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激光导航安防机器人及其自动巡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4361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激光导航安防机器人及其自动巡检方法,属于安防机器人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激光导航安防机器人及其自动巡检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防机器人
,尤其涉及智能激光导航安防机器人及其自动巡检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安防巡逻机器人,又称安保机器人,是半自主

自主或者在人类完全控制下协助人类完成安全防护工作的机器人

安防机器人作为机器人行业的一个细分领域,立足于实际生产生活需要,用来解决安全隐患

巡逻监控及灾情预警等

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夜间也可还可以自动巡逻

环境检测

异常报警等等,实现
24
小时全天候全方位监控

广泛应用于银行

商业中心

社区

政务中心等场所

[0003]专利号
CN201711437700.7
公开了陆空安防机器人及其应用方法,包括摄像模块

红外模块

控制模块

电机

直线导轨

环形导轨

充电接口

托盘和无人机;其中,机器人上设置有与直线导轨位置相应的窗口;机器人内部还设置有充电接口;电机与直线导轨

环形导轨分别连接;环形导轨与托盘连接;无人机放置于托盘上;摄像模块用于拍摄环境的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发送到控制模块;红外模块用于感应红外信息,并将红外信息发送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机,根据摄像模块拍摄的图像信息判断地面上是否可以躲避,将摄像模块和无人机的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信息上传到服务器,判断无人机是否充电完成,以及根据红外信息判断无人机是否在窗口外

[0004]此专利解决了无人机工作时间短,在室外无法防御雨天,大风等恶劣天气;另一方面,当无人机数量较少时,无法满足多方向的巡逻跟踪的问题;但无法对通过路径的地表物体进行扫描分析,并扫描处物体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智能激光导航安防机器人及其自动巡检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智能激光导航安防机器人,包括车体和系统总成,车体的内腔通过系统总成串联,所述系统总成包括设置于所述车体外的红外测温模组

扫描单元

环形麦克风阵列及扬声器单元;
[0008]所述系统总成还包括安装于车体内腔的判定单元

计时单元与数据采集单元

[0009]优选的,所述系统总成还包括设置于车体内腔头部的云端传输终端

传输接收终端及数据转化单元,所述云端传输终端

传输接收终端

数据转化单元和监测单元均与数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红外测温模组通过红外探测器将物体辐射的功率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一一对应地模拟扫描物体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

[0011]优选的,所述扬声器单元将需要传递给使用人员的信息通过声波转化

[0012]优选的,所述判定单元当获取的区域信息处于预存的区域信息范围内时,根据预存区域内需限制的功能信息限制移动终端的相应功能
,
当获取的区域信息处于预存的区域信息范围外时,解际限制移刚终端的相应功能

[0013]优选的,所述云端传输终端通过
5G
传输判定后的信息数据进入云端数据库

[0014]优选的,所述监测单元采集使用人员的动态图像捕捉,利用镜头采集图像后,数据传输于传输接收终端

[0015]智能激光导航安防机器人的自动巡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
:车体沿着预设路线进行移动,在车体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红外测温模组与扫描单元对所经过的路径进行红外扫描,模拟扫描物体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
[0017]S2
:工作人员可通过设置的环形麦克风阵列与扬声器单元对车体经过路径的事物进行声音接收和发布语音警告,将需要传递给工作人员的信息进行声波转化;
[0018]S3
:通过扫描单元中的电磁波发生器产生高频电磁场,接收线圈把感应到的电磁场变化转换为电压变化,并将感应到的电磁场变化数据进行时间统计,通过计时单元与监测单元进行配合,监测车体的运行时间和路径;
[0019]S4
:云端传输终端通过
5G
传输判定后的信息数据进入云端数据库;传输接收终端接收传输信息数据且进行程序更新,数据转化单元对判定单元完成判定后的信息数据进行数据转化,待车体回归至初始出发位置,完成自动巡检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1、
车体沿着预设路线进行移动,在车体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红外测温模组与扫描单元对所经过的路径进行红外扫描,模拟扫描物体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

[0022]2、
工作人员可通过设置的环形麦克风阵列与扬声器单元对车体经过路径的事物进行声音接收和发布语音警告,将需要传递给工作人员的信息进行声波转化

[0023]3、
通过扫描单元中的电磁波发生器产生高频电磁场,接收线圈把感应到的电磁场变化转换为电压变化,并将感应到的电磁场变化数据进行时间统计,通过计时单元与监测单元进行配合,监测车体的运行时间和路径

[0024]4、
云端传输终端通过
5G
传输判定后的信息数据进入云端数据库;传输接收终端接收传输信息数据且进行程序更新,数据转化单元对判定单元完成判定后的信息数据进行数据转化,待车体回归至初始出发位置,完成自动巡检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智能激光导航安防机器人的自动巡检方法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1、
车体;
2、
系统总成;
21、
红外测温模组;
22、
扫描单元;
23、
环形麦克风阵列;
24、
扬声器单元;
25、
判定单元;
26、
计时单元;
27、
数据采集单元;
28、
云端传输终端;
29、
传输接收终端;
2A、
数据转化单元;
2B、
监测单元;
2C、
数据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智能激光导航安防机器人,包括车体
(1)
和系统总成
(2)
,车体
(1)
的内腔通过系统总成
(2)
串联,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总成
(2)
包括设置于所述车体
(1)
外的红外测温模组
(21)、
扫描单元
(22)、
环形麦克风阵列
(23)
及扬声器单元
(24)
;所述系统总成
(2)
还包括安装于车体
(1)
内腔的判定单元
(25)、
计时单元
(26)
与数据采集单元
(2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激光导航安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
(2)
还包括设置于车体
(1)
内腔头部的云端传输终端
(28)、
传输接收终端
(29)
及数据转化单元
(2A)
,所述云端传输终端
(28)、
传输接收终端
(29)、
数据转化单元
(2A)
和监测单元
(2B)
均与数据处理单元
(2C)
电性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激光导航安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模组
(21)
通过红外探测器将物体辐射的功率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一一对应地模拟扫描物体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激光导航安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单元
(24)
将需要传递给使用人员的信息通过声波转化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激光导航安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单元
(25)
当获取的区域信息处于预存的区域信息范围内时,根据预存区域内需限制的功能信息限制移动终端的相应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淑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峰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