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2326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压缩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空调一般具有四大件:压缩机

冷凝器

节流装置

蒸发器,而各大部件之间通过管路件相互连接

空调从生产

运输

安装到运行,需要进行不同工况的切换

一般的,为了保证运输过程中管路不会因为应力过大而导致的裂管

断管,需要进行包装运输系列的实验;为了保证空调长期可靠的运行,不因管路疲劳而导致的泄露

断裂,需要进行空调的启停

运行应力方面的测试

[0003]目前,一般在管路件上增加阻尼块

橡胶块或者改变管路的结构来改变管路的挠度,或者通过压缩机包覆阻尼块

改变压缩机脚垫硬度等方式改变其刚度及固频

但是,额外物料的增加会增加管路的生产成本,且配重的位置以及扎紧程度会对最终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能够通过对管路结构优化使得管路与压缩机的刚度在合理的范围,既满足了管路的运输应力的测试要求,也满足了管路运行应力的测试要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本体和排气管路,压缩机本体包括排气口,排气管路包括第一排气管段

第二排气管段和第三排气管段,第一排气管段与排气口连接,第二排气管段包括开口朝向压缩机本体底部的
U
形跨越段,
U
形跨越段的底部从压缩机本体的顶部上方跨过压缩机本体,第一排气管段连接至第二排气管段的
U
形跨越段第一侧的管路上,第三排气管段连接至第二排气管段的
U
形跨越段第二侧的管路上

[0006]进一步地,第二排气管段还包括第二
U
形段,第二
U
形段的开口朝向压缩机本体的顶部,第二
U
形段的第一端与第一排气管段连接,第二端与
U
形跨越段连接

[0007]进一步地,第一排气管段包括第一
U
形段,第一
U
形段的开口朝向压缩机本体的底部,第一
U
形段的第一端与排气口连接,第二端与第二
U
形段的第一端连接

[0008]进一步地,
U
形跨越段包括倾斜段,倾斜段沿着靠近
U
形跨越段的底部的方向逐渐向压缩机本体的顶部倾斜

[0009]进一步地,第三排气管段还包括第三
U
形段,第三
U
形段的开口朝向压缩机本体的顶部,第三
U
形段的第一端与
U
形跨越段的第二端连接

[0010]进一步地,第一排气管段位于第一平面内,第二排气管段的第二
U
形段位于第二平面内,第二排气管段的
U
形跨越段位于第三平面内,第三排气管段位于第四平面内,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a

a≥60
°
,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b

a+b≥180
°
,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c≥90
°

[0011]进一步地,压缩机组件还包括管固定件

高压开关和高压传感器,高压开关和高压传感器连接在排气管路上,管固定件安装在排气管路上,并固定高压开关和高压传感器

[0012]进一步地,压缩机组件还包括气液分离器和吸气管路,气液分离器连接在压缩机本体上,
U
形跨越段的底部横跨在压缩机本体和气液分离器之间的间隙上方

[0013]进一步地,吸气管路连接在气液分离器的顶部,并形成回字形折弯结构

[0014]进一步地,吸气管路包括第一吸气管段,第一吸气管段包括第四
U
形段和第五
U
形段,第四
U
形段连接在气液分离器的顶部,第五
U
形段连接第四
U
形段,第五
U
形段从气液分离器的下方绕过

[0015]进一步地,吸气管路还包括第二吸气管段,第二吸气管段连接在第五
U
形段上,在垂直于压缩机的中心轴线的横截面内,第二吸气管段相对于第五
U
形段向第一方向弯曲,其中第一方向为远离压缩机本体和气液分离器的连接位置的方向

[0016]进一步地,第四
U
形段位于第五平面内,第五
U
形段位于第六平面内,第二吸气管段位于第七平面内,第五平面与第六平面之间的夹角
d

20
°

40
°
,第六平面和第七平面之间的夹角
e

50
°

80
°
,第四
U
形段位于第六平面的第一侧,第二吸气管段位于第六平面的第二侧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组件,该压缩机组件为上述的压缩机组件

[0018]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本体和排气管路,压缩机本体包括排气口,排气管路包括第一排气管段

第二排气管段和第三排气管段,第一排气管段与排气口连接,第二排气管段包括开口朝向压缩机本体底部的
U
形跨越段,
U
形跨越段的底部从压缩机本体的顶部上方跨过压缩机本体,第一排气管段连接至第二排气管段的
U
形跨越段第一侧的管路上,第三排气管段连接至第二排气管段的
U
形跨越段第二侧的管路上

该压缩机组件对排气管路的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利用管路自身的结构特点,通过多个折弯并且横跨压缩机的布局,改善了排气管路的结构特性,无需增加额外的部件,能够降低部件成本,同时利用优化的管路布局,使得管路与压缩机的刚度在合理的范围,既满足了管路的运输应力的测试要求,也满足了管路运行应力的测试要求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0020]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的立体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本体
(100)
和排气管路
(200)
,所述压缩机本体
(100)
包括排气口,所述排气管路
(200)
包括第一排气管段
(210)、
第二排气管段
(250)
和第三排气管段
(280)
,所述第一排气管段
(210)
与所述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管段
(250)
包括开口朝向所述压缩机本体
(100)
底部的
U
形跨越段,所述
U
形跨越段的底部从所述压缩机本体
(100)
的顶部上方跨过所述压缩机本体
(100)
,所述第一排气管段
(210)
连接至所述第二排气管段
(250)

U
形跨越段第一侧的管路上,所述第三排气管段
(280)
连接至所述第二排气管段
(250)

U
形跨越段第二侧的管路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管段
(250)
还包括第二
U
形段,所述第二
U
形段的开口朝向所述压缩机本体
(100)
的顶部,所述第二
U
形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段
(210)
连接,第二端与所述
U
形跨越段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段
(210)
包括第一
U
形段,所述第一
U
形段的开口朝向所述压缩机本体
(100)
的底部,所述第一
U
形段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
U
形段的第一端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U
形跨越段包括倾斜段,所述倾斜段沿着靠近所述
U
形跨越段的底部的方向逐渐向所述压缩机本体
(100)
的顶部倾斜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排气管段
(280)
还包括第三
U
形段,所述第三
U
形段的开口朝向所述压缩机本体
(100)
的顶部,所述第三
U
形段的第一端与所述
U
形跨越段的第二端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段
(210)
位于第一平面内,所述第二排气管段
(250)
的第二
U
形段位于第二平面内,所述第二排气管段
(250)

U
形跨越段位于第三平面内,所述第三排气管段
(280)
位于第四平面内,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a

a≥60
°
,所述第二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b

a+b≥180
°
,所述第三平面和所述第四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c≥9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谱辉汪魁郑波杨蓉陈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