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危险废料智能转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5058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危险废料智能转运系统,涉及工业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转运车体和识别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危险废料智能转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垃圾处理
,具体一种工业危险废料智能转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垃圾指的是各种机械

轻工业或者其他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垃圾,但是由于工业厂家的多种多样,工业垃圾的分类也有不同,一般工业垃圾可以分为普通垃圾

建筑垃圾和危险垃圾,这类垃圾在处理的时候一般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分类堆放和掩埋焚烧

[0003]其中建筑垃圾一般包括泥土

石块

混凝土块

碎砖

废木材

废管道及电器废料等等,危险垃圾一般包括干电池

日光灯管

温度计等各种化学和生物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组成的废物,普通垃圾一般包括废弃纸制品

废塑料

破布以及各种纺织品

废橡胶

破皮革制品

废木材及木制品

碎玻璃

废金属制品和尘土等

[0004]工业危险垃圾不仅需要严格的分类,还需要转运到相应的机构进行无公害化处理,然而现有的转运车体结构及功能性简单,不具备智能识别及分类工业危险垃圾功能性的同时,也通常只能储存一种类型的废料,工业垃圾中通常混杂着一些有回收价值的废料及一些只需汇入城市垃圾的废料,然而现有技术只是简单的将废料堆积在一起统一进行无公害化处理,提升了企业的污染治理成本

[000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工业危险废料智能转运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危险废料智能转运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危险废料智能转运系统,包括转运车体和识别组件,所述转运车体顶部左侧嵌入有光伏板,且光伏板通过逆变器与蓄电池相电连,所述识别组件嵌入于转运车体顶部右侧,所述识别组件包括盒体

红外感应器

视觉探头

识别传感器

主机电源

散热风扇

树莓派电脑板

端盖和散热格栅,所述盒体底部前端固定安装有红外感应器,且盒体底部中端固定安装有视觉探头,并且盒体底部后端固定安装有囊括有毒气体传感器和辐射传感器在内的识别传感器,所述盒体一侧固定有主机电源,且主机电源通过电源线与蓄电池相电连,并且主机电源外接有散热风扇,所述盒体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树莓派电脑板,且树莓派电脑板通过信号线分别与识别传感器和视觉探头相电连,所述盒体顶部扣合有端盖,且端盖表面分布有散热格栅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车体底部设有四处刹车脚轮,且转运车体前端顶部转动安装有投放门,并且转运车体前端底部固定安装有拖车勾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车体正面顶部设有控制面板,且转运车体正面底部设有取放槽,并且转运车体正面右侧设有检修门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车体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且底板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
支架,并且两侧支架顶端相对设置有挡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前端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内部旋转传动连接有传送带

[0012]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前端衔接有倾斜设置的进料板,且进料板底部通过支柱与底板相固定,并且进料板前端与投放门相对应

[0013]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后端衔接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板

耳轴

伸缩杆

电缸和连接销,所述导向板根部通过耳轴与支架后端转动连接,且导向板底部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于电缸输出端,且电缸根部通过连接销与底板转动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顶部左侧设有三处分类储存组件,所述分类储存组件包括储存盒

旋柄和插销,所述储存盒正面转动安装有旋柄,且储存盒顶部前端设置有插销,并且旋柄通过凸轮结构与插销传动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分类储存组件还包括盒腔和插槽,所述储存盒内部开设有盒腔,且储存盒顶部后端开设有插槽

[0016]进一步的,所述分类储存组件还包括仓体

盖板和弹出器,所述储存盒背面设有仓体,且仓体内部设有盖板,并且盖板通过弹出器与仓体弹性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危险废料智能转运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
本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位于传送带中端的工业垃圾会分别经过盒体底部的视觉探头和识别传感器,其中识别传感器由有毒气体传感器和辐射传感器构成,配合视觉探头可有效识别当前工业垃圾的种类,具体就是视觉探头和识别传感器将数据传导至树莓派电脑板,树莓派电脑板对图像进行编码并通过其内置的无线收发模块将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处理,云端服务器提取和识别图像中的信息并把识别结果反馈到本地处理器的树莓派电脑板中,得到当前工业垃圾的种类信息,为后续导向组件的分类投放做出指引,使得本申请转运车体具备智能化识别及分类工业危险垃圾的功能性

