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煤质在线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6366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煤质在线检测系统,涉及煤炭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前后对应设置的工作台和检测台,工作台上滑动设有采样壳,采样壳上安装有推杆和伸缩杆,工作台上安装有压煤壳,压煤壳中的压煤腔与采样壳中的采样腔对应连通,压煤腔连接有压煤组件,检测台上滑动设有移动平台,移动平台与煤质在线检测组件对应设置,煤质在线检测组件与吸附组件对应设置,将脉冲激光聚焦到待检测煤片时,启动吸附组件,将激发出的微尘颗粒抽走,避免微尘颗粒对光学元件的镜头造成污染,从而影响煤质检测效果,解决了脉冲激光照射在待分析的煤片上时会激发出微尘颗粒,对光学元件的镜头造成污染,容易影响到煤质检测效果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煤质在线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炭检测
,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煤质在线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煤炭属于用途广泛的燃料,在煤电行业用量较大,燃煤费用占火电厂运行成本的
70
%以上,煤炭中灰分

热值

挥发分,水分及
C

H

S
等元素含量是煤炭化验分析的主要指标,也是煤质验收结算和指导锅炉燃烧的主要指标依据

传统的煤质化验分析主要依靠传统的离线人工取样

制样和化验分析,工序繁琐且耗时长,不能及时反馈煤炭的信息,因此带来诸多弊端:一是需要数小时才能知道分析结果,无法在第一时间指导来煤验收

接卸

储存;二是需要依靠人工采样

制样

化验,中间环节容易出现人为干预和失误,影响化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是由于电厂用煤多变,当入炉煤质严重偏离设计煤种或入炉煤质发生过频过大波动时,会对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经济性带来直接的影响,传统的离线分析不能及时的给出煤质化验报告,指导锅炉燃烧调整和优化

因此,燃煤电厂急需有效准确的煤质在线实时检测技术

[0003]激光诱导等离子光谱技术
(
简称
LIBS)
由于具有高灵敏度

无需样品预处理和实现多元素测量等优点,成为一种新的激光分析技术,利用光学聚焦元件将脉冲激光聚焦到待分析的煤片上时,煤片表面颗粒被激发出等离子体并迅速衰减,然后通过光谱采集光学元件采集等离子体发出的光信号并输入光谱仪进行分析,不同波长处对应的谱线强度的大小与该条谱线对应的元素含量的高低成正比,但是脉冲激光照射在待分析的煤片上时会激发出微尘颗粒,对光学元件的镜头造成污染,容易影响到煤质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煤质在线检测系统,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脉冲激光照射在待分析的煤片上时会激发出微尘颗粒,对光学元件的镜头造成污染,容易影响到煤质检测效果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煤质在线检测系统,包括前后对应设置的工作台和检测台,工作台上滑动设有采样壳,采样壳上安装有推杆和伸缩杆,工作台上安装有压煤壳,压煤壳中的压煤腔与采样壳中的采样腔对应连通,压煤腔连接有压煤组件,检测台上滑动设有移动平台,移动平台与煤质在线检测组件对应设置,煤质在线检测组件与吸附组件对应设置

[0006]优选的,工作台的上端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出料壳,出料壳固定设置在工作台的下端,出料壳的出料腔与若干出料孔对应连通,若干出料孔贯穿设置在工作台的上下两端,出料腔远离出料孔的一端与输送带对应设置

[0007]优选的,采样壳与工作台的上端滑动连接,采样腔用于放置待检测煤粉,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与工作台的前端固定连接,伸缩杆的活动端与采样壳的前端固定连接,推杆与采样壳的后端固定连接,推杆远离采样壳的一端与刮刀固定连接,
刮刀与工作台的上端接触

[0008]优选的,压煤壳贯穿设置在工作台上,压煤组件包括压煤腔中滑动设置的压板,压煤腔与堵板对应配合,堵板与伸缩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检测台的上端沿前后方向滑动设有移动平台,检测台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检测板,左右两端的检测板之间固定设有煤质在线检测组件,煤质在线检测组件对应设置在移动平台的上侧

[0010]优选的,吸附组件包括煤质在线检测组件前后两侧对称设置的吸附壳,吸附壳与吸管连通,吸管与储存壳一连通,储存壳一固定设置在左右两端的检测板之间,且储存壳一设置在煤质在线检测组件的上侧,吸管上安装有抽吸泵,检测板的后端固定设有限位块,检测台的后端对应设有收集壳,收集壳中的收集腔用于储存检测后的煤片

[0011]优选的,采样壳的上端固定设有进料板,进料板上贯穿设有进料腔,进料腔与采样腔连通,进料腔远离采样腔的一端与出料管连通,且出料管与进料板滑动连接,出料管与预处理机构连接

