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1220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1
本申请提供一种镜头组,其中,由该镜头组的光线入射端至光线出射端顺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其中,该第一透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摄像模组
,尤其涉及一种可进行光学防抖的内对焦的镜头组

光学组件及摄像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等便携电子设备蓬勃发展,与以往手机单摄或者双摄不同的是,现在高端或者旗舰手机通常会配合使用多个镜头,包括大像面

超广角和长焦等,这些更高规格镜头的搭配极大地提高了手机镜头的成像能力和竞争优势

大像面镜头的分辨率更高,超薄化可以与智能手机实现更好的兼容,满足便携性,而传统的摄像镜头已经难于满足上述的要求了

[0003]光学镜头是摄像模组的必要部件之一,其能够汇聚入射光线而使摄像模组成像

近年来,随着用户对于摄像模组的成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摄像模组的像素也在不断的提升,与此同时,为了提升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感光芯片的尺寸也相应的增加,因此对与其适配的光学镜头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被配置于摄像模组的一体式光学镜头,其包括一个镜筒和被设置于该镜筒的多个镜片,同时由于一体式光学镜头的设计和组装方法的技术限制,导致现有光学镜头在近焦处和无穷远处的
TTL(TTL
:第一透镜
11 靠近光线入射端的表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
数值差值较大,不利于降低光学镜头的总长度

[0004]如何降低光学镜头在近焦处与无穷远处
TTL
的数值差异,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镜头组,其特征在于,由该镜头组的光线入射端至光线出射端顺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其中,该第一透镜

第二透镜

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组成上群透镜组,该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组成中群透镜组,该第七透镜及第八透镜组成下群透镜组,该上群透镜组的光焦度为:
0.094

1/fg1

0.12
;该中群透镜组的光焦度为:
0.14

1/fg2

0.16
;该下群透镜组的光焦度为:

0.266

1/fg3


0.2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五透镜和该第六透镜组成的中群透镜组焦距满足
fg2

6.06

fg2

7.21。
[0006]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镜头组的
TTL
与镜头组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
ImgH
之间满足:
1.12

TTL/ImgH

1.36。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透镜
11
焦距
f1
与该镜头组的总有效焦距 f
之间满足:
10.51<f/f1<0.86。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7
与该第四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8
之间满足:

0.38<r7/r8<4.134。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透镜焦距
f1
与该镜头组的总有效焦距
f 之间满足:
10.51<f/f1<0.86。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八透镜焦距
f8
与该第八透镜像侧面曲率半径
r16
之间为满足:

1.63

f8/r16


0.96。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透镜
12
焦距
f2
与该第六透镜像焦距
f6
之间满足:

10.4

f2/f6

18.4。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镜头组的光学后焦
bfl
与该镜头组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
imgh
之间满足:
0.078

bfl/imgh

0.083。
[0013]一种光学组件,包括:
[0014]驱动组件;以及该镜头组,其中,该镜头组的部分被设置于该驱动组件的内部

[0015]一种摄像模组,包括:
[0016]感光组件;以及
[0017]该光学组件,其中,该光学组件被安装于该感光组件的上方,且保持于该感光组件的光学路径上

[0018]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申请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0019]本申请的这些和其他目的

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0020]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

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002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示出了实施例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图

[0023]图3示出了实施例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

[0024]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示出了实施例二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图

[0026]图6示出了实施例二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

[0027]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示出了实施例三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图

[0029]图9示出了实施例三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

[0030]图
10
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
11
示出了实施例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图

[0032]图
12
示出了实施例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镜头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镜头组的光线入射端至光线出射端顺次包括:第一透镜
11
;第二透镜
12
;第三透镜
13
;第四透镜
14
;第五透镜
15
;第六透镜
16
;第七透镜
17
;第八透镜
18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
11、
第二透镜
12、
第三透镜
13
及第四透镜
14
组成上群透镜组,所述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组成中群透镜组,所述第七透镜及第八透镜组成下群透镜组,所述上群透镜组的光焦度为:
0.094

1/fg1

0.12
;所述中群透镜组的光焦度为:
0.14

1/fg2

0.16
;所述下群透镜组的光焦度为:

0.266

1/fg3


0.2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及所述第六透镜组成的为中群透镜组焦距
fg2
满足:
6.06

fg2

7.2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组的
TTL
与镜头组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
ImgH
之间满足:
1.12

TTL/ImgH

1.36。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敏郭美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