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1254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表面清洗装置,其能够抑制重量平衡的恶化。表面清洗装置具备:主体外壳;吸引马达,其被收容于主体外壳,并以从清洗对象的表面回收清洗液的方式进行驱动;第1容器,其对朝向清洗对象的表面供给的清洗液进行收容;以及第2容器,其对从清洗对象的表面回收来的清洗液进行收容。第1容器以及第2容器中的一方的容器与主体外壳的上部连接。第1容器以及第2容器中的另一方容器与主体外壳的下部连接,并具有与固定载置面相对置的下表面。并具有与固定载置面相对置的下表面。并具有与固定载置面相对置的下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面清洗装置


[0001]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表面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表面清洗装置所涉及的
中,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的便携式提取器。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7073226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表面清洗装置具备:第1容器,其对朝向清洗对象的表面供给的清洗液进行收容;以及第2容器,其对从清洗对象的表面回收来的清洗液进行收容。通过清洗的进行,而使得被收容于第1容器的清洗液的量逐渐减小,并使得被收容于第2容器的清洗液的量逐渐增多。基于第1容器与第2容器的相对位置,有可能因为清洗的进行而使得表面清洗装置的重量平衡出现恶化。若表面清洗装置的重量平衡出现恶化,则有可能使清洗的作业性降低、或者难以顺畅地搬运表面清洗装置。
[0007]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目的在于抑制重量平衡的恶化。
[0008]本说明书公开一种表面清洗装置。表面清洗装置可以具备:主体外壳;吸引马达,其被收容于主体外壳,并以从清洗对象的表面回收清洗液的方式进行驱动;第1容器,其对朝向清洗对象的表面供给的清洗液进行收容;以及第2容器,其对从清洗对象的表面回收来的清洗液进行收容。第1容器以及第2容器中的一方的容器可以与主体外壳的上部连接。第1容器以及第2容器中的另一方容器可以与主体外壳的下部连接,并具有与固定载置面相对置的下表面。
[0009]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能够抑制重量平衡的恶化。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清洗装置的立体图。
[0011]图2是表示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清洗装置的立体图。
[0012]图3是从右侧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清洗装置的图。
[0013]图4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池组卸下后的状态的表面清洗装置的立体图。
[0014]图5是从右侧观察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池组卸下后的状态的表面清洗装置的图。
[0015]图6是表示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清洗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16]图7是从右侧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清洗装置的分解图。
[0017]图8是表示从下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清洗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18]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清洗装置的剖视图。
[0019]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清洗装置的图。
[0020]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清洗装置的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
表面清洗装置;1B

表面清洗装置;2

主体外壳;3

第1容器;4

第2容器;4A

下表面;5

供给泵;6

吸引马达;7

供给筒;8

吸引筒;9

蓄电池装配部;9A

第1蓄电池装配部;9B

第2蓄电池装配部;10

控制器;11

操作盘;12

主体板;12A

保持肋;13

主体罩;14

开口;15

主体凹部;15A

后侧面;15B

前侧面;15C

里面;15D

底面;16

主体开口;17

开口;18

闩锁;19

把手;20

补给口;21

盖;22

容器凹部;22A

后侧面;22B

前侧面;22C

里面;22D

顶面;23

容器开口;24

闩锁;25

流出部;26

流入部;27

突起部;28

风扇;29

马达壳体;30

进气口;31

过滤器单元;32

浮子;33

排气筒;34

供给口;35

回收口;36

供给软管;37

吸引软管;38

喷嘴;39

蓄电池组;39A

第1蓄电池组;39B

第2蓄电池组;40

供给开关;41

吸引开关;42

调整开关;43

显示部;44

压力开关;45

触发器杆;AX

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表面清洗装置可以具备:主体外壳;吸引马达,其被收容于主体外壳,并以从清洗对象的表面回收清洗液的方式进行驱动;第1容器,其对朝向清洗对象的表面供给的清洗液进行收容;以及第2容器,其对从清洗对象的表面回收来的清洗液进行收容。第1容器以及第2容器中的一方的容器可以与主体外壳的上部连接。第1容器以及第2容器中的另一方容器可以与主体外壳的下部连接,并具有与固定载置面相对置的下表面。
[0024]在上述结构中,第1容器与第2容器沿着上下方向配置,所以,即便通过清洗的进行而使得被收容于第1容器的清洗液的量逐渐减少、并使得被收容于第2容器的清洗液的量逐渐增多,也能够抑制表面清洗装置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的重量平衡的恶化。因而,能够抑制清洗的作业性的降低。另外,表面清洗装置的使用者能够顺畅地搬运表面清洗装置。
[0025]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在与下表面平行的规定面上,第1容器以及第2容器可以分别配置为:与主体外壳的中心重叠。
[0026]在上述结构中,能够抑制表面清洗装置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的重量平衡的恶化。
[0027]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表面清洗装置可以具备蓄电池装配部,该蓄电池装配部配置于主体外壳,并且蓄电池组相对于该蓄电池装配部拆装。在与下表面平行的规定面上,蓄电池装配部可以配置为:与主体外壳的中心重叠。
[0028]在上述结构中,能够抑制表面清洗装置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的重量平衡的恶化。
[0029]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第1容器可以与主体外壳的上部连接。第2容器可以与主体外壳的下部连接。
[0030]在上述结构中,例如通过重力的作用而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清洗装置具备:主体外壳;吸引马达,其被收容于所述主体外壳,并以从清洗对象的表面回收清洗液的方式进行驱动;第1容器,其对朝向所述清洗对象的表面供给的清洗液进行收容;以及第2容器,其对从所述清洗对象的表面回收来的清洗液进行收容,所述第1容器以及所述第2容器中的一方的容器与所述主体外壳的上部连接,所述第1容器以及所述第2容器中的另一方容器与所述主体外壳的下部连接,并具有与固定载置面相对置的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下表面平行的规定面上,所述第1容器以及所述第2容器分别配置为:与所述主体外壳的中心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清洗装置具备蓄电池装配部,该蓄电池装配部配置于所述主体外壳,并且蓄电池组相对于该蓄电池装配部能够拆装,在与所述下表面平行的规定面上,所述蓄电池装配部配置为:与所述主体外壳的中心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容器与所述主体外壳的上部连接,所述第2容器与所述主体外壳的下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清洗装置具备蓄电池装配部,该蓄电池装配部配置于所述主体外壳,并且蓄电池组相对于该蓄电池装配部能够拆装,在与所述下表面平行的规定面上,所述第1容器、所述第2容器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宫耕介田原隆如石原贵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