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专用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类建筑材料,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性能混凝土专用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其中混凝土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人们对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耐久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
高性能混凝土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下列性能重点予以保证:耐久性
、
工作性
、
适用性
、
强度
、
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
。
为此,高性能混凝土在配制上的特点是采用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且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掺合料
(
矿物细掺料
)
和高效外加剂
。
[0003]高性能的混凝土的应用离不开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外加剂与水泥相适应性
、
减水率
、
流动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专用分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混凝土专用分散剂由下列组分混合而成:
A
组分降低胶凝材料界面自由能组分,
B
组分改善混凝土流变性能组分,
C
组分加气组分,
D
组分提高混凝土强度组分,
E
组分保水组分,
F
组分降低混凝土粘度组分;其中,所述
A
组分包含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和脂肪醇的硫酸盐,
B
组分为六碳聚醚单体合成的聚羧酸盐减水剂,
C
组分为偶氮酰胺,
D
组分包含三乙醇胺
、
三异丙醇胺和无机钠盐,
E
组分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
F
组分为五碳聚酯类单体合成的聚羧酸盐减水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混凝土专用分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A
组分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和脂肪醇的硫酸盐组成,且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和脂肪醇的硫酸盐的质量比为2‑4:1‑3;优选地,所述
A
组分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和氧乙烯醚硫酸钠组成,且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和氧乙烯醚硫酸钠的质量比为
2.5
‑
3.5
:
1.5
‑
2.5。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混凝土专用分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D
组分由三乙醇胺
、
三异丙醇胺和无机钠盐组成,且三乙醇胺
、
三异丙醇胺和无机钠盐的质量比为
3.5
‑
6.5
:8‑
12
:
3.5
‑
6.5
;优选地,所述
D
组分由三乙醇胺
、
三异丙醇胺和无机钠盐组成,且三乙醇胺
、
三异丙醇胺和无机钠盐的质量比为4‑6:8‑
12
:4‑
6。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混凝土专用分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混凝土专用分散剂中包含
A
组分3‑7份,
B
组分
50
‑
70
份,
C
组分2‑4份,
D
组分
15
‑
25
份,
E
组分5‑9份,
F
组分3‑7份;优选地,所述高性能混凝土专用分散剂中包含
A
组分4‑6份,
B
组分
55
‑
65
份,
C
组分
2.5
‑
3.5
份,
D
组分
16
‑
24
份,
E
组分6‑8份,
F
组分4‑6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混凝土专用分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六碳聚醚单体合成的聚羧酸盐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
底料制备:先将水注入反应釜内,开动搅拌;加入乙烯基二乙二醇醚聚氧乙烯醚,搅拌直至大单体完全溶合后;再将双氧水
、GD
‑
613
功能小单体
(
烯丙基环氧醚磺酸钠
)、
羟乙酯按顺序依次加入反应釜内,继续搅拌;
(2)
滴加料制备:滴加料由
A
料和
B
料组成:
A
料制备:将丙烯酸和水充分混合;
B
料制备:将维生素
C、
巯基丙酸
、
水充分混合;
(3)
六碳聚羧酸盐单体合成:将制备好的
A
料
、B
料滴加到装有底料的反应釜中,
A、B
料滴加完成后保温反应,再将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即得到六碳聚羧酸盐减水剂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混凝土专用分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六碳聚醚单体合成的聚羧酸盐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
底料制备:先将
25
‑
30
份水注入反应釜内,开动搅拌;加入
33
‑
40
份乙烯基二乙二醇醚聚氧乙烯醚,搅拌
20
‑
40
分钟直至大单体完全溶合后;再将
0.22
‑
0.32
份双氧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陈占洪,吴琴,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市中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