[0012]优选的,预处理机构包括预处理壳,预处理壳的内部设有预处理腔,预处理腔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活动腔,预处理腔与活动腔连通,预处理壳的上端贯穿安装有磨粉壳,磨粉壳设有磨粉腔,磨粉腔与预处理腔连通,磨粉腔的前后两侧转动设有研磨辊,磨粉腔的下端出料口与筛分板对应设置,筛分板倾斜设置,筛分板活动设置在活动腔和预处理腔中,预处理壳的后端与储存壳二固定连接,储存壳二的上端设有空腔,筛分板与储存壳二的空腔对应设置,筛分板上安装有筛分网,筛分网与出料壳对应设置,出料壳设置在预处理腔中,出料壳和预处理腔之间滑动设有安装块,出料壳与出料管滑动连接,出料管贯穿预处理腔的下端与外界连通,出料壳的下端前后两侧对应设有凸轮

[0013]优选的,还包括功能机构,功能机构包括电机一,电机一固定设置在预处理壳的后端,电机一与驱动轴一固定连接,驱动轴一的侧端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与导向球滑动连接,导向球转动设置在活动套的内部活动腔中,活动套与后侧的凸轮和导向板转动连接,驱动轴一与活动轴滑动连接,活动轴与后侧的凸轮固定连接,后侧的凸轮与碰撞块固定连接,导向板与预处理腔的下端滑动连接

[0014]优选的,电机二固定设置在预处理壳的前端,电机二与驱动轴二固定连接,驱动轴二贯穿预处理壳的前端与外界的滑动套滑动连接,驱动轴二与磁块固定连接,磁块与电磁块对应设置,电磁块与齿轮二固定连接,驱动轴二和齿轮二之间设有若干弹簧,齿轮二与滑动套固定连接,齿轮二与齿轮一和齿轮三对应啮合,齿轮一通过转动轴与前侧的凸轮固定连接,齿轮三通过连接轴与传送机构连接,传送机构与连接块连接,连接块与预处理壳的前端滑动连接,连接块与清洁组件转动连接,清洁组件由若干从上到下依次转动连接的清洁块组成

[001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6]与现有技术对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在待检测煤片中的成分进行检测,将脉冲激光聚焦到待检测煤片时,启动吸附组件,将激发出的微尘颗粒抽走,避免微尘颗粒对光学元件的镜头造成污染,从而影响煤质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台和检测台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处理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煤质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对应设置的工作台
(2)
和检测台
(16)
,工作台
(2)
上滑动设有采样壳
(10)
,采样壳
(10)
上安装有推杆
(12)
和伸缩杆
(6)
,工作台
(2)
上安装有压煤壳
(8)
,压煤壳
(8)
中的压煤腔与采样壳
(10)
中的采样腔
(11)
对应连通,压煤腔连接有压煤组件,检测台
(16)
上滑动设有移动平台
(17)
,移动平台
(17)
与煤质在线检测组件
(19)
对应设置,煤质在线检测组件
(19)
与吸附组件对应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煤质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作台
(2)
的上端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出料壳
(4)
,出料壳
(4)
固定设置在工作台
(2)
的下端,出料壳
(4)
的出料腔与若干出料孔
(3)
对应连通,若干出料孔
(3)
贯穿设置在工作台
(2)
的上下两端,出料腔远离出料孔
(3)
的一端与输送带
(5)
对应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煤质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采样壳
(10)
与工作台
(2)
的上端滑动连接,采样腔
(11)
用于放置待检测煤粉,伸缩杆
(6)
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安装板
(1)
上,安装板
(1)
与工作台
(2)
的前端固定连接,伸缩杆
(6)
的活动端与采样壳
(10)
的前端固定连接,推杆
(12)
与采样壳
(10)
的后端固定连接,推杆
(12)
远离采样壳
(10)
的一端与刮刀固定连接,刮刀与工作台
(2)
的上端接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煤质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压煤壳
(8)
贯穿设置在工作台
(2)
上,压煤组件包括压煤腔中滑动设置的压板
(9)
,压煤腔与堵板
(7)
对应配合,堵板
(7)
与伸缩杆
(6)
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煤质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台
(16)
的上端沿前后方向滑动设有移动平台
(17)
,检测台
(16)
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检测板
(15)
,左右两端的检测板
(15)
之间固定设有煤质在线检测组件
(19)
,煤质在线检测组件
(19)
对应设置在移动平台
(17)
的上侧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煤质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吸附组件包括煤质在线检测组件
(19)
前后两侧对称设置的吸附壳
(22)
,吸附壳
(22)
与吸管
(23)
连通,吸管
(23)
与储存壳一
(24)
连通,储存壳一
(24)
固定设置在左右两端的检测板
(15)
之间,且储存壳一
(24)
设置在煤质在线检测组件
(19)
的上侧,吸管
(23)
上安装有抽吸泵,检测板
(15)
的后端固定设有限位块
(20)
,检测台
(16)
的后端对应设有收集壳
(21)
,收集壳
(21)
中的收集腔用于储存检测后的煤片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煤质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采样壳
(10)
的上端固定设有进料板
(13)
,进料板
(13)
上贯穿设有进料腔
(14)
,进料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钦姚春艳李晶聂家强吴磊胡庆云赵亚东曾庆涛陈军罗威曾勇周军刘恒林啸刘静宜潘永全蔡祥谢元华喻长江李东升寇国旗王秀财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武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