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气浮澄清池絮凝反应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418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流气浮澄清池絮凝反应室装置,絮凝反应室包括中心筒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流气浮澄清池絮凝反应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旋流气浮澄清池絮凝反应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絮凝沉淀池是废水处理中沉淀池的一种,又称为絮凝沉淀池

混凝絮凝过程是工业用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中基本也是极为重要的处理过程,与其他物理化学方法相比具有出水水质好

工艺运行稳定可靠

经济实用

操作简便等优点

[0003]在水中投加混凝剂后,污水中悬浮物的胶体及分散颗粒在分子力的相互作用下生成絮状体且在沉降过程中它们互相碰撞凝聚,其尺寸和质量不断变大,沉速不断增加

悬浮物的去除率不但取决于沉淀速度,而且与沉淀深度有关

废水中投加混凝剂后形成的矾花,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悬浮物,活性污泥在沉淀过程中都会出现絮凝沉淀的现象

絮凝沉淀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它既可以降低原水的浊度

色度等水质的感观指标,又可以去除多种有毒有害污染物

[0004]一般来说,絮凝分三个过程:
a)
凝聚阶段:是药剂注入混凝池与原水快速混凝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微细矾花的过程,此时水体变得更加浑浊,它要求水流能产生激烈的湍流

[0005]b)
絮凝阶段:是矾花成长变粗的过程,要求适当的湍流程度和足够的停留时间,至后期可观察到大量矾花聚集缓缓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层
>。
[0006]c)
沉降阶段:它是在沉降池中进行的絮凝物沉降过程,要求水流缓慢

大量的粗大矾花沉积于池底,上层水为澄清水,剩下的粒径小,密度小的矾花一边缓缓下降,一边继续相互碰撞结大,为耗时长阶段

[0007]在絮凝剂的作用下,使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然后予以分离除去的水处理法

混凝沉淀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它既可以降低原水的浊度

色度等水质的感观指标,又可以去除多种有毒有害污染物

[0008]一般沉淀池布置于絮凝池的后侧,这样会造成池子总长度较长, 絮凝池的出水直接通过配水花墙进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 因为水流在絮凝池中的紊动程度很高, 进入沉淀池时的水流速度梯度
G
值较高,因此会沉淀效果不佳,基于此,研究一种旋流气浮澄清池絮凝反应室装置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流气浮澄清池絮凝反应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絮凝沉淀结构占地大,水质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流气浮澄清池絮凝反应室装置,包括混凝土导墙

絮凝反应室

滑泥板

斜管

环形集水槽

过滤池

过滤层

集水室和清水池;所述混凝土导墙呈环形布置在基础面上,在混凝土导墙的下部设置有安装牛腿,在安装牛腿上布置有承托架,所述絮凝反应室包括中心筒壁

一阶筒壁

二阶筒壁和扰流板;
所述中心筒壁的下部中心具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外部的进水管连通,所述一阶筒壁间隔布置在中心筒的外部;并在中心筒的内部形成第一反应室,在中心筒与一阶筒壁之间形成第二反应室,在一阶筒壁与混凝土导墙之间形成第三反应室,所述二级筒壁布置在混凝土导墙的外侧,并形成第四反应室;所述扰流板沿布置在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内,使中心筒壁与一阶筒壁之间相互连接组合为一体的絮凝反应主体,所述絮凝反应主体坐落并固定在承托架上;所述第一反应室的上部与第二反应室的上部连通,第二反应室的下部与第三反应室的下部连通,第三反应室的上部与第四反应室的上部连通;所述二阶筒壁的外侧间隔设置有外壁,并在两者之间形成沉淀区,在絮凝反应主体的下部

沉淀区底部均设置有集污区,集污区内设置有排污口;在外壁与混凝土导墙之间上支撑梁

中支撑梁

下支撑梁,所述滑泥板倾斜向下设置,其上部固定在外壁上,下部设置在下支撑梁上,所述斜管布置在中支撑梁上,所述环形集水槽设置在斜管的上部,并固定在上支撑梁上,环形集水槽通过溢流口与处于其外部的过滤池连通,所述清水池处于过滤池的外部;在过滤池的下部设置有过滤层,过滤层的底部具有集水室,所述集水室经连通管与清水池连通

