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风电区域组网的防雷接地远程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1327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2
本申请涉及风电机组防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风电区域组网的防雷接地远程监测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风电区域组网的防雷接地远程监测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风电机组防雷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风电区域组网的防雷接地远程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风电防雷检测相关标准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检测方式也多以人工定时检测为主,存在较多弊:
[0003]1、
人工成本高:人工测量一个点的接地电阻

引下线,都需要较长时间,如一个区域内测试点较多,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人工巡检效率低下,导致人工成本较高

[0004]2、
实时性差:人工监测不能及时反应不良点,需要在每一次测试中去发现,如测点在测试间隔期出现问题,或在这期间避雷设施保护作用失效无法被监测,会增加雷击风险

[0005]3、
人工布线难:人工测量引下线和接地电阻时需要布测试线,如楼层较高引下线测试时,布线更长,另接地电阻测试过程中需要寻找合适的接地测试点,部分地方未预留电压极和电流极测试点,给人工测试带来更大难度

[0006]4、
使用较多设备:人工监测和运维每次都需携带多种测试仪

测试线材

工具,给更换测试点时带来一定困扰

[0007]5、
增加故障率:人工测试需要对每个断接卡进行断开和连通操作,在拆装过程中容易破坏防锈漆,从而极大增加设施的故障率,降低设施的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申请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基于风电区域组网的防雷接地远程监测系统

旨在实现风电场中风机的智能管理,降低运维成本,及时对风机防雷接地的故障诊断及故障预警

[000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增设子监测模块,在风电场风机塔筒内安装风机防雷接地装置防护综合监测箱,对风机防雷装置

塔基与地网回路电阻

地网接地电阻值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实现风机接地防雷接地的故障诊断及故障预警

[0010]本申请实施例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增设监测单元,设定多个监测子区域,并根据监测子区域的历史评价值设定巡检参数,降低巡检频率,从而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和运维成本,提高设备的工作寿命

[001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风电区域组网的防雷接地远程监测系统,包括:
[0012]中控单元,用于设定多个监测子区域,所述中控单元还用过设定监测子区域的历史评价值,根据所述历史评价值设定监测子区域的检修参数;
[0013]监测单元,根据所述监测子区域数量设定子监测单元的数量,所述子监测单元通过无线信号与所述中控单元连接;
[0014]所述监测单元用于采集防雷接地装置的运行参数,所述中控单元根据所述监测单
元采集的数据生成预警指令

[001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监测单元包括:
[0016]子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监测子区域内的防雷接地装置数量设定子监测模块数量;
[0017]多个子监测模块,所述子监测模块与所述防雷接地装置连接,所述子监测模块用于采集所述防雷接地装置的运行参数;
[0018]子接收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监测子区域内全部监测子模块采集的数据,生成监测子区域的反馈数据包

[001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控单元包括:
[0020]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获取风电区域的风机密度参数,根据所述风机密度参数设定单个监测子区域的面积;
[0021]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监测子区域的各个风机的历史雷击参数并生成各个风机的雷击评价值;
[0022]根据监测子区域内的全部风机的雷击评价值生成监测子区域的历史评价值

[002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
[0024]预设第一风机密度区间
(A1

A2)
,预设第二风机密度区间
(A2

A3)
,预设第三风机密度区间
(A3

A4)

[0025]预设第一监测子区域面积
B1
,第二监测子区域面积
B2
和第三监测子区域面积
B3
,且
B1

B2

B3

[0026]获取风电区域的风机密度
a

[0027]若风机密度
a
处于预设第一风机密度区间时,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设定监测子区域的面积
b
为预设第三监测子区域面积
B3
,即
b

B3

[0028]若风机密度
a
处于预设第二风机密度区间时,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设定监测子区域的面积
b
为预设第二监测子区域面积
B2
,即
b

B2

[0029]若风机密度
a
处于预设第一风机密度区间时,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设定监测子区域的面积
b
为预设第一监测子区域面积
B1
,即
b

B1。
[003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
[0031]获取单个风机的历史雷击参数生成当前风机的雷击数列
C

C

(c1

c2

cn)

[0032]其中,
n
为雷击次数,
c
为雷击电流量;
[0033]预设雷击次数阈值
N1
和雷击电流量阈值
C1

[0034]若所述雷击次数
n
大于所述雷击次数阈值
N1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设定当前风机为一类风机;
[0035]若所述雷击数列
C
中最大值
cmax
大于所述雷击电流量阈值
C1
时,设定当前风机为二类风机;
[0036]根据所述雷击数列
C
,生成当前风机的雷击评价值
d。
[003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
[0038]获取当前监测子区域内的全部风机的雷击评价值并建立雷击评价值数列
D

D

(d1

d2

dm)
,其中,
m
为当前监测子区域内风机数量;
[0039]根据所述雷击评价值数列
D
生成当前监测子区域的历史评价值...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风电区域组网的防雷接地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单元,用于设定多个监测子区域,所述中控单元还用过设定监测子区域的历史评价值,根据所述历史评价值设定监测子区域的检修参数;监测单元,根据所述监测子区域数量设定子监测单元的数量,所述子监测单元通过无线信号与所述中控单元连接;所述监测单元用于采集防雷接地装置的运行参数,所述中控单元根据所述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生成预警指令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电区域组网的防雷接地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监测单元包括:子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监测子区域内的防雷接地装置数量设定子监测模块数量;多个子监测模块,所述子监测模块与所述防雷接地装置连接,所述子监测模块用于采集所述防雷接地装置的运行参数;子接收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监测子区域内全部监测子模块采集的数据,生成监测子区域的反馈数据包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风电区域组网的防雷接地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获取风电区域的风机密度参数,根据所述风机密度参数设定单个监测子区域的面积;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监测子区域的各个风机的历史雷击参数并生成各个风机的雷击评价值;根据监测子区域内的全部风机的雷击评价值生成监测子区域的历史评价值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风电区域组网的防雷接地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预设第一风机密度区间
(A1

A2)
,预设第二风机密度区间
(A2

A3)
,预设第三风机密度区间
(A3

A4)
;预设第一监测子区域面积
B1
,第二监测子区域面积
B2
和第三监测子区域面积
B3
,且
B1

B2

B3
;获取风电区域的风机密度
a
;若风机密度
a
处于预设第一风机密度区间时,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设定监测子区域的面积
b
为预设第三监测子区域面积
B3
,即
b

B3
;若风机密度
a
处于预设第二风机密度区间时,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设定监测子区域的面积
b
为预设第二监测子区域面积
B2
,即
b

B2
;若风机密度
a
处于预设第一风机密度区间时,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设定监测子区域的面积
b
为预设第一监测子区域面积
B1
,即
b

B1。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风电区域组网的防雷接地远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单个风机的历史雷击参数生成当前风机的雷击数列
C

C

(c1

c2

cn)
;其中,
n
为雷击次数,
c
为雷击电流量;预设雷击次数阈值
N1
和雷击电流量阈值
C1

若所述雷击次数
n
大于所述雷击次数阈值
N1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设定当前风机为一类风机;若所述雷击数列
C
中最大值
cmax
大于所述雷击电流量阈值
C1
时,设定当前风机为二类风机;根据所述雷击数列
C
,生成当前风机的雷击评价值
d。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玖林徐志伟郑永楷左希礼李春廷汪元简青彪王文祥周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宁南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