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群式布置空调机房模块化装配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1719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机房模块化装配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群式布置空调机房模块化装配施工方法,包括施工深化阶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群式布置空调机房模块化装配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机房模块化装配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集群式布置空调机房模块化装配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公共建筑内往往将空调系统所有空气处理设备都集中在空调机房内,空气在机房内处理后由风管送到各个部位

空调机房多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室部位,其内设备

管线采用集群式布置,机房占地面积大,机房内设备

管线容量大,施工周期长,施工空间有限,施工难度较高

[0003]因空调机房多位于地下室,且机房内空间有限,设备吊装多采用在机房顶板上挂倒链

或者在机房顶板设置滑轮地面设置卷扬机的方式吊装,对于层高比较高的机房,使用上述两种吊装方式时需搭设脚手架挂设倒链及滑轮,并且需要在每台设备上方设置,施工工效低

高处作业风险大,传统施工工艺需用型钢焊接各种支架并安装,支架安装完成后再逐个系统安装管道

阀门等部件,焊接完成的支架无法再调节高度,可能会因顶板高度偏差导致管线无法对口,且高处作业风险大

安装效率低

施工周期长

安装精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以下缺点,对于层高比较高的机房,使用上述两种吊装方式时需搭设脚手架挂设倒链及滑轮,并且需要在每台设备上方设置,施工工效低

高处作业风险大,焊接完成的支架无法再调节高度,可能会因顶板高度偏差导致管线无法对口,且高处作业风险大

安装效率低

施工周期长

安装精度差,而提出的一种集群式布置空调机房模块化装配施工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群式布置空调机房模块化装配施工方法,包括施工深化阶段

工业化预制阶段以及现场装配式施工阶段,所述施工深化阶段包括三维激光扫描

逆向建模

模型整合
、BIM
综合排布

施工漫游

模块划分及编号

出图,所述三维激光扫描以及所述逆向建模包括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已施工完成的管廊结构进行扫描,获得管廊结构原始点云数据,并利用平板电脑将点云数据实时回传,在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粗差剔除后,利用
PCL
软件自动将各站三维点云数据进行拼接,提取目标点云,将多余点云删除,将点云数据导出,对数据点云进行坐标变换,将所有点云数据统一归并到航站楼坐标系,根据所测得标靶点坐标,实现点云数据模型转正,通过三维点云模型,核对已施工完成的管廊结构与图纸设计尺寸的差异;所述模型整合包括利用
BIM
技术将空调机房内机电安装模型与调整完成的机房结构模型进行整合,查看排布效果,查找碰撞点;所述
BIM
综合排布为基于
BIM
模型的高精度

可视化特点,将机电安装6大系统即:通风空调系统

给排水系统

强电系统

弱电系统

消防系统

喷淋系统的管道

阀部件

支吊
架进行一体化整合设计,管线排布满足使用功能

操作检修空间充足

质感与观感并重的要求,调整完成的
BIM
模型细度整体达到
LOD400。
[0006]优选的,所述施工漫游包括利用
VRAY
渲染器将调整完成的
BIM
模型进行渲染,渲染模式为
PAL

720x576
分辨率,比例为
1.067
,然后结合短焦互动投影技术
、VR
虚拟现实技术
、AR
增强现实技术
、MR
介导现实技术等进行模拟分析,在虚拟的场景里形象直观的体验真实的排布效果,检测管廊安装完成后的整体空间,确定最优的排布方案

[0007]优选的,所述模块划分及编号和出图为按照机房内的综合布置情况,模块的运输路径

吊装就位顺序

安装条件等限制因素进行模块划分,并对模块进行编号,模块划分并完成编号后,按照一模块一套图的出图原则,直接利用
Revit
模型输出一整套施工深化图,具体包括:机电综合图

机电专业图

模块单元加工图

预制管段加工图

支吊架加工图等,实现设计标准化和部件产品化,同时利用
BIM
轻量化协同平台,无缝对接各参建单位,让各方集中在统一的
BIM
云平台上协同工作,保障项目各参与方及时获取准确的深化图纸,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或沟通不及时导致的施工错误

