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4408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第一覆盖层,所述第一覆盖层内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放置孔,所述第一覆盖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组透气孔,所述第一覆盖层顶部一侧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覆盖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机构,可以对导管的自由端的部分进行夹持固定,通过两组滑板对滑块的挤压,带动两组第一夹持块移动对导管进行牢牢的夹持,两组滑板上的橡胶垫会与导管的外侧进行接触,增大摩擦力,有效的防止导管在两组第一夹持块的内部出现相对滑动,增加导管固定在皮肤上的强度,通过第一覆盖层的相互配合,有效的防止导管从婴幼儿的皮肤上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辅助装置
,具体为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危重儿

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质量儿,极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

窒息

感染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严重疾病,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常常无法从胃肠途径获得足够营养,需要大量的药物治疗和静脉营养;该类患儿具有皮肤薄嫩

血管细而隐匿的特点,不仅给静脉穿刺带来困难,而且很难满足持续静脉输液的要求

脐静脉置管静脉给药,可使药液迅速到达新生儿体内,达到快速抢救

治疗等目的

[0003]当前的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使用时存在一定不足:
[0004]1、
在对脐静脉导管固定时,一般的做法是主要通过具有粘附效果的胶带,对脐静脉导管进行固定,但是胶带不仅接触面积小,同时婴幼儿晃动摆动时,很容易对胶带造成褶皱,使得胶带与皮肤相互脱离,造成导管的松动

[0005]2、
同时在对与到导管在外力的作用下出现拉扯皮肤的情况,会造成导管与脐静脉相互脱离的危险,会使得导管连接时十分的脆弱,且不足以应对一定的外力拉扯

[0006]3、
同时在婴幼儿需要进行擦拭的时候,需要保证导管与脐静脉连接的地方保证足够的安全,需要防止水渍落在脐静脉,造成连接处的感染,会增加婴幼儿的痛楚,加大治疗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覆盖层,所述第一覆盖层内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放置孔,所述第一覆盖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组透气孔,所述第一覆盖层顶部一侧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覆盖层顶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环形粘附层,所述第一覆盖层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透明防护膜,所述透明防护膜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环形粘附层,所述第一覆盖层远离第一环形粘附层一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无纺布带,两组所述第二无纺布带的一端共同设置有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覆盖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粘附层,所述第二粘附层的底部和第一覆盖层的顶部皆覆盖有离型层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无纺布带

第二覆盖层

固定缠绕带

开口和第一粘附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带设置有两组位于第一覆盖层一端的两侧,两组所述第一无纺布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覆盖层,两组所述第一无纺布带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固定缠绕带,两组所述固定缠绕带的顶部相互远离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两组所述固定缠绕带底部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粘附层,所述第二覆盖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粘附层,所述第
二粘附层的底部设置有离型层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塑料底板

固定框

第一夹持块

滑板

第二夹持块

连接横板

滑块

连接滑槽

弹性卡杆和卡槽,所述塑料底板位于两组第二无纺布带远离第一覆盖层的一端,所述塑料底板顶部的两侧固定框,两组所述固定框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块,两组所述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第一夹持块,两组所述固定框内部两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连接滑槽,两组所述连接滑槽内部相互远离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卡槽,两组所述连接滑槽两端的底部设置有弹性卡杆,两组所述连接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板,两组所述滑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横板,所述连接横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夹持块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框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横杆,所述滑板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滑槽,且限位横杆位于限位滑槽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块的底部和两组第一夹持块相互靠近的一侧皆设置有橡胶垫

[0013]优选的,所述滑板底部的一侧呈倾斜设置,所述滑板与固定框之间相互滑动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粘附层和第二环形粘附层的表面皆覆盖有保护膜,所述放置孔位于第一环形粘附层的内部

[0015]优选的,所述塑料底板由两组底板组成,所述第二无纺布带位于两组底板之间并通过铆接进行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塑料底板顶部两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托,且两组支撑托的顶部呈圆弧形

[0017]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步骤如下:
[0018]步骤一;首先,需要对导管进行固定,将导管与脐静脉相互连接后,此时将导管先放置在两组支撑托上,此时将连接横板向下按压,使得两组滑板向固定框的内部移动,通过斜边推动滑块移动,使得两组第一夹持块向导管的两侧靠近并夹持,使得两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稳定地将导管进行固定住

