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以及换气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5014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包括风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以及换气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新风换气系统相关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以及换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新风系统是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用专用设备向室内送新风,再从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向室外排出,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从而满足室内新风换气的需要

伴随人们生活品质提高和科技进步,建筑物的气密性能显著提升,但带来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一,因此,机械新风系统成为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手段

对于普通的家庭和办公室,室内使用空调的情况下,由于室内外温差很大,如直接使用普通的排气扇对室内换气,会影响到空调的制冷效果,增加能源的消耗;并且回热效率低,能量损失较大,占用空间大,不能与建筑很好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传动装置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以及换气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包括风箱

风箱内部设置的挡风板

挡风板下方安装的储能体以及储能体侧面安装的换热板,所述风箱外侧上端设置有新风口,且新风口下方的风箱内部设置有弧形的新风导流板,新风口对应的风箱内部设置有挡风板,挡风板下方的风箱内部设置有换热腔体,且换热腔体内部安装有储能体,且储能体后方安装有风扇,风扇采用可控制正反转的风扇,风扇上方设置有回风导流板,且回风导流板外侧设置有换热板,并且换热板上安装有蜂窝水帘芯;
[0006]所述蜂窝水帘芯上设置的海绵凸块安插在换热板上设置的通风孔内部,所述换热板上均匀设置有套管,且套管内部开设的通风孔为圆台收分结构,且换热板后面的主板上均匀设置有通风流道,且通风流道将主板分割成多组换热块,且换热块内部开设通风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风箱内部安装的蜂窝水帘芯底部安插在水槽中

[0008]进一步的,所述新风导流板和挡风板以及风箱内腔形成上大下小的风道,且滤芯板安插在风道中间位置,且滤芯板在风箱内部可拆卸

[0009]进一步的,所述蜂窝水帘芯包括海绵垫层和海绵垫层上方固定有吸水纤维垫,且蜂窝水帘芯上设置的海绵凸块和海绵垫层为一体结构,同时海绵凸块和吸水纤维垫连接处形成设置固定压环

[0010]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板上设置的主板背面为弧形结构,且主板上开设纵横交叉的通风流道,且通风流道底部为弧形凹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板上设置的套管均匀突起,且套管和主板的连接处倒角处理,套管内部设置的通风孔穿过换热块

中;而装置的室内部分蜂窝水帘芯7和换热板8相当于人体的肺部,而换热腔体4相当于气管,而风箱1内部的新风导流板3和挡风板
11
形成的风道相当于鼻子,当“吸气”时,风扇6反向转动,室外新风穿过储能体5送人室内,在此过程中,储能体5向新风放热,将空气加热后再送人室内,同时夏季,由于夏季室温较低,相反,室内的温度对储能体5降温,新风经过储能体5起到降温效果

[0028]蜂窝水帘芯7上设置的海绵凸块
72
安插在换热板8上设置的通风孔
85
内部,换热板8上均匀设置有套管
84
,且套管
84
内部开设的通风孔
85
为圆台收分结构,圆台收分进口大出口小起到增加流速的效果,且换热板8后面的主板
81
上均匀设置有通风流道
83
,且通风流道
83
将主板
81
分割成多组换热块
82
,且换热块
82
内部开设通风孔
85
,增大了接触面积可以更好的进行换热,呼气过程中,风扇6运行室内的气体通过换热板8中的通风流道
83
,而换热板8上设置的通风流道
83
可以更好的换热,而气体经过蜂窝水帘芯蜂窝水帘芯7,水蒸气和换热板8进行换热,同时可以和空气换热之后通过储能体5排到室外

[0029]风箱1内部安装的蜂窝水帘芯7底部安插在水槽中,蜂窝水帘芯7包括海绵垫层
73
和海绵垫层
73
上方固定有吸水纤维垫
71
,且蜂窝水帘芯7上设置的海绵凸块
72
和海绵垫层
73
为一体结构,同时海绵凸块
72
和吸水纤维垫
71
连接处形成设置固定压环,通过蜂窝水帘芯7可以吸水水分,使得水可以和换热板8进行换热,并且增加水体蒸发的面积,而在蜂窝水帘芯7内部设置吸水纤维垫
71
起到支撑避免海绵吸水变形,起到防变形的效果

[0030]新风导流板3和挡风板
11
以及风箱1内腔形成上大下小的风道,起到物理加压增加风速的效果,且滤芯板
12
安插在风道中间位置,且滤芯板
12
在风箱1内部可拆卸,避免新风中的灰尘进入到室内,
12
可更换便于清理

[0031]换热板8上设置的主板
81
背面为弧形结构,改变空气的流速和扩散的效果,且主板
81
上开设纵横交叉的通风流道
83
,且通风流道
83
底部为弧形凹槽,便于进行换热板8的清理

[0032]换热板8上设置的套管
84
均匀突起,且套管
84
和主板
81
的连接处倒角处理,套管
84
内部设置的通风孔
85
穿过换热块
82
,使得蜂窝水帘芯7和换热板8之间形成间隙,空气可以在内部流动

[0033]实施例2[0034]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储能体5采用储热金属细丝组成,细丝成网状,以对流传热方式和空气进行热交换,可以有效实现快速热能存储和释放

[0035]实施例3[0036]基于实施例1,如图
1—7
,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换气系统,包括实施例1中的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还包括冷凝器
A、
压缩机
B
和节流阀
C
,储能体5采用表冷器,且储能体5与压缩机
B、
冷凝器
A
和节流阀
C
形成热泵循环

通过物理降温在夏天起到的效果不明显,可连接冷凝器
A、
压缩机
B
和节流阀
C
形成,降温系统,在夏天,室外新风经过表冷器降温除湿后送入室内,室内回风可以带走部分水蒸气,冷凝器
A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箱
(1)、
风箱
(1)
内部设置的挡风板
(11)、
挡风板
(11)
下方安装的储能体
(5)
以及储能体
(5)
侧面安装的换热板
(8)
,所述风箱
(1)
外侧上端设置有新风口
(2)
,且新风口
(2)
下方的风箱
(1)
内部设置有弧形的新风导流板
(3)
,新风口
(2)
对应的风箱
(1)
内部设置有挡风板
(11)
,挡风板
(11)
下方的风箱
(1)
内部设置有换热腔体
(4)
,且换热腔体
(4)
内部安装有储能体
(5)
,且储能体
(5)
后方安装有风扇
(6)
,风扇
(6)
采用可控制正反转的风扇,风扇
(6)
上方设置有回风导流板
(10)
,且回风导流板
(10)
外侧设置有换热板
(8)
,并且换热板
(8)
上安装有蜂窝水帘芯
(7)
;所述蜂窝水帘芯
(7)
上设置的海绵凸块
(72)
安插在换热板
(8)
上设置的通风孔
(85)
内部,所述换热板
(8)
上均匀设置有套管
(84)
,且套管
(84)
内部开设的通风孔
(85)
为圆台收分结构,且换热板
(8)
后面的主板
(81)
上均匀设置有通风流道
(83)
,且通风流道
(83)
将通风流道
(83)
分割成多组换热块
(82)
,且换热块
(82)
内部开设通风孔
(8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
(1)
内部安装的蜂窝水帘芯
(7)
底部安插在水槽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呼吸式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导流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园梦居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