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全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2043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全热交换器,提高加工效率和热交换效率,且即使芯板与膜之间产生脱胶情况,也能有效抑制漏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全热交换器
[0001]该案是申请号为
2021110872266、
申请日为
2021
年9月
16


专利技术名称为

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全热交换器

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系统
,尤其涉及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具有该全热交换器芯体的全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由于空调工作时,室内通常封闭,造成室内长时间的空气不流通,使用人们对室内换新风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全热交换器是一种将室内污风排出

室外新风引入的空气净化设备,以满足用户对室内换新风的要求

全热交换器工作时,能利用芯体将室内污风与室外新风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引入的室外新风进行预加热(冷却),以此来降低能耗

提升舒适性

[0004]现有技术中,全热交换器主要由全热交换器芯体

动力系统

过滤系统

控制系统

降噪系统及箱体组成

其中,全热交换器芯体包括框架和设在框架内的热交换芯,热交换芯包括有多个热交换芯板1和多个热交换膜2,热交换芯板1内形成有气流流道
1.1
,热交换膜2为可隔绝气流

但可允许水分子透过的膜体

热交换芯板1与热交换膜2交替层叠设置且相邻两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
1.1
交叉设置,以使相邻两热交换芯板1中,其中一个热交换芯板1的气流流道
1.1
构成新风流道,另一个热交换芯板1的气流流道
1.1
构成污风流道;同时,热交换膜与热交换芯板粘接为一体,一方面可以使热交换膜得以固定,另一方面可以保证膜与板之间的密封,以使室外新风仅能经新风流道进入室内,室内污风仅能经污风流道流向室外,尽可能避免气流通过膜与板之间的缝隙流向其他方向,比如避免污风通过膜与板之间的缝隙再次串流到室内,或者新风通过膜与板之间的缝隙再次串流到室外,形成漏风

[0005]现有技术中全热交换器芯体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
1、
全热交换器加工时,铺设最下层热交换芯板后,在该层热交换芯板上表面上涂胶(图1中
a
为其中部分的涂胶面,包括芯板的连接箍表面以及各棱面),再覆一层热交换膜,再将倒数第二层热交换芯板的上下表面均涂胶后放置到位,再覆另一层热交换膜,直至铺好最上层热交换芯板,即除了最上层热交换芯板仅需其下表面涂胶

最下层热交换芯板仅需其上表面涂胶外,其他层的热交换芯板都需要上下双面涂胶(上表面的涂胶面与图1中最下层热交换芯板上表面涂胶面相同,下表面涂胶面与上表面涂胶面对称)以保证与热交换膜的密封可靠,导致安装工艺复杂,加工效率低,且热交换膜与热交换芯板之间涂胶面积大,严重影响整个芯体的热交换效率;
2、
一旦热交换芯板与热交换膜之间存在脱胶情况,气流就会通过膜与板之间的脱胶缝隙流向其他方向,从而产生漏风

相邻芯板间串风的问题,影响新风换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全热交换器,提高加工效率和热交换效率,且即使芯板与膜之间产生脱胶情况,也能有效抑制漏风

串风问题

[0007]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全热交换器芯体,包括:框架;热交换芯,其设在所述框架内,包括多个热交换芯板,多个所述热交换芯板上下层叠设置,各所述热交换芯板内部设置有多个气流流道,相邻两所述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相邻两所述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所述热交换芯板上包裹有热交换膜,所述热交换膜呈两端开口的筒状,其轴向平行于其所在所述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延伸方向,所述热交换膜覆盖所述热交换芯板的顶面

底面及一组相对侧面,且所述热交换膜与所述一组相对侧面粘接;且相邻两所述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所述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所述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

[0008]本申请全热交换器芯体,在热交换芯板覆膜时,仅需对芯板的一组相对侧面涂胶,而不是热交换芯板上下表面双面都涂胶,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还减小了胶与芯板接触的面积,从而提高了整个芯体的热交换效率;同时,本申请全热交换器芯体,即使热交换芯板与热交换膜之间脱胶,由于热交换膜仍包裹覆盖热交换芯板的顶面

底面及一组相对侧面,保证了其气流隔绝作用,且相邻两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则可以有效抑制相邻热交换芯板之间漏风

串风问题

[0009]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所述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所述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通过涂胶密封;或者,相邻两所述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所述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所述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凹凸结构配合密封

[0010]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膜套设在所述热交换芯板上,且其套设方向平行于所述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延伸方向

[0011]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工时,先准备所需长度的筒状热交换膜;在热交换芯板的一组相对侧面上涂胶,然后将筒状热交换膜套设在热交换芯板上,套设到位后将热交换膜与涂胶的该组相对侧面粘接为一体,形成覆膜的热交换芯板;将覆膜的热交换芯板与未覆膜的热交换芯板上下交错层叠放置,且相邻两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对相邻两热交换芯板进行密封处理,使并使相邻两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

[0012]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全热交换器芯体,包括:框架;热交换芯,其设在所述框架内,包括多个热交换芯板,多个所述热交换芯板上下层叠设置,各所述热交换芯板内部设置有多个气流流道,相邻两所述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各所述热交换芯板上均包裹有热交换膜,所述热交换膜两端贯通,所述热交换膜覆盖所述热交换芯板的顶面

一组相对侧面以及底面的一组相对边缘,所述底面的所述一组相对边缘分别与所述一组相对侧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热交换膜与所述一组相对侧面粘接;且相邻两所述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所述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所述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

[0013]本申请全热交换器芯体,在热交换芯板覆膜时,仅需对芯板的一组相对侧面涂胶,而不是热交换芯板上下表面双面都涂胶,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还减小了胶与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全热交换器芯体,包括:框架;热交换芯,其设在所述框架内,包括多个热交换芯板,多个所述热交换芯板上下层叠设置,各所述热交换芯板内部设置有多个气流流道,相邻两所述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所述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所述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且所述热交换芯板上包裹有热交换膜,所述热交换膜两端贯通,其由两侧的
C
形膜和中间的片状平膜拼接而成,所述
C
形膜包裹所述热交换芯板的一组相对侧面以及底面的一组相对边缘,所述底面的所述一组相对边缘分别与所述一组相对侧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片状平膜覆盖热交换芯板的顶面且其所述片状平膜的两侧边缘与对应侧的所述
C
形膜粘接;或者所述热交换膜为一体式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芯体,其特征在于,加工时,先准备所需长度的第一片状热交换膜和第二片状热交换膜;在热交换芯板的一组相对侧面上涂胶,然后取两片第一片状热交换膜分别粘接在热交换芯板的该组相对侧面,并使第一片状热交换膜包裹该组相对侧面以及对应的热交换芯板顶面边缘和底面边缘,形成两侧的
C
形膜,至此半覆膜的热交换芯板加工成型;在
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永杨默轩王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