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便携电子灸疗仪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2254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便携电子灸疗仪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电子灸疗仪,包括防护座,所述防护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便携电子灸疗仪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灸疗仪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便携电子灸疗仪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灸疗仪是一种用于对人体穴位药疗的设备,通过电子加热体将灸疗片上的药物雾化,通过加热体产生的热量使毛孔和毛细血管舒张,且雾化后的药物可快速渗透至穴位深处的部位,以此达到灸疗目的

[0003]根据专利申请号
201320767123.9
一种电子灸疗仪,包括主机和一个以上的灸疗头,主机与灸疗头电性连接,灸疗头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在下壳体上设有放置灸疗片的凹陷部,一厚膜加热片设置在灸疗头的内部相对凹陷部的位置,在下壳体的表面上远离凹陷部的位置设有固定带,在固定带的下表面上设有粘性导电胶,固定带中的粘性导电胶与灸疗头中的电极电性连接,达到电子针炙的效果;该对比例的技术方案在使用的过程时,是通过粘性导电胶将灸疗头固定在人体的皮肤上,人体作为负极,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电流回路,对人体进行针灸治疗;同时厚膜加热片产生热量,使设置在灸疗头中的灸疗片上的药物雾化,药气流渗透至穴位深处的部位,达到药物灸疗目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和效果显著等优点

[0004]其中电子灸疗仪在使用时由于灸疗头多暴露在外部,进而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出现磨损或损坏的情况,同时灸疗仪为了便于携带,进而会将连接线缠绕在设备上,但是在携带过程中连接线易出现松散,使设备和灸疗头分离,易受重力出现掉落损坏,从而缩短了灸疗仪使用寿命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电子灸疗仪及其使用方法,具备便携和对灸疗头防护的优点,解决了由于灸疗头多暴露在外部,进而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出现磨损或损坏的情况,同时灸疗仪为了便于携带,进而会将连接线缠绕在设备上,但是在携带过程中连接线易出现松散,使设备和灸疗头分离,易受重力出现掉落损坏,从而缩短了灸疗仪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便携电子灸疗仪,包括防护座,所述防护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
plc
控制器,所述防护座的顶部设置有防护头,所述防护头的内腔螺纹连接有放置头,所述防护头的顶部开设有气孔,所述放置头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片,所述放置头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药物片,所述防护座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与防护座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收卷轮,所述收卷轮的表面套设有线体,所述线体的一端与放置头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座的顶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座的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提架,所述防护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
粘片

[0007]优选的,所述防护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箱,所述底箱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收纳屉,所述收纳屉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

[0008]优选的,所述收纳屉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底箱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条的底部延伸至限位槽的内腔,并与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收纳屉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所述底箱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且第一魔术贴的背面与第二魔术贴的正面相粘接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罩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防护座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架,所述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卡架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卡板的底部延伸至卡架的内腔,并与卡架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磁铁的底部与第二磁铁的顶部接触,且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磁性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防护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顶部与防护罩的底部接触,所述
plc
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加热片的输入端与
plc
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2]优选的,其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A、
首先拉动防护罩,防护罩带动卡板向上运动,卡板带动第一磁铁向上运动与第二磁铁脱离连接,同时卡板也脱离卡架的内腔,进而解除防护座和防护罩的连接,之后防护罩围绕铰链轴心向一侧运动,使防护座的顶部暴露,之后转动防护头,使防护头和放置头逐渐分离,之后拉动收纳屉,使收纳屉从底箱的内腔脱离,通过从收纳屉的内腔拿取药物片,之后将药物片放置在放置头的内腔,然后再次转动防护头,使防护头和放置头实现连接,进而实现了灸疗的初步作业;
[0014]B、
之后
plc
控制器开启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传动杆反向运动,传动杆带动收卷轮反向运动,使收卷轮带动线体进行延伸,之后拿取防护头,将防护头将放置在人体穴位处,通过粘片的粘性可使防护头稳定的粘接在人体穴位处,同时
plc
控制器开启电加热片,使电加热片运作产生热量,热量将药物片进行雾化处理,通过电加热片产生的热量使人体毛孔和毛细血管舒张,且雾化后的药物片可快速渗透至穴位深处的部位,以此达到灸疗的目的;
[0015]C、
当灸疗结束后,通过
plc
控制器开启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传动杆进行转动,传动杆带动收卷轮转动,收卷轮可对线体进行收缩处理,线体带动防护头和放置头运动至防护座的顶部,进而实现了对线体进行缠绕,可对防护头和放置头进行限位,有效防止了连接线易出现松散,使设备和灸疗头分离,易受重力出现掉落损坏的情况;
[0016]D、
当需要携带时,通过拉动防护罩围绕铰链轴心向一侧运动,进而可对防护座的顶部进行封闭,可有效对防护头和放置头进行保护,防止防护头和放置头受外界环境因素出现损坏,之后通过提取提架,提架带动防护座进行位置运动,从而可提高了携带时的便携性,有效防止由于灸疗头多暴露在外部,进而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出现磨损或损坏的情况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
本专利技术通过防护座,用于对伺服电机