[0008]优选的,所述工业化预制阶段包括管线预制

压齿
C
型钢支吊架组装和模块组装,所述管线预制包括为方便管线预制加工及运输的需要,在空调机房所在地下二层设置预制加工厂,利用
VR
虚拟现实技术对预制加工工人进行三维交底,根据高精度
BIM
模型导出的预制加工图纸,预制构件在预制加工厂内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流水数控加工生产,预制加工全过程中对预制构件进行质量监控,加工完成后进行联合验收,并形成验收记录,同时利用
BIM
轻量化协同平台实现管理信息化,协同施工进度与加工进度,确保深化图纸与加工图纸的一致性

[0009]优选的,所述压齿
C
型钢支吊架组装和模块组装包括为了减少机房施工过程中的焊接作业,增强支吊架的使用弹性,机房内管线支吊架采用压齿
C
型钢组合式支吊架,利用按钮式弹性元件进行连接,将锁紧系统

限位系统及防护系统三大系统集于一体,便于安装调试及维护,支吊架加工完成后,将验收完成的预制管线按照模块组装图纸进行拼装

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现场装配式施工阶段包括模块异层吊装和模块间对口及连接,所述模块异层吊装包括在工程主体施工阶段在机房顶板上预留了
43

φ
100
洞口,在机房上一层地板上设置两台
JM10T
卷扬机,预留洞口处设置
WJ1201
型定滑轮,吊钩从机房顶板预留洞进入机房,并利用压齿双拼
C
型钢吊装平衡梁将机电模块进行垂直提升,模块提升到位后,将支架与机房顶板预留的钢板进行焊接,模块安装完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集群式布置空调机房模块化装配施工方法,包括施工深化阶段

工业化预制阶段以及现场装配式施工阶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深化阶段包括三维激光扫描

逆向建模

模型整合
、BIM
综合排布

施工漫游

模块划分及编号

出图,所述三维激光扫描以及所述逆向建模包括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已施工完成的管廊结构进行扫描,获得管廊结构原始点云数据,并利用平板电脑将点云数据实时回传,在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粗差剔除后,利用
PCL
软件自动将各站三维点云数据进行拼接,提取目标点云,将多余点云删除,将点云数据导出,对数据点云进行坐标变换,将所有点云数据统一归并到航站楼坐标系,根据所测得标靶点坐标,实现点云数据模型转正,通过三维点云模型,核对已施工完成的管廊结构与图纸设计尺寸的差异;所述模型整合包括利用
BIM
技术将空调机房内机电安装模型与调整完成的机房结构模型进行整合,查看排布效果,查找碰撞点;所述
BIM
综合排布为基于
BIM
模型的高精度

可视化特点,将机电安装6大系统即:通风空调系统

给排水系统

强电系统

弱电系统

消防系统

喷淋系统的管道

阀部件

支吊架进行一体化整合设计,管线排布满足使用功能

操作检修空间充足

质感与观感并重的要求,调整完成的
BIM
模型细度整体达到
LOD40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群式布置空调机房模块化装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漫游包括利用
VRAY
渲染器将调整完成的
BIM
模型进行渲染,渲染模式为
PAL

720x576
分辨率,比例为
1.067
,然后结合短焦互动投影技术
、VR
虚拟现实技术
、AR
增强现实技术
、MR
介导现实技术等进行模拟分析,在虚拟的场景里形象直观的体验真实的排布效果,检测管廊安装完成后的整体空间,确定最优的排布方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群式布置空调机房模块化装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划分及编号和出图为按照机房内的综合布置情况,模块的运输路径

吊装就位顺序

安装条件等限制因素进行模块划分,并对模块进行编号,模块划分并完成编号后,按照一模块一套图的出图原则,直接利用
Revit
模型输出一整套施工深化图,具体包括:机电综合图

机电专业图

模块单元加工图

预制管段加工图

支吊架加工图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慎林吕风柱郭朋茹史伟涛李昌龙韩享润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