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监管的区块链资产跨链流通方法及区块链安全测试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块链数据流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监管的区块链资产跨链流通方法及区块链安全测试系统
。
技术介绍
[0002]区块链的互操作性确保了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的无缝通信
、
交互和信息共享
。
它支持跨区块链传输数据
、
资产或价值,而不考虑其协议或架构
。
其目的是克服孤立的区块链的局限性,建立一个互联的安全协作和信息交换的生态系统
。
互操作性促进了跨链交易,允许在多个区块链之间转移资产和数据
。
这使用户能够访问和利用来自不同区块链网络的资源,促进协作
、
数据共享和可互操作的应用程序的开发
。
它提高了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的效率
、
可伸缩性和多功能性
。
[0003]为了实现区块链的互操作性,近年来产生了各种方法和技术,如公证人方案
、
侧链
/
中继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监管的区块链资产跨链流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
侧链
A
的第一目标账户调用资产合约,主动锁定一个所述第一目标账户所拥有的非同质化代币
a
;
S2、
侧链
A
的第一目标账户在锁定所述非同质化代币
a
后,调用侧链
A
智能合约发起映射包装代币请求,监管链通过中继服务收到请求;
S3、
监管链收到请求后,验证侧链
A
上非同质化代币
a
是否为锁定状态:若验证所述非同质化代币
a
为锁定状态,则所述监管链1:1铸造包装代币
A
,将所述非同质化代币
a
的价值转移到包装代币
A
上;若验证所述非同质化代币
a
为非锁定状态,则侧链
A
的账户恢复对所述非同质化代币
a
在侧链
A
上解锁的权限;
S4、
侧链
C
的第二目标账户执行步骤
S1
至步骤
S3
,主动锁定非同质化代币
b
,调用侧链
C
智能合约发起映射包装代币请求,监管链验证非同质化代币
b
为锁定状态后;得到监管链1:1铸造的包装代币
B
;
S5、
此时监管链上,侧链
A
的第一目标账户与侧链
C
的第二目标账户在监管链上映射的账户地址上各自拥有一个包装代币,此时两个包装代币发生交易,互换拥有者;
S6、
交易完成后,侧链
A
的第一目标账户在监管链上映射的账户地址上拥有包装代币
B
,并对包装代币
B
发起向侧链
A
的映射;
S7、
监管链上的包装代币
B
向侧链
A
映射成功后,侧链
A
第一目标账户下拥有由包装代币
B
所映射的非同质化代币
b
;监管链销毁所述包装代币
B
,侧链
A
销毁第一目标账户下所述的锁定状态的非同质化代币
a
,拥有非同质化代币
b。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监管的区块链资产跨链流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区块链资产跨链流通平台,所述区块链资产跨链流通平台包括:监管链账户;所述监管链账户与侧链账户一一对应;账户钱包模块;所述账户钱包模块用于显示监管链上所有资产,当一个链上资质被映射到监管链后,其钱包显示监管链上的包装代币资产并交易;包装代币交易模块;所述包装代币交易模块的底层为监管链部署的包装代币智能合约,智能合约铸造包装代币后,支持监管链上账户对持有的代币进行交易;交易数据溯源存证模块;所述交易数据溯源存证模块对监管链上存储的所有跨链交易进行监管,并对所有交易数据建立数据存储与索引;交易行为审计模块;所述交易行为审计模块用于对参与跨链的所有业务进行异常行为和风险的管控
。3.
一种区块链安全测试系统,用于对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监管的区块链资产跨链流通方法进行安全性测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安全测试系统包括:区块链系统安全缺陷模型构建模块;所述区块链系统安全缺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葆华,周晓阳,陈鹏飞,包岩,孙凯,赵丹怀,卫俊俊,刘渊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