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铸造机快速脱模顶出机构及高压铸造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铸造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铸造机快速脱模顶出机构及高压铸造机
。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高压铸造机中,由于设备构件笨重,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与人身安全,如何快捷方便地进行模具更换依然存在很大的改善要求与设计空间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铸造机快速脱模顶出机构及高压铸造机
。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高压铸造机快速脱模顶出机构,包括:脱模板;安装固定在脱模板的一侧的脱模油缸;经由导轨可相对滑动地安装于脱模板的另一侧的脱模过渡板;用于驱动脱模过渡板相对于脱模板滑动的定位油缸;一端侧可装卸地锁紧于脱模过渡板且另一端侧用于和待脱模模具相连接的模具脱模连杆,其中,脱模过渡板上开设有多个由小孔部与大孔部连通地构成的通孔,模具脱模连杆的一端侧相邻地形成有:外径与大孔部相匹配的头部和外径与小孔部相匹配的缩颈部,在脱模板的另一侧表面上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压铸造机快速脱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模板(1);安装固定在脱模板(1)的一侧的脱模油缸(2);经由导轨可相对滑动地安装于脱模板(1)的另一侧的脱模过渡板(5);用于驱动脱模过渡板(5)相对于脱模板(1)滑动的定位油缸(7);一端侧可装卸地锁紧于脱模过渡板(5)且另一端侧用于和待脱模模具相连接的模具脱模连杆(6),其中,脱模过渡板(5)上开设有多个由小孔部(
13
)与大孔部(
14
)连通地构成的通孔(9),模具脱模连杆(6)的一端侧相邻地形成有:外径与大孔部(
14
)相匹配的头部(
16
)和外径与小孔部(
13
)相匹配的缩颈部(
15
),在脱模板(1)的另一侧表面上与脱模过渡板(5)的通孔(9)相应地开设有多个与模具脱模连杆(6)的头部(
16
)相匹配的配合凹孔槽(
19
)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铸造机快速脱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至少两个平行安装固定在脱模板(1)的一侧的脱模油缸(2)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铸造机快速脱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脱模油缸(2)为双侧活塞杆式,一侧的活塞杆(8)端部用于固定在高压铸造机动模板的背面上,另一侧的活塞杆(
10
)用于固定在脱模板(1)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铸造机快速脱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导轨包括安装固定在脱模板(1)另一侧的角部位置的
L
字型脱模压板(3),在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双勇,焦阳,程德飞,赵永刚,董彦武,万雅春,刘维洲,曾昭军,张磊,张志刚,倪鹏,李若鹏,王德壮,赵岗,李海东,毛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