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医用包装的柔性可热灭菌的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6987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1
一种用于医用包装的柔性可热灭菌的多层薄膜,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医用包装的柔性可热灭菌的非PVC多层薄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脂肪族聚烯烃的可热灭菌的多层薄膜,涉及生产所述薄膜的方法和所述薄膜用于制备医用包装的用途,还涉及含有该多层薄膜的医用包装

该多层薄膜可用热蒸汽灭菌,当用作医用包装时,其特点是吸附药物或医用溶液的可能性较低,具有耐温度的外层,以及层与层之间具有足够的粘附性


技术介绍

[0002]多年来,多层薄膜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例如不仅在食品行业,也在医疗
/
制药行业,如作为溶液袋

干浓缩物和片剂形式的药物的初级包装材料或二次包装材料
(
过度包装
)。
[0003]一些多层薄膜可加工成柔性包装,例如,适用于包装和配发医药溶液的袋子

用聚氯乙烯
(PVC)
或非
PVC
材料制成的一次性柔性袋包装的医药溶液,例如用于静脉注射的输液溶液,目前在市场上被视为标准做法

[0004]弹性
PVC
材料对健康有害,因为含有能重新释放的增塑剂

因此,人们努力用非
PVC
材料取代
PVC
材料

[0005]柔性医用袋不仅需要能塌陷,以确保袋子完全排液,而且还需要表现出如透明度的其他性能标准,还能在
121℃
下进行热蒸汽灭菌,特别是在焊缝区域的动态载荷下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良好的水蒸气屏障,用于标准压力袖带应用的负载能力,例如压力输液,以及从制药的角度来看,包装对袋内内容物的影响要最小

[0006]已发现,具有基于聚烯烃的层状结构的多层薄膜在这些需求方面是有利的

[0007]DE

A 10361851

WO 2020/127227 A1
描述了一种用于制备医用袋的可热灭菌的3层多层膜,其外层由用抗冲击改性剂改性的聚丙烯均聚物组成,其中心层由用抗冲击改性剂改性的聚丙烯三元共聚物组成,其内层由聚丙烯三元共聚物和
/
或用抗冲击改性剂改性的聚丙烯共聚物组成

合适的抗冲击改性剂有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

SEB)
和乙烯
/
α

烯烃共聚物

实施例中薄膜的中心层由重量百分比
75
%的
PP
三元共聚物

重量百分比为
20
%的
SEBS
嵌段共聚物和重量百分比为5%的
PE
塑性体
(
乙烯
/
辛烯共聚物
)
组成,内层由重量百分比
85
%或
75
%的
PP
三元共聚物

重量百分比
15
%或
20
%的
SEB
嵌段共聚物和重量百分比0%或5%的
PE
塑性体组成

[0008]DE 20320212 A1
描述了一种通过共挤出工艺制备的用于医用袋的可热灭菌的3层多层膜

实施例中薄膜的外层由重量百分比
97
%的聚丙烯均聚物和重量百分比3%的
SEBS
嵌段共聚物组成,中心层由重量百分比
80
%的
EXCELLEN(
基于聚丙烯和聚乙烯的异相共聚物
)
和重量百分比
20
%的
SEBS
嵌段共聚物组成,内层由重量百分比
75
%的
PP
三元共聚物

