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互联变换器自适应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向互联变换器控制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互联变换器自适应控制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在混合微电网中,交直流母线通过双向互联变换器(
BIC
)进行连接,因此双向互联变换器对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稳定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因此提出一种为系统提供惯性时间,使得交直流微网系统平缓地恢复到稳定的同时,使交直流微网共同承担负荷波动所带来影响的控制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
[0003]公开号为
CN114865656A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接口变换器的
π
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方法,包括,
S1
:计算接口变换器直流侧电压偏差和接口变换器交流侧频率偏差,并根据直流侧电压允许波动范围和交流侧频率允许波动范围,计算直流电机的电动势系数;
S2
:将直流电机电动势方程引入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并提出直流侧电压控制方式,搭建 >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向互联变换器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双向互联变换器,所述双向互联变换器包括三相桥式变换电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有功控制环,在所述双向互联变换器的直流侧和交流侧分别添加直流侧虚拟电容和交流侧虚拟电容,计算双向互联变换器直流侧电压偏差,根据所述双向互联变换器直流侧电压偏差,交
、
直流侧虚拟电容以及虚拟电阻计算得到双向互联变换器交流侧角频率偏差,所述交流侧角频率偏差加上双向互联变换器交流侧额定角频率得到双向互联变换器输出角频率,根据所述输出角频率计算得到输出相位角,所述有功控制环为闭环,所述输出相位角参与双向互联变换器初始有功功率到双向互联变换器输出功率的闭环传递函数计算
;
虚拟励磁控制环,采用无功
‑
电压下垂控制,计算交流电压幅值给定值和实际值的差值,计算双向互联变换器无功功率初始值和实际值的差值,通过无功
‑
电压下垂控制的相关公式计算得到交流电压幅值参考值,根据所述有功控制环输出的所述输出相位角和所述虚拟励磁控制环输出的所述交流电压幅值参考值计算得到参考电压,所述参考电压经
Park
变换后得到参考电压分量
;
电压电流控制环,采样所述三相桥式变换电路中三相电流,结合所述参考电压,经
Park
变换后与所述参考电压分量比较,依次通过电压环和电流环,最后经
Park
反变换得到驱动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互联变换器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功控制环还包括交流侧虚拟电容自适应控制环,根据所述输出角频率计算得到双向互联变换器交流侧频率,根据所述双向互联变换器交流侧频率得到频率变化速率,将所述频率变化速率与频率的偏差速率阈值相比,根据交流侧虚拟电容自适应控制环的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调节,若所述频率变化速率大于所述频率的偏差速率阈值,则启动交流侧虚拟电容自适应,增大所述交流侧虚拟电容;若所述频率变化速率小于等于所述频率的偏差速率阈值,则使所述交流侧虚拟电容快速恢复至系统稳定运行时的数值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互联变换器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侧虚拟电容自适应控制环的相关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C
ac
为交流侧虚拟电容,
C
ac0
为
π
型虚拟同步发电机稳定运行时的交流侧虚拟电容,
f
为交流侧频率,
K
f
为交流侧虚拟电容的调节系数,
T
f
为频率的偏差速率阈值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互联变换器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功控制环还包括直流侧虚拟电容自适应控制环,根据所述双向互联变换器直流侧电压偏差得到直流侧电压偏差变化速率,将所述直流侧电压偏差变化速率与直流母线电压偏差阈值相比,根据直流侧虚拟电容自适应控制环的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调节,若所述直流侧电压偏差变化速率大于所述直流母线电压偏差阈值,则启动直流侧虚拟电容自适应,与此同时若所述双向互联变换器输出功率的偏差值小于零以及双向互联变换器输出功率变化速率的绝对值大于所述功率变化阈值时,则启动直流侧虚拟电容的调节系数协同控制,增大直流侧虚拟电容的调节系数,结合直流侧虚拟电容调节系数协同控制,共同增大所述直流侧虚拟
电容;若所述直流侧电压偏差变化速率小于等于所述直流母线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凯,王宇航,徐培凤,孙宇新,任明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