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隧道衬砌圆环及其拼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盾构隧道衬砌圆环及其拼装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结构一般由若干块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管片,按照一定的顺序拼装形成环形结构
。
组成该环形结构的若干块管片中,最后拼装的一块管片通常称为封顶块,与封顶块相邻的管片称为邻接块,其余管片称为标准块
。
即盾构隧道衬砌圆环一般由多块标准块
、2
块邻接块和1块封顶块组成
。
[0003]以全环分为
10
块的通用楔形环为例,说明拼装顺序如下:首先拼装标准块
B4
,继续逐块对称拼装标准块
B5
→
B3
→
B6
→
B2
→
B7
→
B1
,然后拼装邻接块
L2
→
L1
,最后拼装封顶块
F
,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盾构隧道衬砌圆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楔形块,所述多块楔形块中的一块或多块位于盾构隧道衬砌圆环的上半环,其中每块楔形块均设有两个纵向楔形面;多块邻接块,其中每块邻接块均设有一个纵向楔形面和一个非纵向楔形面,其中所述邻接块的纵向楔形面与所述楔形块的纵向楔形面相契合;多块标准块,其中每块标准块均位于所述多块邻接块的非纵向楔形面之间,以与所述多块楔形块和所述多块邻接块共同组成所述盾构隧道衬砌圆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衬砌圆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块楔形块包括第一楔形块
(F1)、
第二楔形块
(F2)
和第三楔形块
(F3)
;所述多块邻接块包括第一对邻接块
(L1 A、L1 B)、
第二对邻接块
(L2A、L2B)
和第三对邻接块
(L3A、L3B)
,其中所述第一对邻接块
(L1A、L1 B)
的纵向楔形面与所述第一楔形块
(F1)
的纵向楔形面相契合,所述第二对邻接块
(L2A、L2B)
的纵向楔形面与所述第二楔形块
(F2)
的纵向楔形面相契合,所述第三对邻接块
(L3A、L3B)
的纵向楔形面与所述第三楔形块
(F3)
的纵向楔形面相契合;所述多块标准块包括第一标准块
(B1)
和第二标准块
(B2)
,以与所述第一楔形块
(F1)、
所述第二楔形块
(F2)、
所述第三楔形块
(F3)、
所述第一对邻接块
(L1 A、L1 B)、
所述第二对邻接块
(L2A、L2B)
和所述第三对邻接块
(L3A、L3B)
共同组成所述盾构隧道衬砌圆环;所述第一楔形块
(F1)
位于所述盾构隧道衬砌圆环的上半环并且用作所述盾构隧道衬砌圆环的封顶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衬砌圆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块楔形块包括第一楔形块
(F1)、
第二楔形块
(F2)
和第三楔形块
(F3)
;所述多块邻接块包括第一对邻接块
(L1 A、L1 B)、
第二对邻接块
(L2A、L2B)
和第三对邻接块
(L3A、L3B)
,其中所述第一对邻接块
(L1A、L1 B)
的纵向楔形面与所述第一楔形块
(F1)
的纵向楔形面相契合,所述第二对邻接块
(L2A、L2B)
的纵向楔形面与所述第二楔形块
(F2)
的纵向楔形面相契合,所述第三对邻接块
(L3A、L3B)
的纵向楔形面与所述第三楔形块
(F3)
的纵向楔形面相契合;所述多块标准块包括第一标准块
(B1)
和第二标准块
(B2)
,以与所述第一楔形块
(F1)、
所述第二楔形块
(F2)、
所述第三楔形块
(F3)、
所述第一对邻接块
(L1 A、L1 B)、
所述第二对邻接块
(L2A、L2B)
和所述第三对邻接块
(L3A、L3B)
共同组成所述盾构隧道衬砌圆环;所述第二楔形块
(F2)
和
/
或所述第三楔形块
(F3)
位于所述盾构隧道衬砌圆环的上半环并且用作所述盾构隧道衬砌圆环的封顶块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盾构隧道衬砌圆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邻接块
(L2A、L2B)
中的第二邻接块
(L2B)
和所述第三对邻接块
(L3A、L3B)
中的第一邻接块
(L3A)
衔接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盾构隧道衬砌圆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标准块
(B3)
,所述第三标准块
(B3)
技术研发人员:陈仁东,刘明高,庞康,汤弘,吴金刚,刘翔宇,周长林,孙烨,王霞,梁志超,郭淞,张汇睿,陈明奎,李建林,李婧,王言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