重量百分比
20
%的
SEBS
嵌段共聚物和重量百分比5%的
PE
塑性体组成

[0009]KR

A 2010

0101332
公开了各层之间间具有优异粘附性的多层薄膜,其通过聚丙烯层和聚乙烯层的共挤出制备而成,其中聚丙烯层与聚乙烯
(
重量百分比为
40


50

)
混合或聚乙烯层与聚丙烯
(
重量百分比为
20


50

)
混合

[0010]EP

A 2231775
涉及一种用作医用溶液容器的多层薄膜,优选包括由丙烯均聚物组成的外层;由重量百分比
30


70
%的基于丙烯的聚合物
(
如丙烯

乙烯

丁烯三元聚合物
)
和重量百分比
30


70
%的热塑性弹性体
(

SEBS)
组成的中心层;以及由重量百分比
50


70
%的丙烯共聚物

重量百分比5%

20
%的聚乙烯
(

HDPE)
和重量百分比
10


45
%的热塑性弹性体
(

SEBS)
组成的内层

[0011]EP

A 0229475
描述了一种用于医用容器的多层薄膜,优选为3层多层薄膜,包括
(a)
第一
(
=内
)
可热封层,该层由重量百分比优选为
40


70
%的丙烯共聚物

重量百分比优选为
10


40
%的乙烯

丙烯共聚物或乙烯
‑1‑
丁烯共聚物
(
重量百分比优选为5%

15
%的比例
)
和重量百分比优选为5%

35
%的弹性体
(
例如乙烯共聚物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
的混合物组成;
(b)
第二
(
中心
)
层,由
(i)
聚乙烯
(HDPE)(
重量百分比
50


90

)

(ii)
改性剂的混合物组成;以及
(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
一种可热灭菌的多层薄膜,包括
a)
第一聚合物层
(A)
,包含用至少一种抗冲击改性剂改性的至少一种聚丙烯均聚物;
b)
第二聚合物层
(B)
,包含:
B1)
基于
(B)
,重量百分比
60


85
%的均相组合物
(B1)
,其包含:
B11)
基于
(B1)
,重量百分比
65


85
%的乙烯均聚物,和
B12)
基于
(B1)
,重量百分比
15


35
%,优选重量百分比
20


30
%的至少一种乙烯共聚物,该乙烯共聚物含有至少一种具有4‑
12
个碳原子的
α

烯烃作为共聚单体
,
其中,组合物
(B1)
的熔融温度
&gt;125℃(

DSC
法测定
)
,密度为
945

960kg/m3(
根据
DIN EN ISO 1183

1(2019

09)

方法
B
测定
)

B2)
基于
(B)
,重量百分比
11


30
%的至少一种丙烯三元聚合物;
B3)
基于
(B)
,重量百分比4%

15
%的至少一种聚乙烯弹性体,该弹性体是乙烯与至少一种具有4‑
12
个碳原子的
α

烯烃的共聚物;
c)
位于第一聚合物层
(A)
和第二聚合物层
(B)
之间的中心聚合物层
(C)
,包含:
C1)
基于
(C)
,重量百分比
61


80
%的至少一种丙烯三元聚合物;
C2)
基于
(C)
,重量百分比
15


25
%的至少一种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弹性体;
C3)
基于
(C)
,重量百分比5%

19
%的至少一种聚乙烯弹性体,其为乙烯与至少一种含有4‑
12
个碳原子的
α

烯烃的共聚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热灭菌的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相组合物
(B1)
包含
:B11)
重量百分比
70


80
%,和
B12)
重量百分比
20


30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热灭菌的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共聚物
B12)
由乙烯和至少一种
α

烯烃共聚物在茂金属催化剂下共聚而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热灭菌的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用的乙烯均聚物
B11)
是高密度聚乙烯
(HDPE)
,优选密度为
950

970kg/m3的
HDPE。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热灭菌的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乙烯共聚物
B12)
包含重量百分比
25


40
%,优选重量百分比
30


37
%的至少一种
α

烯烃共聚单体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可热灭菌的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乙烯共聚物
B12)
包含至少一种
α

烯烃的共聚单体,选自:1‑
丁烯
、1

戊烯
、1

己烯和4‑
甲基
‑1‑
戊烯,优选为1‑
丁烯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热灭菌的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组分
B2)

/

C1)
为丙烯

乙烯和
/

C4‑
C
16
α

烯烃的三元共聚物,优选丙烯

乙烯和丁烯的三元共聚物
。8.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热灭菌的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组分
B3)
是乙烯与具有7‑
12
个碳原子的
α

烯烃的共聚物
。9.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可热灭菌的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第二聚合物层
(B)
包含:
B1)
重量百分比
65


80
%,优选重量百分比
72


78
%;
B2)
重量百分比
15


25
%,优选重量百分比
17


22
%;
B3)
重量百分比4%

12
%,优选重量百分比5%

10


10.
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热灭菌的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聚合物层
(C)
包含:
C1)
重量百分比
65


75
%;
C2)
重量百分比
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
申请(专利权)人:玻利西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