[0011]进一步的,在混凝土导墙和外壁的底部设置有导台,进水管依次贯穿外壁及其导台和混凝土导墙及其导台,并与进水口连通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扰流板包括环形板和圆形板,其中圆形板间隔布置在中心筒内,环形板间隔布置在第二反应室内,所述环形板和圆形板上均设置有漏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板和各环形板为交错分布结构

[0014]进一步的,在沉淀区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排污口,排污口通过排污罩与外部的污泥泵连通

[0015]进一步的,所述清水池与过滤池合建,两者通过隔墙分割,其中过滤池在内,清水池在外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包括支架

尼龙网

卵石和石英砂,所述支架固定在集水室上,在支架的上部依次设置有尼龙网

卵石和石英砂

[0017]进一步的,还包括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外冲洗管

内冲洗管

冲洗槽

泵和排污口;所述冲洗槽布置在过滤层的上部,所述外冲洗管竖直布置在冲洗槽的上方,所述内冲洗管布置在过滤层内部,所述泵与内冲洗管和外冲洗管连通,在过滤池和集水室内均设置有排污口

[0018]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筒壁的底部封闭,并开设有进水口,所述一阶筒壁与中心筒壁的底部存在间隙,使一阶筒壁的下部与絮凝反应主体下部的集污区连通

[0019]进一步的,在絮凝反应主体的上部设置有罩体,罩体呈镂空状结构,并设置有与中心筒壁和一阶筒壁适配的卡槽,在罩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腿,在混凝土导墙的上部通过支柱设置有上梁,所述固定腿固定在上梁上,在罩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反应室

第二反应室和第三反应室对应的方格体,方格体之间存在方形的镂空结构

[002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主体结构上采用环形结构布局,以混凝土导墙为主体结构,在混凝土导墙的下部设置有安装牛腿,并在安装牛腿上布置了钢梁承托架,钢梁承托架用于支撑各筒壁组合而成的絮凝反应主体,从底部对絮凝反应主体进行支
撑,絮凝反应主体在结构上包括处于中心的中心筒壁,其下部与进水管对接连通,中心筒壁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旋流气浮澄清池絮凝反应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导墙

絮凝反应室

滑泥板

斜管

环形集水槽

过滤池

过滤层

集水室和清水池;所述混凝土导墙呈环形布置在基础面上,在混凝土导墙的下部设置有安装牛腿,在安装牛腿上布置有承托架,所述絮凝反应室包括中心筒壁

一阶筒壁

二阶筒壁和扰流板;所述中心筒壁的下部中心具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外部的进水管连通,所述一阶筒壁间隔布置在中心筒的外部;并在中心筒的内部形成第一反应室,在中心筒与一阶筒壁之间形成第二反应室,在一阶筒壁与混凝土导墙之间形成第三反应室,所述二级筒壁布置在混凝土导墙的外侧,并形成第四反应室;所述扰流板沿布置在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内,使中心筒壁与一阶筒壁之间相互连接组合为一体的絮凝反应主体,所述絮凝反应主体坐落并固定在承托架上;所述第一反应室的上部与第二反应室的上部连通,第二反应室的下部与第三反应室的下部连通,第三反应室的上部与第四反应室的上部连通;所述二阶筒壁的外侧间隔设置有外壁,并在两者之间形成沉淀区,在絮凝反应主体的下部

沉淀区底部均设置有集污区,集污区内设置有排污口;在外壁与混凝土导墙之间上支撑梁

中支撑梁

下支撑梁,所述滑泥板倾斜向下设置,其上部固定在外壁上,下部设置在下支撑梁上,所述斜管布置在中支撑梁上,所述环形集水槽设置在斜管的上部,并固定在上支撑梁上,环形集水槽通过溢流口与处于其外部的过滤池连通,所述清水池处于过滤池的外部;在过滤池的下部设置有过滤层,过滤层的底部具有集水室,所述集水室经连通管与清水池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气浮澄清池絮凝反应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导墙和外壁的底部设置有导台,进水管依次贯穿外壁及其导台和混凝土导墙及其导台,并与进水口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气浮澄清池絮凝反应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文彬左亚军王彩峰崔明伟王叙瓴余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