动静脉穿刺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这能为临时紧急血液透析患者赢得抢救时间,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小

动静脉直穿是指在血透治疗时,使用血透穿刺针直接穿刺患者的动脉,如足背动脉

桡动脉,然后引出患者的血液,经过透析器净化血液,再从患者的静脉处回输体内,这种血管通路形式被称为动脉静直穿

而遇血管条件差

高龄

有基础病控制不良等患者,如高血脂

高血糖

高血压等人群长期的指标升高,引起血管顺应性差

粥样硬化,动脉穿刺时容易造成血流不能达到血透治疗的最低血流量,就需要多点穿刺多血管通路引血进行血透治疗

[0003]目前,用于血透的血透治疗导管仅由一个针头

一个与针头连通的软导管

卡在软导管上的管夹构成(例如:中国授权公告号为
CN215426455U、CN215915902U

CN203663147U/>等专利文献公开的),所以现在通过多点穿刺多血管通路引血进行血透治疗时,不仅需要进行多点穿刺,还需要将各血透治疗导管对接到一个输送主管上,以便于集中向透析器供血

这样虽然能满足多点穿刺多血管通路引血的需求,但使用现有血透治疗导管进行多点穿刺多血管通路引血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0004]第一方面,因软管与输送主管的直径都较小(管径一般在
15Fr
以下),所以软管与输送主管对接起来很不方便,再加上需对接的位置增加时,就会导致医生的工作量增大,从而会导致这种血透治疗的便利性与效率都较差,进而会影响到医生对患者的救治速度

[0005]第二方面,在第一个血透治疗导管完成穿刺后,穿刺第二个血透治疗导管时,第一个血透治疗导管就处于完全暴露状态,这不仅易因误碰触和
/
或晃动导致血透治疗导管的管口接触到一些不卫生的地方,还易导致血透治疗导管的管口与空气中的病菌发生过多的接触,从而会增大血透治疗导管的管口受到污染的几率,进而易增加患者出现感染的风险,这极不利于实现安全的治疗

[0006]第三方面,在各血透治疗导管与输送主管对接过程中,血透治疗导管的端口与输送主管的端口都会直接暴露在外,这个过程中,不仅易因操作不当发生血透治疗导管的管口接触到污染源的情况,还易因移动血透治疗导管与输送主管,导致血透治疗导管与输送主管的端口都与空气中的病菌发生了过多的接触,这个过程也易导致患者受到感染的风险上升

[0007]第四方面,现有的血透治疗导管与输送主管之间大多采用嵌套方式对接在一起

并利用嵌套后的面面接触摩擦配合实现限位,这种仅靠摩擦力限位的强度十分有限,极易因患者转身或误剐蹭导致血透治疗导管与输送主管之间断开,从而易出现大量失血的风险

[0008]现有血透治疗导管在进行多点穿刺多血管通路引血的血透治疗过程中,无法实现高效

安全的血透治疗,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从而易影响到血透治疗的效果

[0009]因此,十分有必要重新设计血透治疗导管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两点穿刺多通路血透治疗导管装置,该两点穿刺多通路血透治疗导管装置不仅能满足两点穿刺的需求,还能在多点穿刺多血管通路引血的血透治疗过程中,实现高效

安全的血透治疗,从而能大大降低安全隐患,进而能保证多点穿刺多血管通路引血的血透治疗效果十分好;本方案产品在整体上,具有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便于快速实现治疗

可靠性高

安全性好

适用性强等优点

[001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2]一种两点穿刺多通路血透治疗导管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对接软管

两个三通软管

两个针头,其中对接软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三通软管的其中一端端口螺纹对接后连通,所述对接软管上卡装有第一管夹,两个三通软管的另外两端上分别卡装有第二管夹

第三管夹,两个针头分别对接在两个三通软管的另外两端的其中一个端口上

[0013]优选地,所述三通软管包括第一软管

第二软管

第三软管

三通管,所述第一软管

第二软管与第三软管的一端分别与三通管的三个端口对接连通,所述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与对接软管的端部螺纹对接连通,所述第二管夹

第三管夹分别夹装在第二软管

第三软管上,所述针头对接在第三软管的另一端上

[0014]优选地,所述两点穿刺多通路血透治疗导管装置还包括螺纹旋套组件,所述对接软管与第一软管之间通过螺纹旋套组件螺纹对接连通

[0015]优选地,所述螺纹旋套组件包括第一硬管头

第二硬管头

第一密封胶圈

螺纹套,所述第一软管的端口热熔套接在第一硬管头的一端上,所述对接软管的端口热熔套接在第二硬管头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密封胶圈被夹装在第一硬管头

第二硬管头之间,所述螺纹套能转动地套装在第二硬管头上,并使螺纹套螺纹连接在第一硬管头上

[0016]优选地,所述第二硬管头插装在第一硬管头中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硬管头的另一端口边沿上开设有插装环槽,所述第二硬管头的端面上嵌装有第二密封胶圈,并使第二密封胶圈紧压在插装环槽的槽底;所述第二硬管头的外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加强凸环,所述加强凸环的外圆周表面上开设有限位环槽,所述螺纹套的内圆周表面上设置有限位凸环,并使限位凸环能转动地嵌装在限位环槽中,所述第一密封胶圈套装在第二硬管头上,并使第一密封胶圈被夹装在第一硬管头与加强凸环之间

[0018]优选地,所述对接软管上套装有第一滴速调节器

[0019]优选地,所述第二软管上套装有第二滴速调节器

[0020]优选地,所述第二软管上串接有流量表

压力表

[0021]优选地,所述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两点穿刺多通路血透治疗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接软管(1)

两个三通软管(2)

两个针头(3),其中对接软管(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三通软管(2)的其中一端端口螺纹对接后连通,所述对接软管(1)上卡装有第一管夹(
10
),两个三通软管(2)的另外两端上分别卡装有第二管夹(
20


第三管夹(
30
),两个针头(3)分别对接在两个三通软管(2)的另外两端的其中一个端口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点穿刺多通路血透治疗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软管(2)包括第一软管(
21


第二软管(
22


第三软管(
23


三通管(
24
),所述第一软管(
21


第二软管(
22
)与第三软管(
23
)的一端分别与三通管(
24
)的三个端口对接连通,所述第一软管(
21
)的另一端与对接软管(1)的端部螺纹对接连通,所述第二管夹(
20


第三管夹(
30
)分别夹装在第二软管(
22


第三软管(
23
)上,所述针头(3)对接在第三软管(
23
)的另一端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两点穿刺多通路血透治疗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纹旋套组件(4),所述对接软管(1)与第一软管(
21
)之间通过螺纹旋套组件(4)螺纹对接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两点穿刺多通路血透治疗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旋套组件(4)包括第一硬管头(
41


第二硬管头(
42


第一密封胶圈(
43


螺纹套(
44
),所述第一软管(
21
)的端口热熔套接在第一硬管头(
41
)的一端上,所述对接软管(1)的端口热熔套接在第二硬管头(
42
)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密封胶圈(
43
)被夹装在第一硬管头(
41


第二硬管头(
42
)之间,所述螺纹套(
4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娴王饶萍陈园园许元文陈崴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