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矿井下作业的可穿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455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煤矿井下作业的可穿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作业的可穿戴AR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
AR
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井下作业的可穿戴
AR
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
AR
设备可为煤矿作业人员提供远程故障诊断处理

远程事故救援指挥

智能隐患排查

智能设备巡检

远程式作业指导与培训等服务,
AR
设备在井下视频数据处理

虚实结合的三维展示

实时音视频通话

在线标注分析等方面做到了低延时

高流畅度,可长时间连续使用,更符合矿用需求,设备采集到的海量现场图片和视频,通过数据清洗和标注,形成数据湖,逐步沉淀矿山大数据,经过算法的不断迭代,有效形成知识图谱和预测性维护模型,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更高台阶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
CN218471054U
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了一种适应煤矿井下环境的可穿戴
AR
设备,属于穿戴设备
,包括
AR
设备主体,所述
AR
设备主体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穿戴绑接带,所述
AR
设备主体一侧嵌设有镜片主体,所述
AR
设备主体前侧固定安装有镜片支撑框,所述镜片支撑框内腔滑动连接有擦拭机构

[0004]上述的这种适应煤矿井下环境的可穿戴
AR
设备具有方便对镜片主体进行防尘处理的优点;但是上述的这种应煤矿井下环境的可穿戴
AR
设备以及市场上常用的可穿戴
AR
设备依旧存在着一些缺点,如:使用的时候不方便穿戴,穿戴过程中安全性能差,
AR
设备的观看位置是固定的,由于不同的人员眼距不相同,使得
AR
设备穿戴时部分人员无法合适的观看
AR
设备中的内容,影响观看效果,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煤矿井下作业的可穿戴
AR
设备,旨在改善使用的时候不方便穿戴,穿戴过程中安全性能差,
AR
设备的观看位置是固定的,由于不同的人员眼距不相同,使得
AR
设备穿戴时部分人员无法合适的观看
AR
设备中的内容,影响观看效果,适用性差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煤矿井下作业的可穿戴
AR
设备,包括安全帽主体和两个
AR
眼镜主体,所述安全帽主体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上安装有第一丝杆组件,所述第一丝杆组件上固定有减速伺服电机,所述减速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上通过轴承分别转动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端部固定有第二移动板;
[0007]所述第二移动板上安装有第二丝杆组件,所述第二丝杆组件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二移动块,两个所述
AR
眼镜主体均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二移动块上,所述
AR
眼镜主体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挡板,所述防护挡板固定在所述第二移动板上

[000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的安全帽主体方便与两个
AR
眼镜主体进行安装,也提高工作人员在煤矿井下作业时,穿戴
AR
设备的安全性能,安全帽主体两侧固定的第一移
动板方便对第一丝杆组件进行安装,通过第一丝杆组件能够带动转动支架水平移动,间接调节两个
AR
眼镜主体与工作人员眼部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方便煤矿井下人员进行穿戴,提高
AR
眼镜主体观看的清晰度,通过减速伺服电机可带动转动支架竖直旋转,调节
AR
眼镜主体的竖直旋转位置,可对
AR
眼镜主体的观看的高度以及收纳位置减小调整,提高
AR
眼镜主体穿戴的灵活性能,转动支架一侧安装的第二移动板方便对第二丝杆组件进行安装,第二丝杆组件可带动两个第二移动块同向或反向移动,方便根据穿戴人员眼部的距离调节两个
AR
眼镜主体的合适观看距离,方便在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画面观看质量以及效果,提高适用性

[000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丝杆组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

单向丝杆和第一移动块,所述单向丝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移动板上,所述第一移动块螺纹连接在所述单向丝杆上,且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移动板内,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侧表面上,且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单向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

[001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可带动单向丝杆转动,第一移动块与单向丝杆螺纹连接时,能够带动减速伺服电机电机轴上固定的转动支架进行水平平稳移动,调节使用距离

[00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移动块的一侧固定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与所述减速伺服电机固定连接

[001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第一移动块一侧固定的安装片可对减速伺服电机进行牢牢固定

[00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减速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法兰片,所述法兰片与所述转动支架的表面上均开设有多个圆周等距分布的安装孔

[001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减速伺服电机电机轴固定的法兰片上,可采用螺钉贯穿安装孔将转动支架固定在法兰片上,方便拆装以及更换

[00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转动支架上固定有多个三角加强肋板

[001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三角加强肋板能够增加转动支架整体的牢固性能以及强度

[001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安全帽主体的一侧固定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安装有蓄电池

[001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电池仓内安装的蓄电池可为设备提供电能,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001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池仓的下表面上固定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002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能够控制
AR
设备的用电设备的供电状态

[002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二丝杆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和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移动板上,且与两个所述第二移动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设有的联轴器与所述双向丝杆的端部传动连接

[002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可带动双向丝杆旋转,使得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作业的可穿戴
AR
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帽主体
(1)
和两个
AR
眼镜主体
(2)
,所述安全帽主体
(1)
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移动板
(3)
,所述第一移动板
(3)
上安装有第一丝杆组件
(4)
,所述第一丝杆组件
(4)
上固定有减速伺服电机
(5)
,所述减速伺服电机
(5)
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转动支架
(6)
,所述转动支架
(6)
上通过轴承分别转动有空心轴
(7)
,所述空心轴
(7)
的端部固定有第二移动板
(8)
;所述第二移动板
(8)
上安装有第二丝杆组件
(9)
,所述第二丝杆组件
(9)
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二移动块
(10)
,两个所述
AR
眼镜主体
(2)
均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二移动块
(10)
上,所述
AR
眼镜主体
(2)
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挡板
(11)
,所述防护挡板
(11)
固定在所述第二移动板
(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作业的可穿戴
AR
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组件
(4)
包括第一伺服电机
(41)、
单向丝杆
(42)
和第一移动块
(43)
,所述单向丝杆
(42)
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移动板
(3)
上,所述第一移动块
(43)
螺纹连接在所述单向丝杆
(42)
上,且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移动板
(3)
内,所述第一伺服电机
(41)
固定在所述第一移动板
(3)
的侧表面上,且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单向丝杆
(42)
的一端传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作业的可穿戴
AR
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块
(43)
的一侧固定有安装片
(13)
,所述安装片
(13)
与所述减速伺服电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伟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