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模组通信的逆变器协议转换装置及其柔性调节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2390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模组通信的逆变器协议转换装置及其柔性调节方法,包括外壳模块,以及外壳模块内部设置的主板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模组通信的逆变器协议转换装置及其柔性调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双模组通信的逆变器协议转换装置及其柔性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双碳目标”建设的逐步推进,加快发展输配电网智能化建设,加快研发和应用关键技术装备

随着分布式新能源接入比例的不断提高其出力的随机性

波动性对主配网运行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对台区分布式新能源数据接入的准确性

及时性要求,以及台区自治柔性调节能力不断提高

现有技术中的台区自治调节装置及方法难以满足柔性调节要求,并且存在以下问题:
(1)
逆变器接入装置数据上行大多使用
HPLC
进行通信上送至台区智能终端,但是逆变器和融合终端经过开关多,容易造成信号干扰导致数据上送不及时;
(2)
缺少对逆变器进行柔性调节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双模组通信的逆变器协议转换装置及其柔性调节方法,可在确保数据安全的情况下,通过多种通讯方式,实现分布式新能源柔性调节

[0004]一种双模组通信的逆变器协议转换装置,包括外壳模块1,以及外壳模块1内部设置的主板模块
2、
运行显示灯模块
3、
天线模块
4、
串口接口模块
5、
以太网接口
/console
口模块
6、
上行通信模组Ⅰ7、
上行通信模组Ⅱ8、
通信处理模块
9、
逆变器调节模块
10
及接线端子模块
11

[0005]外壳模块1,防护等级不低于
GB/T4208

IP51
等级和
GB/T5169.11

2017
阻燃性能
V0
等级的要求,电磁兼容性满足
GB/T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相关标准要求;主板模块2,包括
CPU、
内存

闪存模块

安全芯片,其中
CPU
为安全可控的工业级芯片,主频大于
700MHz
,内存大于
512MB
,闪存模块大于
32G
,安全芯片支持
ESAM
芯片

[0006]优选的,运行显示灯模块3,显示电源状态

设备运行状态

设备告警状态

下行逆变器通信状态

上行通信模组Ⅰ运行状态

上行通信模组Ⅱ运行状态

[0007]优选的,天线模块4,包括传输天线

北斗接口和秒脉冲接口,用于远程通讯

地理位置信息采集和对时

[0008]优选的,串口接口模块5,用于本装置本地下行逆变器通讯,具备2路
RS

232/RS

485
可切换串口,串口速率可选
1200

115200bps。
[0009]优选的,以太网接口
/console
口模块6,以太网接口模块,用于进行主站通信或远程
/
本地升级,速率为
10M/100M/1000M
自适应,支持
IPv4

IPv6
协议,
console
口模块,用于终端设备调试

[0010]优选的,上行通信模组Ⅰ7、
上行通信模组Ⅱ8
,支持
HPLC、RF、4G/5G
接口,可选择上述接口中两种进行双通道通信,双模通信可设置成主备模式和双送模式,主备模式当上行
通信模组Ⅰ上送数据异常时自动切换使用上行通信模组Ⅱ进行数据上送,双送模式为通信模组Ⅰ和通信模组Ⅱ同时向不同的上位设备进行数据上行通信

[0011]优选的,通信处理模块9,用于处理通讯协议,协议包括蓝牙
、NFC、
远程通讯协议
DL/T634.5101、DL/T634.4104、DL/T698.45、MQTT、NETCONFRCPC、HTTPS、
本地通讯协议
DL/T698.44、Modbus、DL/T698.44、DL/T645、Q/GDW1376.2、CoAP
等,可实现对逆变器进行柔性调控

[0012]优选的,逆变器调节模块
10
,实现适配华为
HUAWEI、
阳光电源
SUNGROW、
上海电气
SINENG、
古瑞瓦特
Growatt
等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逆变器协议以及根据台区指令实现分时分量的柔性调节功能

[0013]优选的,接线端子模块
11
,包括三相四线接线端子

零线火线端子

有功脉冲输入输出端子

逆变器
485
接线端子等,接线端子满足
GB/T14048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规范要求

[0014]优选的,一种双模组通信的逆变器协议转换装置的柔性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第一步,通过上行通信模组Ⅰ7、
上行通信模组Ⅱ8
,上行与主站或者台区融合终端进行通信,获取控制指令;
[0016]第二步,通过通信处理模块9对上行指令进行解析;
[0017]第三步,通过主板模块2中
CPU、
内存计算台区下分布式光伏的调节量;
[0018]第四步,通过逆变器调节模块
10
将调节量封装为逆变器可解析通信协议;
[0019]第五步,通过串口接口模块5与逆变器进行通信实现柔性调节

[002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技术效果在于: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模组通信的逆变器协议转换装置及其柔性调节方法,有效减少逆变器和融合终端所经过的开关数量,避免开关信号干扰,进而导致的数据上送不及时问题;另外创新性地提出对逆变器进行柔性调节的装置及方法,填补当前领域的技术空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层状架构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运行逻辑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各模块间的关系指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模组通信的逆变器协议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模块
(1)
,以及外壳模块
(1)
内部设置的主板模块
(2)、
运行显示灯模块
(3)、
天线模块
(4)、
串口接口模块
(5)、
以太网接口
/console
口模块
(6)、
上行通信模组Ⅰ(7)、
上行通信模组Ⅱ(8)、
通信处理模块
(9)、
逆变器调节模块
(10)
及接线端子模块
(11)
;所述外壳模块
(1)
,防护等级不低于
GB/T4208

IP51
等级和
GB/T5169.11

2017
阻燃性能
V0
等级的要求,电磁兼容性满足
GB/T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相关标准要求;所述主板模块
(2)
,包括
CPU、
内存

闪存模块

安全芯片,其中
CPU
为安全可控的工业级芯片,主频大于
700MHz
,内存大于
512MB
,闪存模块大于
32G
,安全芯片支持
ESAM
芯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组通信的逆变器协议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显示灯模块
(3)
,显示电源状态

设备运行状态

设备告警状态

下行逆变器通信状态

上行通信模组Ⅰ运行状态

上行通信模组Ⅱ运行状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组通信的逆变器协议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
(4)
,包括传输天线

北斗接口和秒脉冲接口,用于远程通讯

地理位置信息采集和对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组通信的逆变器协议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口接口模块
(5)
,用于本装置本地下行逆变器通讯,具备2路
RS

232/RS

485
可切换串口,串口速率可选
1200

115200bps。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组通信的逆变器协议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接口
/console
口模块
(6)
,以太网接口模块,用于进行主站通信或远程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彬谭大帅任承欢郭刚闫松田由甲王帅韩永悦张作霆杨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