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萃取分离的自动化沉降釜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4771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萃取分离的自动化沉降釜及控制方法,包括釜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萃取分离的自动化沉降釜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反应釜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萃取分离的自动化沉降釜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固液分离是将离散的难溶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机械方法,其中包括过滤

重力沉降

浮选以及在离心机和旋流器中借助离心力进行分离等方法

这些方法区别于蒸馏

结晶

吸附以及扩散等单元操作,这些操作单元的物料均为溶液,而不是固液两相混合物

固液分离技术运用领域极其广泛,从环境控制,到化工和食品产品的生产,从水净化到保护飞行器的敏感液压回路,液体中固体颗粒的质量分数从大于
50
%,到低于百万分之几,均能用到分离技术

化工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混合物进行萃取和固液分离操作,通常是在反应釜中加入溶剂进行萃取,而后以压滤的方式达到反应釜中介质固液分离的目的,此法操作方便,设备简单,但存在自动化程度低

操作流程长

后续固体物料洗涤溶剂用量大

效率低

不能连续操作等问题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多样化,有大量的固液分离问题需要解决,这就促进了固液分离机械及其附属设备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萃取分离的自动化沉降釜及控制方法,用于实现萃取分离过程的自动化连续操作,减少溶剂用量,提高萃取分离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萃取分离的自动化沉降釜,包括釜体
(1)
和盖合于釜体
(1)
开口处的釜盖
(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控制系统连接的进料组件
(3)、
搅拌组件
(4)
和压力转料组件
(5)

[0005]所述釜盖
(2)
上固定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电磁液位计
(6)
,用于检测釜体
(1)
内气液界面

固液界面的高度;
[0006]所述进料组件
(3)
,用于溶剂加料,包括固定于釜盖
(2)
上的进料管
(31)
,该进料管
(31)
一开口伸入至釜体
(1)
内部,另一开口贯穿釜盖
(2)
并延伸至釜体
(1)
的外部,所述进料管
(31)
位于釜体
(1)
外的部分固定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第一切断阀
(32)

[0007]所述进料管
(31)
上设有第一支管
(33)
和第二支管
(34)
,所述第一支管
(33)
和第二支管
(34)
位于第一切断阀
(32)
与釜盖
(2)
之间;
[0008]所述第一支管
(33)
上固定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气动球阀
(35)
和气体压力计
(36)
,用于向釜体内通入保护气;
[0009]所述第二支管
(34)
上固定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单向阀
(37)
和电磁流量计
(38)
,用于溶剂加料;
[0010]所述搅拌组件
(4),
用于固液搅拌萃取,包括变频电机
(41)、
搅拌轴
(42)
和搅拌片
(43)
,所述搅拌轴
(42)
与釜盖
(2)
密封连接,一端与变频电机
(41)
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伸入至釜体
(1)
内且连接有若干搅拌片
(43)
,所述搅拌片
(43)
轴线与地面夹角小于
90
°

[0011]所述压力转料组件
(5)
,用于萃取后液体物质转移,包括压力转料管
(51)、
可伸缩波纹管
(52)、
浮标
(53)、
旋流防止器
(54)
和支撑板
(55)
,所述压力转料管
(51)
一开口伸入至釜体
(1)
内部与可伸缩波纹管
(52)
的一端固定连接;可伸缩波纹管
(52)
的另一端与旋流防止器
(54)
连接;所述旋流防止器
(54)
上固定有浮标
(53)
,下端固定有支撑板
(55)
;所述浮标
(53)
通过滑轮
(58)
与釜体
(1)
内侧的导轨
(59)
滑动连接;所述压力转料管
(51)
位于釜体
(1)
外的部分固定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电导率仪
(56)。
[0012]进一步的,搅拌片
(43)
的数量为四个,周向均匀布置于安装座
(44)
上,所述搅拌轴
(42)
与安装座
(44)
螺纹活动连接

[0013]进一步的,釜盖
(2)
上设有排气管
(7)
,该排气管
(7)
内固定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排气阀
(8)
,用于釜内气体排出,避免釜内压力过高

[0014]进一步的,釜体
(1)
底部设有出料口
(9)
,该出料口
(9)
上固定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截止阀
(10)
,防止物料泄漏

[0015]进一步的,釜体
(1)
外侧壁套接有保温夹套,内侧壁固定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保温夹套用于萃取时保温,提高萃取效率

[0016]进一步的,压力转料管
(51)
位于釜体
(1)
外的部分固定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第二切断阀
(57)
,用于上层清液排出至外置储罐后防止液体倒流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萃取分离的自动化沉降釜的控制方法,包括进料过程控制

萃取过程控制和固液分离控制;
[0018]进料过程控制为:控制系统控制进料组件实现进料,萃取结束后,固相不溶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于釜体
(1)
底部,上层清液通过压力转料组件
(5)
排出,释放沉降釜有效容积,利用萃取后释放的容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萃取分离的自动化沉降釜,包括釜体
(1)
和盖合于釜体
(1)
开口处的釜盖
(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控制系统连接的进料组件
(3)、
搅拌组件
(4)
和压力转料组件
(5)
;所述釜盖
(2)
上固定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电磁液位计
(6)
,用于检测釜体
(1)
内气液界面

固液界面的高度;所述进料组件
(3)
,用于溶剂加料,包括固定于釜盖
(2)
上的进料管
(31)
,该进料管
(31)
一开口伸入至釜体
(1)
内部,另一开口贯穿釜盖
(2)
并延伸至釜体
(1)
的外部,所述进料管
(31)
位于釜体
(1)
外的部分固定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第一切断阀
(32)
;所述进料管
(31)
上设有第一支管
(33)
和第二支管
(34)
,所述第一支管
(33)
和第二支管
(34)
位于第一切断阀
(32)
与釜盖
(2)
之间;所述第一支管
(33)
上固定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气动球阀
(35)
和气体压力计
(36)
,用于向釜体内通入保护气;所述第二支管
(34)
上固定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单向阀
(37)
和电磁流量计
(38)
,用于溶剂加料;所述搅拌组件
(4),
用于固液搅拌萃取,包括变频电机
(41)、
搅拌轴
(42)
和搅拌片
(43)
,所述搅拌轴
(42)
与釜盖
(2)
密封连接,一端与变频电机
(41)
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伸入至釜体
(1)
内且连接有若干搅拌片
(43)
,所述搅拌片
(43)
轴线与地面夹角小于
90
°
;所述压力转料组件
(5)
,用于萃取后液体物质转移,包括压力转料管
(51)、
可伸缩波纹管
(52)、
浮标
(53)、
旋流防止器
(54)
和支撑板
(55)
,所述压力转料管
(51)
一开口伸入至釜体
(1)
内部与可伸缩波纹管
(52)
的一端固定连接;可伸缩波纹管
(52)
的另一端与旋流防止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张雁孙付兵刘丹丹李晨毛永阳杨华雷梁军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