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头及皮肤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6239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附属头及皮肤处理装置,附属头包括第一壳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附属头及皮肤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美容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附属头及皮肤处理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皮肤处理装置包括主机与附属头,主机能够通过主机上的出光口向用户皮肤发射皮肤处理光线,以对用户皮肤进行光处理,通过配置附属头,附属头具有比脱毛仪主体上出光口小的出光口,从而便于对局部部位,如眉头

腋下或其他隐私部位进行光处理

附属头上常设有聚光部件,聚光部件能够反射主机发射的皮肤处理光线,以减少皮肤处理光线的损耗

然而,聚光部件反射皮肤处理光线时会吸收部分能量,导致聚光部件自身的温度升高,聚光部件容易向用户皮肤传递热量,使得用户皮肤感到不适甚至被烫伤,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附属头及皮肤处理装置,通过在聚光部件上导热地连接有导热部件,导热部件能够将冷敷组件产生的部分冷量传导至聚光部件,以对聚光部件进行降温,避免聚光部件过热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附属头,应用于皮肤处理装置,所述皮肤处理装置的前端设有出光口,所述皮肤处理装置还设有冷敷组件,所述冷敷组件用于对用户皮肤进行冷敷降温,所述附属头包括:
[0005]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用于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的所述前端,,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具有用于与所述用户皮肤接触的作业面,所述第一壳体设有贯穿所述作业面的安装通道;以及
[0006]聚光部件,所述聚光部件设于所述安装通道并形成有聚光通道,所述聚光部件用于将所述皮肤处理装置的所述出光口发出的光经所述聚光通道向外射出;
[0007]导热部件,所述导热部件导热地连接于所述聚光部件,所述导热部件用于当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的所述前端时导热地连接于所述冷敷组件,以将所述冷敷组件的冷量传导至所述聚光部件以对其进行降温

[000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
[0009]所述聚光部件包括围合形成所述聚光通道的侧壁板,
[0010]所述导热部件包括自所述侧壁板的后端以远离于所述聚光通道的中心线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用于当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的所述前端时导热地连接于所述冷敷组件

[00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为一个,所述导热板为环绕所述侧壁板的所述后端周向设置的环形板,或者,所述导热板为多个,该多个所述导热板围绕所述侧壁板的所述后端的周向间隔设置

[00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和所
述侧壁板可为相互连接的独立件或一体成型件

[00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侧壁板包括围合形成所述聚光通道并沿周向依次分布的第一侧壁板

第二侧壁板

第三侧壁板及第四侧壁板,所述第一侧壁板与所述第三侧壁板

所述第二侧壁板与所述第四侧壁板分别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板

所述第二侧壁板

所述第三侧壁板

所述第四侧壁板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后端连接有所述导热板

[00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的数量为两个,该两所述导热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板和所述第三侧壁板,或者,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板和所述第四侧壁板

[00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聚光部件包括围合形成所述聚光通道的侧壁板及自所述侧壁板的后端以远离于所述聚光通道的中心线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后端方向的后侧面,
[0016]所述导热部件包括对应于所述延伸板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导热地连接于所述延伸板的所述后侧面,所述导热板用于当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的所述前端时导热地连接于所述冷敷组件

[001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板为一个,所述延伸板为环绕所述侧壁板的所述后端周向设置的环形板,或者,所述延伸板为多个,该多个所述延伸板围绕所述侧壁板的所述后端的周向间隔设置

[001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侧壁板包括围合形成所述聚光通道并沿周向依次分布的第一侧壁板

第二侧壁板

第三侧壁板及第四侧壁板,所述第一侧壁板与所述第三侧壁板

所述第二侧壁板与所述第四侧壁板分别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板

所述第二侧壁板

所述第三侧壁板

所述第四侧壁板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后端连接有所述延伸板

[001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板的数量为两个,该两所述延伸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板和所述第三侧壁板,或者,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板和所述第四侧壁板

[002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
[0021]所述导热部件的所述导热板具有朝向所述附属头的后端方向的后侧面;
[0022]所述导热部件还包括第一导热层,所述第一导热层导热地连接于所述导热板的后侧面,所述第一导热层用于当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的所述前端时导热地连接于所述冷敷组件

[002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层为柔性的导热材质,所述第一导热层导热地贴合连接于所述导热板的后侧面,所述第一导热层用于当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的前端时导热地贴合连接于所述冷敷组件

[002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
[0025]所述聚光部件包括围合形成所述聚光通道的侧壁板,
[0026]所述导热部件包括第一导热层,所述第一导热层导热地连接于所述侧壁板的后端,所述第一导热层用于当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的所述前端时导热地连
接于所述冷敷组件