[0019]2、
本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光伏板吸收太阳能并转化成电能,通过逆变器储存于蓄电池内,为转运车体提供整体的电力支持,其中蓄电池通过电源线与盒体内的主机电源相电连,使得识别组件底部前端的红外感应器通电运行,使用时,通过转运车体前端的投放门将工业垃圾投放至进料板内,在重力作用下工业垃圾坠落至传送带初始端,此时红外感应器感应到工业垃圾的投入,将由电机控制的传送带由低能耗的休眠状态唤醒,使得工业垃圾得到传送带的承接输送,此种设置使得该转运车体在闲置时可以休眠以降低能耗,以降低高能耗给光伏供电系统带来的负担,使得该转运小车可以长期待机运行

[0020]3、
本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位于传送带末端的工业垃圾已被精准识别垃圾种类,电缸通过信号线束接收树莓派电脑板的控制信号,通过其输出端伸缩杆与导向板的转动连接,驱使导向板通过根部耳轴位于传送带末端的支架内部调整倾角,使得工业垃圾的卸料方向面向相对应的储存盒,使得对应种类的工业垃圾投放至指定的储存盒内,其中普通垃圾可以汇入城市垃圾进行处理,而建筑垃圾中具备回收价值的部分可以进行二次利用,最后危险垃圾需要转运至指定机构进行无公害化处理,通过对工业垃圾的智能分类盒精准投放,使得危险垃圾的识别更为精准,降低企业的污染治理成本

[0021]4、
本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储存盒内置有重量传感器,当储存盒达到最大容量后,盖板通过弹出器由仓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工业危险废料智能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车体
(1)
和识别组件
(10)
,所述转运车体
(1)
顶部左侧嵌入有光伏板
(8)
,且光伏板
(8)
通过逆变器与蓄电池
(9)
相电连,所述识别组件
(10)
嵌入于转运车体
(1)
顶部右侧,所述识别组件
(10)
包括盒体
(1001)、
红外感应器
(1002)、
视觉探头
(1003)、
识别传感器
(1004)、
主机电源
(1005)、
散热风扇
(1006)、
树莓派电脑板
(1007)、
端盖
(1008)
和散热格栅
(1009)
,所述盒体
(1001)
底部前端固定安装有红外感应器
(1002)
,且盒体
(1001)
底部中端固定安装有视觉探头
(1003)
,并且盒体
(1001)
底部后端固定安装有囊括有毒气体传感器和辐射传感器在内的识别传感器
(1004)
,所述盒体
(1001)
一侧固定有主机电源
(1005)
,且主机电源
(1005)
通过电源线与蓄电池
(9)
相电连,并且主机电源
(1005)
外接有散热风扇
(1006)
,所述盒体
(1001)
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树莓派电脑板
(1007)
,且树莓派电脑板
(1007)
通过信号线分别与识别传感器
(1004)
和视觉探头
(1003)
相电连,所述盒体
(1001)
顶部扣合有端盖
(1008)
,且端盖
(1008)
表面分布有散热格栅
(1009)。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危险废料智能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体
(1)
底部设有四处刹车脚轮
(2)
,且转运车体
(1)
前端顶部转动安装有投放门
(3)
,并且转运车体
(1)
前端底部固定安装有拖车勾
(4)。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危险废料智能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体
(1)
正面顶部设有控制面板
(5)
,且转运车体
(1)
正面底部设有取放槽
(6)
,并且转运车体
(1)
正面右侧设有检修门
(7)。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危险废料智能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体
(1)
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
(11)
,且底板
(11)
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支架
(12)
,并且两侧支架
(12)
顶端相对设置有挡板
(13)。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业危险废料智能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12)
前端固定安装有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坚杜龙刚吴宝伟吴秋雨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中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