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领域大空间主动降噪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5209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领域大空间主动降噪方法,属于工业背景下的降噪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设置目标区域,识别目标区域内的各目标源;根据各目标源对应的噪声数据确定对应的目标去噪设备;获取目标源各检测点对应的噪声数据,识别提取各目标源对应的噪声特征;根据目标区域和各噪声特征设置对应的限制条件;基于所述限制条件获得若干个待选去噪设备;对各待选去噪设备进行评估,获得推荐列表,将推荐列表发送给对应的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选择对应的推荐设备为目标去噪设备,并获取目标去噪设备对应的安装位置;将目标去噪设备安装在对应的位置上;通过目标设备实时监测目标区域内的目标源噪声,并对监测到的目标源噪声进行实时去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领域大空间主动降噪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背景下的降噪
,具体是一种工业领域大空间主动降噪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工作环境中,噪声污染随处可见,如水电站等工业背景场所,往往具有大量的噪音,这些噪声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还影响工作沟通交流,对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空间场内的降噪降低在工业领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工业领域大空间内的降噪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领域大空间主动降噪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领域大空间主动降噪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种工业领域大空间主动降噪方法,方法包括:步骤
S1
:设置目标区域,识别目标区域内的各目标源;进一步地,目标源的确定方法包括:识别目标区域内具有的各种噪声源,结合目标源校核标准对各噪声源进行评估,将符合评估要求的噪声源标记为目标源

[0005]进一步地,识别目标区域内具有的各种噪声源的方法包括:建立目标区域三维模型,对所述目标区域三维模型进行分析,获得若干个对应的检测点,根据各检测点的空间坐标设置对应的噪声检测设备,通过各噪声检测设备进行实时噪声检测,获得各个检测点对应的噪声数据;根据获得的各监测点的噪声数据分析具有的噪声源以及各噪声源在对应检测点处的噪声值

[0006]进一步地,检测点能够分布在目标区域空间内的各个位置

[0007]进一步地,对各噪声源进行评估的方法包括:识别各检测点对应的影响等级分区,根据各噪声源在各检测点处对应的噪声值和影响等级分区计算对应的目标值,将目标值大于阈值
X1
的噪声源标记为目标源

[0008]进一步地,目标值的计算方法包括:根据影响等级分区匹配对应的调整系数,将获得的调整系数和噪声值分别标记为
ui

ZSi

i=1、2、
……
、n

n
为正整数;根据评估公式
EPL=

∑ui
×
ZSi

/n
计算对应的目标值

[0009]步骤
S2
:根据各目标源对应的噪声数据确定对应的目标去噪设备;进一步地,目标去噪设备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源各检测点对应的噪声数据,识别提取各目标源对应的噪声特征;根据目标区域和各噪声特征设置对应的限制条件;基于所述限制条件获得若干个待选去噪设
备;对各待选去噪设备进行评估,获得推荐列表,将推荐列表发送给对应的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选择对应的推荐设备为目标去噪设备,并获取目标去噪设备对应的安装位置

[0010]进一步地,对待选去噪设备进行评估的方法包括:对待选去噪设备进行分析,获得待选去噪设备在各目标性能上的性能值以及对应的安装位置,将获得的各性能值分别标记为
XZj

j=1、2、
……
、m

m
为正整数;将具有性能值低于阈值
X2
的待选去噪模型进行剔除,获取剩余各待选去噪设备的使用成本,将获得的使用成本进行单位转化,获得对应的成本值;将获得的成本值标记为
CBK
,根据综合公式
PLK=b1
×
(∑XZj)/n

b2
×
CBK
计算对应的综合值
PLK

b1、b2
均为比例系数,取值范围为
0<b1≤1

0<b2≤1
,将综合值低于阈值
X3
的待选去噪设备进行剔除,将剩余的待选去噪设备标记为推荐设备,并将各推荐设备按照综合值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得推荐列表

[0011]进一步地,当没有目标去噪设备时,将综合值最高的待选去噪设备标记为参照设备,根据参照设备各性能值和限制条件生成开发需求,由对应管理人员对生成的开发需求进行调整后作为去噪设备开发要求进行开发

[0012]步骤
S3
:将目标去噪设备安装在对应的位置上;步骤
S4
:通过目标设备实时监测目标区域内的目标源噪声,并对监测到的目标源噪声进行实时去噪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目标区域进行实地化检测评估,更加精准的确定目标区域内具有的各种目标源和对应的目标数据,充分结合对应背景下各种噪声源基本不变的特征,为后续的主动降噪提供更加精准的分析数据;通过根据各目标源对应的噪声数据确定目标去噪设备,智能化的设置最适合当前噪声背景下的去噪设备,实现更加精准的主动去噪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所示,一种工业领域大空间主动降噪方法,方法包括:步骤
S1
:设置目标区域,识别目标区域内的各目标源;在工作区域内划定一个需要进行主动降噪的区域,即目标区域,根据降噪需求进行设置;基于确定的目标区域对其内的各种能够产生噪声装置

设备等源头进行识别评估,
将评估符合主动降噪要求的噪声源标记为目标源

[0018]具体的目标源确定方法包括:结合当前的三维建模技术建立目标区域三维模型,对目标区域三维模型进行分析,获得若干个对应的检测点,根据各检测点的空间坐标设置对应的噪声检测设备,通过各噪声检测设备进行实时噪声检测,获得各个检测点对应的噪声数据;噪声检测设备为现有设备

[0019]根据获得的各监测点的噪声数据分析具有的噪声源以及各噪声源在对应检测点处的噪声值,根据噪声源在各检测点处的噪声值进行综合评估,获得该噪声源的目标值,将目标值大于阈值
X1
的噪声源标记为目标源

[0020]其中,对目标区域三维模型进行分析,确定对应的检测点,用于全面检测必要区域内的噪声情况,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工业领域大空间主动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步骤
S1
:设置目标区域,识别目标区域内的各目标源;步骤
S2
:根据各目标源对应的噪声数据确定对应的目标去噪设备;获取目标源各检测点对应的噪声数据,识别提取各目标源对应的噪声特征;根据目标区域和各噪声特征设置对应的限制条件;基于所述限制条件获得若干个待选去噪设备;对各待选去噪设备进行评估,获得推荐列表,将推荐列表发送给对应的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选择对应的推荐设备为目标去噪设备,并获取目标去噪设备对应的安装位置;步骤
S3
:将目标去噪设备安装在对应的位置上;步骤
S4
:通过目标设备实时监测目标区域内的目标源噪声,并对监测到的目标源噪声进行实时去噪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领域大空间主动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源的确定方法包括:识别目标区域内具有的各种噪声源,结合目标源校核标准对各噪声源进行评估,将符合评估要求的噪声源标记为目标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领域大空间主动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识别目标区域内具有的各种噪声源的方法包括:建立目标区域三维模型,对所述目标区域三维模型进行分析,获得若干个对应的检测点,根据各检测点的空间坐标设置对应的噪声检测设备,通过各噪声检测设备进行实时噪声检测,获得各个检测点对应的噪声数据;根据获得的各监测点的噪声数据分析具有的噪声源以及各噪声源在对应检测点处的噪声值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领域大空间主动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点能够分布在目标区域空间内的各个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领域大空间主动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各噪声源进行评估的方法包括:识别各检测点对应的影响等级分区,根据各噪声源在各检测点处对应的噪声值和影响等级分区计算对应的目标值,将目标值大于阈值
X1
的噪声源标记为目标源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领域大空间主动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值的计算方法包括: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继杰杨劲松马景山梅增荣陈团军赵晓嘉朱庭兴张新天陈红祝新伟廖贵能彭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