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隧道二衬的耐热混凝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隧道二衬的耐热混凝土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程建设向西部地区拓展,高地温隧道日渐增多,地温环境逐渐成为混凝土施工不得不面临的工况
。
已有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高地温会抑制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
。
这是由于高地温条件下胶凝材料水化速率过快,以及水分的快速散失,水化产物结构变得疏松,混凝土后期强度几乎不增长或出现伤减现象
。
此外,因温度应力与干缩效应的叠加作用,隧道二衬混凝土开裂风险更高
。
如何配制适用于高地温环境的二衬耐热混凝土,已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关心的重要问题
。
[0003]为了配制耐热混凝土,国内有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申请了相应专利,如表1所示
。
专利1‑7针对工业炉窑内衬
、
高炉外壳
、
烟囱以及高温锅炉基础的应用需求,主要采用铝酸盐水泥
、
耐热粗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隧道二衬的耐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低热硅酸盐水泥
ꢀꢀꢀꢀꢀꢀꢀ
250 ~ 320
;矿物掺和料
ꢀꢀꢀꢀꢀꢀꢀꢀꢀꢀꢀ
60 ~ 120
;粗骨料
ꢀꢀꢀꢀꢀꢀꢀꢀꢀꢀꢀꢀꢀꢀꢀ
950 ~ 1150
;机制砂
ꢀꢀꢀꢀꢀꢀꢀꢀꢀꢀꢀꢀꢀꢀꢀ
650 ~ 850
;微集料
ꢀꢀꢀꢀꢀꢀꢀꢀꢀꢀꢀꢀꢀꢀꢀ
5 ~ 35
;水化热抑制剂
ꢀꢀꢀꢀꢀꢀꢀꢀꢀ
0 ~ 2.0
;高温适应型减水剂
ꢀꢀꢀꢀꢀ
3.6 ~ 4.4
;消泡剂
ꢀꢀꢀꢀꢀꢀꢀꢀꢀꢀꢀꢀꢀꢀꢀ
0 ~ 0.04
;水
ꢀꢀꢀꢀꢀꢀꢀꢀꢀꢀꢀꢀꢀꢀꢀꢀꢀꢀꢀ
145 ~ 160
;所述的低热硅酸盐水泥,其
MgO
含量
3%
~
6%
,3天水化热
≤220kJ/kg
,7天水化热
≤250kJ/kg
,
28
天水化热
≤300kJ/kg
,3天抗压强度
≥16.0MPa
,
28d
抗压强度
≥48.0MPa
,
56d
强度
≥60.0MPa
;所述的耐热混凝土入模含气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享涛,周在星,高龙,张号,谭盐宾,谢永江,苏婉玉,渠亚男,朱长华,王家赫,蒋睿,程冠之,裘智辉,邹友一,付志勇,袁政成,谢亮,王伟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