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发泡体系及由其制备的硬质泡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343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发泡体系及其制备的硬质泡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氨酯发泡体系及由其制备的硬质泡沫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硬泡领域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发泡体系及其制备的硬质泡沫


技术介绍

[0002]冰箱

冰柜

热水器等具有保温功能的家用电器普遍使用聚氨酯硬质泡沫作为保温材料

[0003]目前制备聚氨酯硬质泡沫时使用的物理发泡剂多种多样,如戊烷类发泡剂
、1,1,1,3,3

五氟丙烷
(HFC

245fa)、LBA


[0004]戊烷类发泡剂环保性好

成本低

戊烷类发泡剂在发泡体系中的充填密度比较高,虽然通过在戊烷类发泡剂中添加异戊烷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聚氨酯硬质泡沫的模塑芯密度,其降低程度有限

同时使用戊烷类发泡剂制备的聚氨酯硬质泡沫的导热系数较高,导致冰箱

冰柜

热水器等具有保温功能的家用电器的能耗较高

[0005]使用
HFC

245fa
制备的泡沫导热系数较低,但
HFC

245fa 的温室效能潜能值
(GWP)
高,使用越来越受限

[0006]使用
LBA
制备的泡沫导热系数较低,但是包含
LBA
的配方的储存稳定性差,并且对很多冰箱

冰柜的内胆材料具有腐蚀性,因此在使用中一般都采用在线预混发泡剂并尽快使用的方法

[0007]在硬质泡沫制备过程中,泡沫体系的流动性一直是技术焦点

如果泡沫体系的流动性不好,在生产中会出现制品泡沫密度分布性差,泡沫流动末端容易出现泡沫变形

气泡等缺陷

[0008]因此,从工业生产实际出发,希望开发一种聚氨酯发泡体系,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并且由其制备的聚氨酯硬质泡沫具有较低的模塑芯密度和较低的导热系数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聚氨酯发泡体系,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并且由其制备的聚氨酯硬质泡沫具有较低的模塑芯密度和较低的导热系数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聚氨酯硬质泡沫,其具有较低的模塑芯密度和较低的导热系数

[0011]因此,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
(a)
组合聚醚多元醇,每
100
重量份中,其包含:
(a1)20

50
重量份第一聚醚多元醇:芳香族胺起始的聚醚,其官能度大于3,羟值在
300

550mgKOH/g
范围内;
(a2) 10

70
重量份第二聚醚多元醇:蔗糖或山梨醇起始的聚醚,其官能度大于4,羟值在
300

600mgKOH/g
范围内;和
(a3) 4

20
重量份第三聚醚多元醇:甘油或丙二醇起始的聚醚,其官能度
≥2
,羟值

50

400mgKOH/g
范围内,
(b) 25

48
份卤代烯烃,基于
100
重量份的
(a)
组合聚醚多元醇计,
(c)
泡沫稳定剂,基于
100
重量份的
(a) 组合聚醚多元醇计,其量为2‑4重量份,和
(d)
催化剂,其包含三聚型催化剂

凝胶型催化剂和发泡型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相对于
100
重量份的
(a) 组合聚醚多元醇计,其量为1‑7重量份

[0012]根据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氨酯发泡体系,其特征在于,包含:
(A)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和
(B)
多异氰酸酯

[0013]根据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聚氨酯硬质泡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
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聚氨酯发泡体系供应至密闭模具的空腔内;和
ii)
使所述聚氨酯发泡体系进行发泡反应以获得聚氨酯硬质泡沫

[0014]根据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氨酯硬质泡沫,其特征在于,其通过上述聚氨酯发泡体系的反应获得

[0015]根据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制品,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所述的聚氨酯硬质泡沫

[0016]本专利技术的聚氨酯发泡体系的发泡充填流动性好并且由本专利技术的聚氨酯发泡体系制备的聚氨酯硬质泡沫具有较低的模塑芯密度和较低的导热系数,其模塑芯密度可达
28

32kg/m3,导热系数可低至
15.5

16.5 mW/m*K。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体现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以及更进一步的目的

特征和优点

[0018]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
(a)
组合聚醚多元醇,每
100
重量份中,其包含:
(a1)20

50
重量份第一聚醚多元醇:芳香族胺起始的聚醚,其官能度大于3,羟值在
300

550mgKOH/g
范围内;
(a2) 10

70
重量份第二聚醚多元醇:蔗糖或山梨醇起始的聚醚,其官能度大于4,羟值在
300

600mgKOH/g
范围内;和
(a3) 4

20
重量份第三聚醚多元醇:甘油或丙二醇起始的聚醚,其官能度
≥2
,羟值在
50

400mgKOH/g
范围内, (b) 25

48
份卤代烯烃,基于
100
重量份的
(a)
组合聚醚多元醇计,
(c)
泡沫稳定剂,基于
100
重量份的
(a) 组合聚醚多元醇计,其量为2‑4重量份,和
(d)
催化剂,其包含三聚型催化剂

凝胶型催化剂和发泡型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相对于
100
重量份的
(a) 组合聚醚多元醇计,其量为1‑7重量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
(a)
组合聚醚多元醇,每
100
重量份中,其包含:
(a1)20

50
重量份第一聚醚多元醇:芳香族胺起始的聚醚,其官能度大于3,羟值在
300

550mgKOH/g
范围内;
(a2) 10

70
重量份第二聚醚多元醇:蔗糖或山梨醇起始的聚醚,其官能度大于4,羟值在
300

600mgKOH/g
范围内;和
(a3) 4

20
重量份第三聚醚多元醇:甘油或丙二醇起始的聚醚,其官能度
≥2
,羟值在
50

400mgKOH/g
范围内, (b) 25

48
份卤代烯烃,基于
100
重量份的
(a)
组合聚醚多元醇计,
(c)
泡沫稳定剂,基于
100
重量份的
(a) 组合聚醚多元醇计,其量为2‑4重量份,和
(d)
催化剂,其包含三聚型催化剂

凝胶型催化剂和发泡型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相对于
100
重量份的
(a) 组合聚醚多元醇计,其量为1‑7重量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选自甲基邻苯二胺或邻苯二胺起始的聚醚,优选地,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选自甲基邻苯二胺或邻苯二胺起始的基于环氧丙烷的聚醚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选自蔗糖或山梨醇起始的基于环氧丙烷的聚醚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第三聚醚多元醇选自甘油或丙二醇起始的基于环氧丙烷的聚醚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卤代烯烃为含氟烯烃,优选地,所述卤代烯烃选自一氯三氟丙烯

六氟丁烯
、1



2,3,3,3

四氟丙烯或其组合,更优选地,所述卤代烯烃为1‑


2,3,3,3

四氟丙烯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稳定剂选自硅氧烷的氧化乙烯衍生物和氧化丙烯衍生物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聚型催化剂选自甲基铵盐

乙基铵盐

辛季胺盐

六氢化三嗪

有 机金属碱和及其组合,所述凝胶型催化剂选自二甲基环己胺

二甲基苄胺和及其组合,所述发泡型催化剂选自五甲基二乙烯三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学飞顾耀良高钊
申请(专利权)人: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