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天结构件用高温钛合金锻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256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钛合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航天结构件用高温钛合金锻件的制备方法,通过“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天结构件用高温钛合金锻件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钛合金材料加工
,涉及一种航天结构件用高温钛合金锻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航天器的工作速度越来越快,相应地对整个结构件的使用温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又面临减重的需求,采用传统的高温合金,虽然可以满足温度的要求,但是飞行器的重量又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大多寄希望于钛合金,但传统的钛合金一般使用温度最高在
500℃
左右

[0003]目前国内也在开展一些适用于
600℃
左右使用的钛合金,但是一般采用的是添加少量稀土元素
W、Nb
等,这些元素由于熔点较高,在熔炼过程中易形成夹杂以及偏析等,要想获得成分均匀的材料,对合金的制备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因为添加了较多的稀土元素,材料的成本也会有所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航天结构件用高温钛合金锻件的制备方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航天结构件用高温钛合金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
+
自由锻造
+
模锻
+
热处理”的组合工艺获得能够适用于
650℃
以下的钛合金锻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结构件用高温钛合金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合金锻件在温度为
650℃
的拉伸强度可达
530MPa。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结构件用高温钛合金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合金锻件在温度为
650℃、
应力为
300MPa
下的残余变形
≤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结构件用高温钛合金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
先选取铸锭配料;再采用三次真空自耗电弧熔炼,以获得成分均匀

无冶金缺陷的铸锭;最后对所述铸锭进行加工和取样,完成所述铸锭化学成分的检测;
S2、
铸锭开坯:将铸锭加热至
β
相变温度以上
100

200℃
后进行开坯,开坯锻造后坯料总变形量
≥80
%;
S3、
中间火次锻造
I
:将坯料加热至
β
相变温度以下
10

40℃
进行2~4火次锻造,单火次变形量
≥50
%;
S4、
β
锻改锻:将坯料加热至
β
相变温度以上
20℃
进行1火次锻造,火次变形量
≥80
%;
S5、
中间火次锻造Ⅱ:将坯料加热至
β
相变温度以下
20

40℃
进行2~4火次锻造,单火次变形量
≥50
%;
S6、
将坯料加热至
β
相变温度以下
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祥义张晨辉张利军吴天栋卫娜曹乐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超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