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网单相断线不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配电网故障诊断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网单相断线不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用户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同时,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与电力市场化的初步形成,用户体验成为电力公司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配电网与用户直接相连,其重要性开始为电力建设者所认识,成为电网建设的重要部分
。
[0003]随着配电网架空绝缘线的普及,由雷击,风暴
、
大雪以及冰雹等自然灾害,线路陈旧
、
老化,瓷横担处断裂以及外力破坏等原因造成的断线故障已成为配电网常见的故障之一
。
配电网故障可以大致分为:单相接地故障
、
单相断线故障
、 相间短路故障与复合故障等
。
断线故障类型繁多,形态复杂多样,断线故障后导致系统不对称运行,故障线路负序电流激增,电压质量降低,对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配电网单相断线不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故障发生时刻的相电压信息,辨别故障相,并确定故障区段;步骤2,在故障暂态行波信号中加入高斯白噪声,采用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获取信号发生突变的精确时间;其具体步骤如下:步骤
2.1
,在采集到的故障暂态行波信号中加入高斯白噪声,得到待分解的信号
x(t)
,然后对待分解的信号
x(t)
进行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得到若干个本征模态分量固有模态函数,将其中的低频有价值信号提取出来,记为
x
L
(t)
;步骤
2.2
,对分解得到的高频分量固有模态函数进行小波变换去噪,保留高频分量中的有价值信号,得到去噪后的信号为
x
H
(t)
;步骤
2.3
,重构信号
x
′
(t)=x
L
(t)+x
H
(t)
;步骤
2.4
,对重构信号
x
′
(t)
进行小波变换去噪,进一步去除信号中所含的噪声分量,得到最终的信号,利用信号的奇异性检测,得到信号发生突变的精确时间;步骤3,根据步骤2计算的信号发生突变的精确时间,在步骤1确定的故障区段内对故障位置进行初步定位;步骤4,计算故障发生时间
t0,修正行波的传播速度
V
′
,在步骤3确定的初步定位的范围内对故障位置进行精准定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单相断线不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获取故障发生时刻的相电压信息,辨别故障相,并确定故障区段,具体步骤如下:步骤
1.1
,采集相电压,标记检测节点;其中,母线出口处的检测节点标记为检测节点1,邻近的检测节点标记为检测节点2,其余检测节点的标记依此类推
、
逐个递增,最后一个检测节点标记为检测节点
n
;步骤
1.2
,将检测节点1设为
k
,此时
k=1
;步骤
1.3
,读取检测节点
k
处的
A、B、C
三相的相电压 、、
;计算检测节点
k
处的每两相相电压的幅值差,其中,,,,计算检测节点
k
处每两相相电压的相位差,其中,,,;步骤
1.4
,分别比较检测节点
k
处
U
AB
与
θ
AB
、U
BC
与
θ
BC
、U
CA
与
θ
CA
之间的关系,若满足(
U
AB
≤0∩U
CA
≥0
)
∩
(
θ
AB
≤90
°
∪
θ
CA
≤90
°
),则判定为
A
相断线;若满足(
U
AB
≥0∩U
BC
≤0
)
∩
(
θ
AB
≤90
°
∪
θ
BC
≤90
°
),则判定为
B
相断线;若满足(
U
BC
≥0∩U
CA
≤0
)
∩
(
θ
BC
≤90
°
∪
θ
CA
≤90
°
),则判定为
C
相断线;步骤
1.5
,如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中的任一个,则判定故障区段为检测节点
k
与检测节点
k
‑1之间的区段,结束判断;否则,令
k=k+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炯,胡学忠,张建,杨跃平,刘可龙,吴昊,焦阳,黄致远,曹松钱,贝斌斌,裴宇豪,朱正航,林生津,张池川,范承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明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