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590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支撑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正面的四角固定连接有四个转向轮,所述转向轮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底板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撑起装置,所述撑起装置包含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所述主动锥形齿的顶部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从动锥形齿,所述从动锥形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杆,所述从动锥形齿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有利于在进行操作时能够有效对支撑压力进行控制,并且在对顶端受力时形成的压力进行抗压支撑,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受力抗压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支撑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0003]现有的装配式叠合板在安装时需要使用到支撑装置对其进行支撑,但是现有的支撑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叠合板是十分不便,无法对叠合板的高度进行调节;并且在装配时往往叠合板之间的压力很大,在装配时往往导致板层断裂,从而使得结构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正面的四角固定连接有四个转向轮,所述转向轮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底板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撑起装置,所述撑起装置包含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所述主动锥形齿的顶部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从动锥形齿,所述从动锥形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杆,所述从动锥形齿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内螺纹顶筒,所述内螺纹顶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顶部正面的四角固定连接有抗压模块,所述抗压模块包含有承重座,所述承重座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圆块,所述圆块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卸力管,所述卸力管的内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内表面活动套接有圆块,所述卸力管外表面的底部活动套接有受力基座,所述受力基座顶部正面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方槽,所述第一方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卸力管的顶部活动套接有受力推杆,所述受力推杆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受力座,所述受力座顶部正面的两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方槽,所述第二方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上推杆,所述上推杆底部的正面活动连接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外表面的正面活动连接有下推杆,所述固定销外表面的正面及背面活动套接有两个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卸力推块,所述卸力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受力基座;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方槽与第二方槽上下平行且大小相同,所述上推杆正面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推杆,所述上推杆与下推杆之间夹角在二十度到九十度之间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顶筒外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梁,所述内螺纹顶筒与螺纹杆中的螺纹相互啮合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锥形齿与从动锥形齿的轮齿间相互啮合且大小相同,所述承重杆底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承重杆的直径与从动锥形齿底部的直径相同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受力推杆底部直径与卸力管内表面的直径相同,所述受力推杆底部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卸力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受力座比受力基座的顶面高五厘米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
本技术通过设有支撑装置,在内螺纹顶筒与螺纹杆的相互配合使叠合板向上或下移动,当现场工作人员判断支撑压力过大会损坏叠合板时可通过电机的反转下降从而减轻叠合板的压力,从而减少对叠合板的损伤,实现对支持压力的控制

[0013]2.
本技术通过设有抗压模块,有利于在对叠合板操作时便于对其顶端所受到的压力进行支撑,大大提高了受力抗压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内螺纹顶筒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抗压模块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卸力管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推杆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为:
1、
底板;
2、
转向轮;
201、
固定杆;
3、
撑起装置;
301、
双轴电机;
302、
传动轴;
303、
主动锥形齿;
304、
从动锥形齿;
305、
承重杆;
3051、
轴承;
306、
螺纹杆;
307、
内螺纹顶筒;
3071、
横梁;
4、
承重板;
5、
抗压模块;
501、
承重座;
502、
圆块;
503、
卸力管;
5031、
第一弹簧;
5032、
受力基座;
5033、
第一方槽;
5034、
第一连接柱;
504、
受力推杆;
505、
受力座;
5051、
第二方槽;
5052、
第二连接柱;
506、
上推杆;
5061、
下推杆;
507、
固定销;
5071、
连接片;
508、
卸力推块;
509、
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装配式叠合板支撑装置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参照图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底部正面的四角固定连接有四个转向轮2,转向轮2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201
,底板1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撑起装置3,撑起装置3包含有双轴电机
301
,双轴电机
301
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轴
302
,传动轴
302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
303
,主动锥形齿
303
的顶部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从动锥形齿
304
,从动锥形齿
304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
3051
,轴承
30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支撑装置,包括底板
(1)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
(1)
底部正面的四角固定连接有四个转向轮
(2)
,所述转向轮
(2)
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201)
,所述底板
(1)
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撑起装置
(3)
,所述撑起装置
(3)
包含有双轴电机
(301)
,所述双轴电机
(301)
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轴
(302)
,所述传动轴
(302)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
(303)
,所述主动锥形齿
(303)
的顶部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从动锥形齿
(304)
,所述从动锥形齿
(304)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
(3051)
,所述轴承
(3051)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杆
(305)
,所述从动锥形齿
(304)
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
(306)
,所述螺纹杆
(306)
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内螺纹顶筒
(307)
,所述内螺纹顶筒
(307)
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
(4)
,所述承重板
(4)
顶部正面的四角固定连接有抗压模块
(5)
,所述抗压模块
(5)
包含有承重座
(501)
,所述承重座
(501)
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圆块
(502)
,所述圆块
(502)
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卸力管
(503)
,所述卸力管
(503)
的内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
(5031)
,所述第一弹簧
(5031)
的内表面活动套接有圆块
(502)
,所述卸力管
(503)
外表面的底部活动套接有受力基座
(5032)
,所述受力基座
(5032)
顶部正面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方槽
(5033)
,所述第一方槽
(5033)
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
(5034)
,所述卸力管
(503)
的顶部活动套接有受力推杆
(504)
,所述受力推杆
(504)
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受力座
(505)
,所述受力座
(505)
顶部正面的两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方槽
(50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博陈军峰李文杰罗瑞麟马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