[002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层为柔性的导热材质,所述第一导热层导热地贴合连接于所述侧壁板的后端及所述第一壳体的后端,所述第一导热层用于当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的前端时导热地贴合连接于所述冷敷组件

[002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聚光部件还包括自所述侧壁板的后端以远离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附属头,应用于皮肤处理装置,所述皮肤处理装置的前端设有出光口,所述皮肤处理装置还设有冷敷组件,所述冷敷组件用于对用户皮肤进行冷敷降温,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头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用于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的所述前端,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具有用于与所述用户皮肤接触的作业面,所述第一壳体设有贯穿所述作业面的安装通道;以及聚光部件,所述聚光部件设于所述安装通道并形成有聚光通道,所述聚光部件用于将所述皮肤处理装置的所述出光口发出的光经所述聚光通道向外射出;导热部件,所述导热部件导热地连接于所述聚光部件,所述导热部件用于当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的所述前端时导热地连接于所述冷敷组件,以将所述冷敷组件的冷量传导至所述聚光部件以对其进行降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属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部件包括围合形成所述聚光通道的侧壁板,所述侧壁板设于所述安装通道,所述导热部件包括自所述侧壁板的后端以远离于所述聚光通道的中心线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用于当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的所述前端时导热地连接于所述冷敷组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属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为一个,所述导热板为环绕所述侧壁板的所述后端周向设置的环形板,或者,所述导热板为多个,该多个所述导热板围绕所述侧壁板的所述后端的周向间隔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属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和所述侧壁板可为相互连接的独立件或一体成型件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属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板包括围合形成所述聚光通道并沿周向依次分布的第一侧壁板

第二侧壁板

第三侧壁板及第四侧壁板,所述第一侧壁板

所述第二侧壁板

所述第三侧壁板

所述第四侧壁板均设于所述安装通道,所述第一侧壁板与所述第三侧壁板

所述第二侧壁板与所述第四侧壁板分别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板

所述第二侧壁板

所述第三侧壁板

所述第四侧壁板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后端连接有所述导热板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附属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数量为两个,该两所述导热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板和所述第三侧壁板,或者,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板和所述第四侧壁板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属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部件包括围合形成所述聚光通道的侧壁板及自所述侧壁板的后端以远离于所述聚光通道的中心线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板,所述侧壁板设于所述安装通道,所述延伸板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后端方向的后侧面,所述导热部件包括对应于所述延伸板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导热地连接于所述延伸板的所述后侧面,所述导热板用于当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的所述前端时导热地连接于所述冷敷组件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附属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为一个,所述延伸板为环绕所述侧壁板的所述后端周向设置的环形板,或者,所述延伸板为多个,该多个所述延伸板围
绕所述侧壁板的所述后端的周向间隔设置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附属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板包括围合形成所述聚光通道并沿周向依次分布的第一侧壁板

第二侧壁板

第三侧壁板及第四侧壁板,所述第一侧壁板

所述第二侧壁板

所述第三侧壁板

所述第四侧壁板均设于所述安装通道,所述第一侧壁板与所述第三侧壁板

所述第二侧壁板与所述第四侧壁板分别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板

所述第二侧壁板

所述第三侧壁板

所述第四侧壁板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后端连接有所述延伸板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附属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的数量为两个,该两所述延伸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板和所述第三侧壁板,或者,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板和所述第四侧壁板
。11.
根据权利要求2‑
10
任一项所述的附属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件的所述导热板具有朝向所述附属头的后端方向的后侧面;所述导热部件还包括第一导热层,所述第一导热层导热地连接于所述导热板的后侧面,所述第一导热层用于当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的所述前端时导热地连接于所述冷敷组件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附属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层为柔性的导热材质,所述第一导热层导热地贴合连接于所述导热板的后侧面,所述第一导热层用于当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的前端时导热地贴合连接于所述冷敷组件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属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部件包括围合形成所述聚光通道的侧壁板,所述侧壁板设于所述安装通道,所述导热部件包括第一导热层,所述第一导热层导热地连接于所述侧壁板的后端,所述第一导热层用于当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的所述前端时导热地连接于所述冷敷组件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附属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层为柔性的导热材质,所述第一导热层导热地贴合连接于所述侧壁板的后端及所述第一壳体的后端,所述第一导热层用于当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的前端时导热地贴合连接于所述冷敷组件
。15.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附属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部件还包括自所述侧壁板的后端以远离于所述聚光通道的中心线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壳体后端方向的后侧面,所述第一导热层至少对应于所述延伸板,所述第一导热层导热地连接于所述延伸板的后侧面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附属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为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由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