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循环海马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4305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循环海马养殖系统,包括室内养殖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循环海马养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为一种光循环海马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海马生长于环境较好的天然海区,常附着在海藻上

而人工养殖海马时,有些人往往对其生态要求不够重视,在养殖场中常出现水质较差的现象,如盐度偏低

变化幅度大;水质混浊

水中生物繁多,水质不鲜,受到工业污水影响;水中
pH
值变化幅度大,饵料种类单调

供应不及时

不新鲜,光线过强,水温不稳定等;现有人工育苗亲鱼的选择与精养海马可以通过自行留种

外地引种或自然捕捞获得,选择亲海马时,要以个体大,健康无病,活跃,不浮于水面,摄食力强,体型完整,色美为标准;雌鱼腹胀大,生殖孔突出;雄鱼育儿袋胀大且长的为好

年龄最好为
l
~2年,雌雄比例按
1∶1

2∶1
搭配

[0003]海南水产养殖业不论技术,还是规模都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并且优异的沿海环境,造就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海马对水中含氧量

相对密度等各种因素变化较为敏感,并且雨季要防止淡水进人和污物浸入,因此养殖系统还存在一些弊端,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循环海马养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循环海马养殖系统,通过优良的养殖系统以及光循环方式,来提高海马生存成活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室内养殖池

室外净化水池

钢架和
1.5
千瓦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养殖池内近底端设置有钢架,所述钢架上端设置有钢网,所述钢网上端设置有沙粒,其中钢架与室内养殖池底部存在间距,其内引出有自流管;所述室外净化水池底部平铺有四条集水管道,集水管道上铺设有过滤沙,其中四条集水管道相互连接,且输出端固定连接
1.5
千瓦水泵进水端,而
1.5
千瓦水泵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该出水管引于室内养殖池内

[0006]优选的,所述室内养殖池与室外净化水池内的水温设置在
25℃

30℃
,其中室内养殖池与室外净化水池循环换水温差不超过
2℃。
[0007]优选的,所述室内养殖池内设置有若干
3*5*1.2m
的养殖池

[0008]优选的,所述室内养殖池内海马初生苗
800

1000

/m3,体长5‑
6cm
海马
400

500

/m3,9‑
10cm
海马
90

110

/m3。
[0009]优选的,所述室外净化水池面积为一亩,该室外净化水池水深
1.5m
,其内培养金古鱼
400

/
亩,南美白对虾苗2万
/


[0010]优选的,所述室外净化水池
1/5
面积接种针叶蕨藻,
1/5
面积布置浮床接种耐盐碱植物马齿苋

[0011]优选的,所述钢网上的孔径小于沙粒粒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海南自然光源的引进,保障养殖生态的稳定,同时室外净化水池内投放的生物不光具有高效的净化生态功能,还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光循环水养殖系统是水资源节约

绿色环保的养殖系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光循环海马养殖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
室内养殖池,2‑
室外养殖池,3‑
沙粒,4‑
钢网,5‑
钢架,6‑
自流管,7‑
集成管道,8‑
过滤沙,9‑
1.5
千瓦水泵,
10

出水管

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室内养殖池
1、
室外净化水池
2、
钢架5和
1.5
千瓦水泵9,所述室内养殖池1内近底端设置有钢架5,所述钢架5上端设置有钢网4,所述钢网4上端设置有沙粒3,其中钢架5与室内养殖池1底部存在间距,其内引出有自流管6;所述室外净化水池2底部平铺有四条集水管道7,集水管道7上铺设有过滤沙8,其中四条集水管道7相互连接,且输出端固定连接
1.5
千瓦水泵9进水端,而
1.5
千瓦水泵9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
10
,该出水管
10
引于室内养殖池1内

实施例
[0017]室内养殖池1选取若干
3*5*1.2m
的水泥养殖池,而室外净化水池2选取面积为一亩的水泥养殖池,其水深为
1.5m
,其中室内养殖池1内海马初生苗
900

/m3,室外净化水池2内培养有金古鱼
400

/
亩,南美白对虾苗2万
/
亩,而室外净化水池
21/5
面积接种针叶蕨藻,
1/5
面积布置浮床接种耐盐碱植物马齿苋,所述海马所需饵料可为枝角类或槺虾,且每天投喂3次,每次间隔
5/h
,其中
7.5cm
以上海马即为养成阶段,每天投喂2次,每次间隔
8/h
,所述室内养殖池1每日换水
2/5
,且换水时间为早晨或上午进行,早晨或上午水温相对下午较低,可在温差不超过
2℃
的状态下进行换水;换水过程中,室内养殖池1内尾水通过自流管6流入室外净化水池内,而室外净化水池2内净化水通过
1.5
千瓦水泵9抽入室内养殖池1内达到循环使用的状态,由于钢网4上的孔径小于沙粒3粒径,具有过滤作用,不会造成海马及沙粒的流出,而尾水中粪便和残饵通过杂食性鱼类金古鱼和虾类南美白对虾摄食后,进一步消减和净化,而针叶蕨藻和马齿苋将通过光合作用净化吸收无机物质,净化水体,并保持养殖系统的稳定,并且外界自然光可对室外净化水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光循环海马养殖系统,包括室内养殖池(1)

室外净化水池(2)

钢架(5)和
1.5
千瓦水泵(9),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养殖池(1)内近底端设置有钢架(5),所述钢架(5)上端设置有钢网(4),所述钢网(4)上端设置有沙粒(3),其中钢架(5)与室内养殖池(1)底部存在间距,其内引出有自流管(6);所述室外净化水池(2)底部平铺有四条集水管道(7),集水管道(7)上铺设有过滤沙(8),其中四条集水管道(7)相互连接,且输出端固定连接
1.5
千瓦水泵(9)进水端,而
1.5
千瓦水泵(9)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
10
),该出水管(
10
)引于室内养殖池(1)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循环海马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养殖池(1)与室外净化水池(2)内的水温设置在
25℃

30℃
,其中室内养殖池(1)与室外净化水池(2)循环换水温差不超过
2℃。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循环海马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养殖池(1)内设置有若干
3*5*1.2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雄左斌刘鑫岳彦峰吴越王元夏连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