传动杆和收卷轮进行保护,使伺服电机

传动杆和收卷轮与外界环境隔绝,有效防止伺服电机

传动杆和收卷轮受外界环境因素出现损坏的情况,确保了伺服电机

传动杆和收卷轮的安全性,通过
plc
控制器,用于对伺服电
机和电加热片进行开启或关闭,进而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通过放置头,用于对电加热片和药物片进行放置,同时可对电加热片进行保护,防止电加热片受外界环境因素出现损坏,通过粘片

防护头

气孔

电加热片和药物片的配合,将防护头放置在人体穴位处,通过粘片的粘性可使防护头稳定的粘接在人体穴位处,同时电加热片运作产生热量,热量将药物片进行雾化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功能便携电子灸疗仪,包括防护座
(1)
,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座
(1)
,所述防护座
(1)
的正面固定连接有
plc
控制器
(2)
,所述防护座
(1)
的顶部设置有防护头
(3)
,所述防护头
(3)
的内腔螺纹连接有放置头
(5)
,所述防护头
(3)
的顶部开设有气孔
(4)
,所述放置头
(5)
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片
(6)
,所述放置头
(5)
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药物片
(7)
,所述防护座
(1)
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
(8)
,所述伺服电机
(8)
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传动杆
(9)
,且传动杆
(9)
远离伺服电机
(8)
的一端通过轴承与防护座
(1)
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
(9)
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收卷轮
(10)
,所述收卷轮
(10)
的表面套设有线体
(11)
,所述线体
(11)
的一端与放置头
(5)
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座
(1)
的顶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防护罩
(12)
,所述防护座
(1)
的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提架
(13)
,所述防护头
(3)
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粘片
(1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便携电子灸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座
(1)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箱
(15)
,所述底箱
(15)
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收纳屉
(16)
,所述收纳屉
(16)
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
(17)。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便携电子灸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屉
(16)
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
(18)
,所述底箱
(15)
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
(19)
,所述限位条
(18)
的底部延伸至限位槽
(19)
的内腔,并与限位槽
(19)
的内腔滑动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便携电子灸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屉
(16)
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
(20)
,所述底箱
(15)
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
(21)
,且第一魔术贴
(20)
的背面与第二魔术贴
(21)
的正面相粘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便携电子灸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
(12)
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板
(23)
,所述防护座
(1)
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架
(24)
,所述卡板
(23)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
(25)
,所述卡架
(24)
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
(26)
,所述卡板
(23)
的底部延伸至卡架
(24)
的内腔,并与卡架
(24)
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磁铁
(25)
的底部与第二磁铁
(26)
的顶部接触,且第一磁铁
(25)
和第二磁铁
(26)
之间磁性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便携电子灸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座
(1)
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22)
,所述密封垫
(22)
的顶部与防护罩
(12)
的底部接触,所述
plc
控制器
(2)
的输出端与伺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朝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