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抢救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615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抢救车,包括可移动车身和旋转储物架,所述可移动车身具有两个相对的进退边侧,每一个所述进退边侧的长度远小于两个所述进退边侧之间的最短间隔距离,所述旋转储物架位于所述可移动车身上,所述旋转储物架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落入所述可移动车身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内。该抢救车,通过对进退边侧的长度进行限定,使得可移动车身整体较为狭窄,适用于在抢救室等狭窄空间内迅速安全移动,通过对旋转储物架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以及可移动车身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进行限定,避免拿取旋转储物架上物品时占用过多可移动车身水平方向以外的空间。移动车身水平方向以外的空间。移动车身水平方向以外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抢救车


[0001]本技术涉及抢救车
,尤其涉及一种抢救车。

技术介绍

[0002]抢救车,一般包括车体及放置在车体上的医用橱柜,医用橱柜包括柜体和箱盖,柜体的上部为用来放置药品的空格,柜体设有用来封闭空格的推拉盖板,车体上设有用来固定氧气瓶的氧气瓶套筒,车体的一端设有输液架,在一辆抢救车上同时安装有输液架以及氧气瓶套筒,并设置有多个用来放置物品的抽屉、橱柜,可以盛放的物品比较多,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推拉盖板一方面可以作为盖板使用,同时又可以作为操作台使用,增大了操作的面积。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201248810Y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了一种抢救车,包括车体及放置在车体上的医用橱柜,医用橱柜包括柜体和箱盖,柜体的上部为用来放置药品的空格,柜体设有用来封闭空格的推拉盖板,车体上设有用来固定氧气瓶的氧气瓶套筒,车体的一端设有输液架,在一辆抢救车上同时安装有输液架以及氧气瓶套筒,并设置有多个用来放置物品的抽屉、橱柜,可以盛放的物品比较多,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推拉盖板一方面可以作为盖板使用,同时又可以作为操作台使用,增大了操作的面积。
[0004]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5]在抢救室等人群拥挤的狭窄环境中使用时,因抢救车体积较大,导致其不适合快速推动,并且上述抢救车在拿取药品和抢救用具时需开启盖板,开启后的盖板占用抢救车以外的空间,同时医护人员需要移动至抢救车的指定侧面,才能够便于对车体上放置的药品和抢救用具进行取用,以上问题导致了现有抢救车上难以在狭窄空间内使用。
[0006]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适合在狭窄空间内移动,便于在狭窄空间内拿取车体上放置的药品和抢救用具的抢救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抢救车不适合在狭窄空间内移动,不便于在狭窄空间内拿取车体上放置的药品和抢救用具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抢救车。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抢救车,包括:
[0009]可移动车身,所述可移动车身具有两个相对的进退边侧,每一个所述进退边侧的长度远小于两个所述进退边侧之间的最短间隔距离;
[0010]旋转储物架,所述旋转储物架位于所述可移动车身上,所述旋转储物架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落入所述可移动车身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内。
[0011]优选的,所述进退边侧的长度不大于两个所述进退边侧之间的最短间隔距离的三分之一。
[0012]优选的,所述旋转储物架包括:
[0013]竖直转杆,所述竖直转杆和所述可移动车身旋转连接;
[0014]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数量设置为多个,相邻所述支撑板沿所述竖直转杆轴线方向间隔布置,相邻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侧面之间界定一个物品放置区域。
[0015]优选的,相邻的所述物品放置区域的尺寸从下至上逐渐减小。
[0016]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具有物品放置表面,所述物品放置表面靠近所述竖直转杆的一侧为内边侧,所述物品放置表面背离所述竖直转杆的一侧为外边侧,所述物品放置表面的高度沿所述内边侧至所述外边侧的方式逐渐减小。
[0017]优选的,所述物品放置表面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物品放置表面绕所述竖直转杆的轴线布置。
[0018]优选的,所述物品放置表面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向下延伸形成一物品定位槽,所述物品定位槽具有一底面,所述底面的高度沿所述内边侧至所述外边侧的方式逐渐减小。
[0019]优选的,所述可移动车身包括:
[0020]操作台;
[0021]移动车架,所述移动车架支撑连接于所述操作台的下方,所述移动车架和所述竖直转杆相连接,并且所述操作台上方和所述操作台下方均设置有所述物品放置区域。
[0022]优选的,该抢救车,还包括:
[0023]标记件,所述标记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标记件靠近所述外边侧布置。
[0024]优选的,两个所述进退边侧分别为前进边侧和后退边侧,该抢救车还包括:
[0025]第一输液架,所述第一输液架上设置有输液器和插座;
[0026]氧气瓶,所述第一输液架和所述氧气瓶靠近所述前进边侧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输液架位于所述操作台的上方,所述氧气瓶位于所述操作台的下方;
[0027]第二输液架,所述第二输液架上设置有笔记本;
[0028]利器盒,所述第二输液架和所述利器盒靠近所述后退边侧设置,所述第二输液架位于所述操作台的上方,所述利器盒位于所述操作台的下方。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0]1.该抢救车,通过对进退边侧的长度进行限定,使得可移动车身整体较为狭窄,适用于在抢救室等狭窄空间内迅速安全移动;
[0031]2.通过对旋转储物架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以及可移动车身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进行限定,避免拿取旋转储物架上物品时占用过多可移动车身水平方向以外的空间,使用者可站立于可移动车身的任一侧,通过操作旋转储物架旋转,对旋转储物架上的物品进行拿取使用,进而便于使用者在狭窄空间内操作。
[0032]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抢救车其中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0034]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抢救车其中一实施例的支撑板示意图。
[0035]图中:100、可移动车身;101、进退边侧;1011、前进边侧;1012、后退边侧;102、操作台;103、移动车架;1031、竖支架;1032、横支架;200、旋转储物架;201、竖直转杆;202、支撑板;203、物品放置区域;204、物品放置表面;2041、内边侧;2042、外边侧;2043、开口;2044、
物品定位槽;2045、底面;300、标记件;400、第一输液架;401、输液器;402、插座;500、氧气瓶;600、第二输液架;601、笔记本;700、利器盒;800、滚轮90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描述用于详尽说明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37]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抢救车,包括:
[0038]可移动车身100,可移动车身100具有两个相对的进退边侧101,每一个进退边侧101的长度远小于两个进退边侧101之间的最短间隔距离;
[0039]旋转储物架200,旋转储物架200位于可移动车身100上,旋转储物架200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落入可移动车身100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内。
[0040]通过对进退边侧101的长度进行限定,使得可移动车身100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抢救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车身(100),所述可移动车身(100)具有两个相对的进退边侧(101),每一个所述进退边侧(101)的长度远小于两个所述进退边侧(101)之间的最短间隔距离;旋转储物架(200),所述旋转储物架(200)位于所述可移动车身(100)上,所述旋转储物架(200)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落入所述可移动车身(100)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抢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退边侧(101)的长度不大于两个所述进退边侧(101)之间的最短间隔距离的三分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抢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储物架(200)包括:竖直转杆(201),所述竖直转杆(201)和所述可移动车身(100)旋转连接;支撑板(202),所述支撑板(20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相邻所述支撑板(202)沿所述竖直转杆(201)轴线方向间隔布置,相邻所述支撑板(202)的相对侧面之间界定一个物品放置区域(2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抢救车,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物品放置区域(203)的尺寸从下至上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抢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02)具有物品放置表面(204),所述物品放置表面(204)靠近所述竖直转杆(201)的一侧为内边侧(2041),所述物品放置表面(204)背离所述竖直转杆(201)的一侧为外边侧(2042),所述物品放置表面(204)的高度沿所述内边侧(2041)至所述外边侧(2042)的方式逐渐减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抢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放置表面(204)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物品放置表面(204)绕所述竖直转杆(201)的轴线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抢救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竟秀杨云柯施佳张雯倪佳丽沈琦玮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