[0019]步骤二:然后再将第一覆盖层上下的两组离型层揭去,此时将第一覆盖层整体覆盖在导管的外侧,使得第一覆盖层牢牢地与皮肤表面进行粘附,从而对暴露在外界的导管进行固定,在第一覆盖层与皮肤粘附时,需要保证第二无纺布带处于松弛的状态

[0020]步骤三:然后将固定缠绕带穿过导管的上方,将固定缠绕带的一端环绕在导管上,并穿过固定缠绕带上开口的内部,并拉动固定缠绕带的一端,使得固定缠绕带紧紧地包裹在导管的外侧,再将第一粘附层上的离型膜揭去,与固定缠绕带进行相互粘附,再将第二覆盖层上的离型层揭去,将第一无纺布带向远离第一覆盖层处拉动施加一定的力,使得两组第一无纺布带处于紧绷的状态,再将第二覆盖层牢牢的贴在皮肤上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具备以下
[0022]有益效果:
[0023]1、
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覆盖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机构,可以对导管的自由端的部分进行夹持固定,通过两组滑板对滑块的挤压,带动两组第一夹持块移动对导管进行牢牢地夹持,两组滑板上的橡胶垫会与导管的外侧进行接触,增大摩擦力,有效的防止导管在两组第一夹持块的内部出现相对滑动,增加导管固定在皮肤上的强度,通过第一覆盖层的相互配合,有效的防止导管从婴幼儿的皮肤上脱落

[0024]2、
本专利技术利用第一固定机构对导管再次进行固定,第一无纺布带会将导管向远离第一覆盖层的方向进行拉扯,使得导管在连接时具有一定的向第一无纺布带处的拉力,而该拉力可以保证导管在受到向远离第一无纺布带处的拉力时,可以进行全部抵消或抵消部分,可与第二固定机构相互配合进一步保证第一覆盖层的稳定,从而增加导管的稳定,可以避免导管在使用时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覆盖层
(1)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盖层
(1)
内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放置孔
(6)
,所述第一覆盖层
(1)
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组透气孔
(5)
,所述第一覆盖层
(1)
顶部一侧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机构
(2)
,所述第一覆盖层
(1)
顶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环形粘附层
(9)
,所述第一覆盖层
(1)
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透明防护膜
(11)
,所述透明防护膜
(11)
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环形粘附层
(10)
,所述第一覆盖层
(1)
远离第一环形粘附层
(9)
一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无纺布带
(4)
,两组所述第二无纺布带
(4)
的一端共同设置有第二固定机构
(3)
,所述第一覆盖层
(1)
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粘附层
(7)
,所述第二粘附层
(7)
的底部和第一覆盖层
(1)
的顶部皆覆盖有离型层
(8)。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
(2)
包括第一无纺布带
(201)、
第二覆盖层
(202)、
固定缠绕带
(203)、
开口
(204)
和第一粘附层
(205)
,所述第一无纺布带
(201)
设置有两组位于第一覆盖层
(1)
一端的两侧,两组所述第一无纺布带
(201)
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覆盖层
(202)
,两组所述第一无纺布带
(201)
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固定缠绕带
(203)
,两组所述固定缠绕带
(203)
的顶部相互远离的一侧开设有开口
(204)
,两组所述固定缠绕带
(203)
底部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粘附层
(205)
,所述第二覆盖层
(202)
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粘附层
(7)
,所述第二粘附层
(7)
的底部设置有离型层
(8)。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脐动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
(3)
包括塑料底板
(301)、
固定框
(302)、
第一夹持块
(303)、
滑板
(304)、
第二夹持块
(305)、
连接横板
(306)、
滑块
(307)、
连接滑槽
(308)、
弹性卡杆
(309)
和卡槽
(310)
,所述塑料底板
(301)
位于两组第二无纺布带
(4)
远离第一覆盖层
(1)
的一端,所述塑料底板
(301)
顶部的两侧固定框
(302)
,两组所述固定框
(302)
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块
(307)
,两组所述滑块
(307)
相互靠近的一侧第一夹持块
(303)
,两组所述固定框
(302)
内部两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连接滑槽
(308)
,两组所述连接滑槽
(308)
内部相互远离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卡槽
(310)
,两组所述连接滑槽
(308)
两端的底部设置有弹性卡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素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