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作法钢管柱与工具柱自调式同心同轴对接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2821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逆作法钢管柱与工具柱自调式同心同轴对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逆作法钢管柱与工具柱自调式同心同轴对接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逆作法钢管柱与工具柱对接
,特别涉及一种逆作法钢管柱与工具柱自调式同心同轴对接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地下结构采用逆作法施工时,其基础桩一般采用底部灌注桩
+
结构柱形式,钢管结构桩为常见的形式之一

钢管结构桩作为永久结构,对定位和垂直度控制要求很高

基础工程逆作法中,钢管结构柱垂直度偏差不能超过
1/300
,有的甚至要求达到
1/500。
为确保满足高精度要求,通常采用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定位

由于全套管全回转钻机高度超出地面
3.5m
左右,同时钢管柱顶标高一般处于地面以下位置,为满足钻机孔口定位需求,此时需采用工具柱连接钢管结构柱的方式,利用固定工具柱进行辅助定位

通常工具柱与钢管柱在工厂预制,验收合格后运送至现场进行拼接

因此,除钢管结构柱定位时满足精度要求外,对钢管柱与工具柱的对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逆作法钢管柱与工具柱现场对接时,多采用以工字钢搭设定位平台,该类平台由多个工字钢架组成,在对接时需要借助吊车反复调节钢管柱与工具柱法兰结构螺栓孔对齐,对接过程中需反复手动垫衬以完成对接,整体对接过程耗时耗力

施工效率低,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逆作法钢管柱与工具柱自调式同心同轴对接施工方法,旨在保证对接精度的同时,提升定位效率,缩短对接时间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逆作法钢管柱与工具柱自调式同心同轴对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0、
在对接场地划定钢管柱放置区和工具柱放置区;
[0007]S20、
根据钢管柱与工具柱的长度分别在钢管柱放置区和工具柱放置区安装多个底座,所述底座的高度根据钢管柱与工具柱直径设置;
[0008]S30、
在每个所述底座上均安装对接平台;所述对接平台包括固定座和两个支撑架,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两个所述支撑架均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且两个所述支撑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架的转动轴线相平行,每个所述支撑架均设有两个延伸部,两个所述延伸部均沿垂直于所述支撑架转动轴线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延伸部之间的夹角小于
180
°
,每个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均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支撑架的转动轴线平行,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通过所述延伸部和所述滚轮形成放置空间,使多个所述对接平台的放置空间对齐;
[0009]S40、
将钢管柱和工具柱分别吊运至所述钢管柱放置区的多个对接平台和所述工具柱放置区的多个对接平台,将钢管柱和工具柱分别放在所述对接平台的放置空间中,使钢管柱与工具柱达到同心同轴的状态;以及
[0010]S50、
转动钢管柱或工具柱,使钢管柱和工具柱对齐后,将钢管柱和工具柱固定

[0011]可选地,所述钢管柱放置区的多个对接平台中,部分所述对接平台上设有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至少连接一个所述滚轮,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滚轮转动,以带动所述钢管柱转动

[0012]可选地,在步骤
S20
中,设有驱动电机的对接平台和未设置驱动电机的对接平台在所述钢管柱的长度方向上依次交替分布

[0013]可选地,在步骤
S30
中,在多个所述底座上均安装所述对接平台,使多个所述对接平台的放置空间对齐后,利用水准仪对所述钢管柱放置区的多个对接平台和所述工具柱放置区的多个对接平台进行校平

[0014]可选地,在步骤
S50
中,包括以下步骤:
[0015]转动钢管柱或工具柱,使钢管柱和工具柱对齐;
[0016]利用水准仪对所述钢管柱放置区的多个对接平台和所述工具柱放置区的多个对接平台进行校平;
[0017]通过对接螺栓锁紧钢管柱和工具柱;
[0018]对钢管柱和工具柱进行垂直度检测,若垂直度超过设定值,则拧松对接螺栓进行调整,直至垂直度不超过设定值;若垂直度不超过设定值,则将对接螺栓与钢管柱焊接固定

[0019]可选地,在
S10
步骤之前,先清理对接场地的地面,并平整压实对接场地的地面;再浇筑厚度为
15cm

C15
混凝土地坪,基础面
10m
范围以内的平整度误差
≤3mm
,基础面
10m
范围以外的平整度误差
≤5mm
;对接场地地面干燥后标识钢管柱放置区和工具柱放置区中底座的安装位置

[0020]可选地,两个所述延伸部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
90
°

[0021]可选地,所述滚轮包括轮毂和套设于轮毂外的橡胶垫,所述轮毂与所述延伸部转动连接

[0022]可选地,同一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转动轴线与两个所述延伸部上滚轮的转动轴线间距相同

[0023]可选地,各个所述滚轮的直径相同

[002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根据钢管结构柱和工具柱对接设计标高位置预先布置对接平台,并现场测控对接平台的安装精度;从而在将钢管柱

工具柱吊放至对接平台上,即可确保钢管柱和工具柱处于同心同轴状态,避免了将钢管柱和工具柱放在对接平台上后来回翻转滚动调整同轴位置的情况

同时滚轮的设置,能够使得钢管柱和工具柱在保证同心同轴的状态下相对转动,确保钢管柱和工具柱连接处的螺栓孔对齐

这样在确保对接精度的同时,能快速完成钢管柱和工具柱对接调节,定位效率高,可有效缩短对接时间

而且支撑架的设计,一方面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直径的钢管柱和工具柱对接,不限于某一规格的钢管柱和工具柱对接,可以重复使用,有利于降低综合成本

另一方面两个支撑架可以对钢管柱和工具柱提供有效的支撑和包裹,避免钢管柱和工具柱安装就位后发生滚动,确保对接过程中钢管柱和工具柱放置稳定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逆作法钢管柱与工具柱自调式同心同轴对接施工方法一实施例中对接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逆作法钢管柱与工具柱自调式同心同轴对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
在对接场地划定钢管柱放置区和工具柱放置区;
S20、
根据钢管柱与工具柱的长度分别在钢管柱放置区和工具柱放置区安装多个底座,所述底座的高度根据钢管柱与工具柱直径设置;
S30、
在每个所述底座上均安装对接平台;所述对接平台包括固定座和两个支撑架,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两个所述支撑架均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且两个所述支撑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架的转动轴线相平行,每个所述支撑架均设有两个延伸部,两个所述延伸部均沿垂直于所述支撑架转动轴线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延伸部之间的夹角小于
180
°
,每个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均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支撑架的转动轴线平行,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通过所述延伸部和所述滚轮形成放置空间,使多个所述对接平台的放置空间对齐;
S40、
将钢管柱和工具柱分别吊运至所述钢管柱放置区的多个对接平台和所述工具柱放置区的多个对接平台,将钢管柱和工具柱分别放在所述对接平台的放置空间中,使钢管柱与工具柱达到同心同轴的状态;以及
S50、
转动钢管柱或工具柱,使钢管柱和工具柱对齐后,将钢管柱和工具柱固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放置区的多个对接平台中,部分所述对接平台上设有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至少连接一个所述滚轮,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滚轮转动,以带动所述钢管柱转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S20
中,设有驱动电机的对接平台和未设置驱动电机的对接平台在所述钢管柱的长度方向上依次交替分布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通赵静郭文霖雷斌张大傲杨晨王文文许本东乔金龙段茂林龙海涛梅桂均王新桥张明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刚钻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华西宜宾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