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规则现浇构件的带肋高分子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081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用于规则现浇构件的带肋高分子模板,包括多个第一模板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规则现浇构件的带肋高分子模板


[0001]本技术属于高分子带肋模板
,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规则现浇构件的带肋高分子模板


技术介绍

[0002]高分子模板是一种新型模板体系,是继木模板

组合钢模板

竹木胶合模板

全钢大模板之后又一新型换代产品

[0003]传统木模板和竹木胶合模板周转率低,在多次周转后混凝土完成面感官质量差,加固方式繁琐

[0004]组合钢模板和全钢大模板虽然周转率高,混凝土完成面质量观感较好,但是模板重量较大,一般都采用角铝和螺栓进行连接,随着浇筑工作的进行,混凝土冲击模板导致模板振动,进而会使得螺栓有所松动,导致模板的固定稳定性较差

[0005]高分子模板在特定环境下使用能充分发挥其重量轻

方便组装

完成面平整的特点,用于取代传统的钢模板

铝模板

竹木模板,做到降低损耗,压缩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规则墙





板的模板体系及连接加固方式,目的在于使用该种模板体系能达到模板周转次数多,混凝土完成面感官质量好,且在安装拆除时方便快捷,施工过程中能降低损耗,提升效率,压缩成本

[0007]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规则现浇构件的带肋高分子模板,包括多个第一模板构件

多个第二模板构件和多个连接卡具;
[0008]所述多个第一模板构件和多个第二模板构件相邻顺次环绕成一四周封闭

两端开放的模板空间,相邻的第一模板构件和第二模板构件之间通过多个沿纵向布置的所述连接卡具连接固定

[0009]前述模板空间是具有四个侧面的长方体空间,包括相对的前面和后面,相对的左侧面和右侧面;
[0010]所述前面或后面均是由一第一模板构件

分别置于该一第一模板构件两侧的另一第一模板构件和一第二模板构件通过所述连接卡具顺次连接而成;
[0011]所述左侧面或右侧面均是由一第一模板构件及一另一第二模板构件通过所述连接卡具连接而成;
[0012]所述前面或后面的另一第一模板构件通过所述连接卡具与所述左侧面或右侧面的一另一第二模板构件连接

[0013]前述第一模板构件的第一模板板面的正面为平直面,第一模板板面的背面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背离所述平直面的左竖直侧面和右竖直侧面

及设置在该左竖直侧面和右竖直侧面之间的肋;
[0014]位于所述肋与所述左竖直侧面或右竖直侧面之间的背面为弧形凹槽;
[0015]所述左竖直侧面的外侧上

下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一条状凸起;
[0016]所述右竖直侧面的外侧上

下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二条状凸起;
[0017]所述左竖直侧面和右竖直侧面的内侧边缘均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凸条;
[0018]所述第二模板构件的第二模板板面由正面为平直面

背面为半圆形凹槽的第一板面及自该第一板面的左侧向外延伸的台阶板面,该台阶板面的正面为平直面

且低于所述第二模板板面的正面;
[0019]所述半圆形凹槽右侧的上

下边缘处均设置有一第三条状凸起,所述台阶板面的外侧面自所述第一板面的左侧倾斜向外延伸形成一坡面,该坡面的外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半圆形凸条;所述第一板面的左侧顶部边缘处设置有第四条状凸起;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右侧壁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第三半圆形凸条

[0020]前述第一模板构件的第一盖板外表面的外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加厚区
,
该第一加厚区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凸起;
[0021]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模板板面的上端或下端通过螺栓连接

[0022]第二模板构件的第二盖板的外表面的外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加厚区
,
该第二加厚区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半圆形凸起;
[0023]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模板板面的上端或下端通过螺栓连接

[0024]前述连接卡具由拱形部及对称设置在该拱形部两侧的半圆形部构成,且该半圆形部的下端内侧面上设置有凹槽,用以在连接卡具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模板构件或一第一模板构件与相邻的一第二模板构件时,通过该凹槽卡套在所述相邻的第一半圆形凸条或第二半圆形凸条与相邻的第一半圆形凸条或第一半圆形凸条与相邻的第三半圆形凸条上

[0025]本技术的优点是:该模板可多次周转,混凝土完成面感官质量好,且在安装拆除时方便快捷,施工过程中能降低损耗,提升效率,压缩成本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一种可用于规则现浇构件的带肋高分子模板组装完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装配有第一盖板的第一模板构件的示意图

[0028]图3是第一模板构件的模板板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第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装配第二盖板的第二模板构件的示意图

[0031]图6是未装配第二盖板的第二模板构件的示意图

[0032]图7是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是连接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实现能达到模板周转次数多,混凝土完成面感官质量好,且在安装拆除时方便快捷,施工过程中能降低损耗,提升效率,压缩成本的目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规则现浇构件的带肋高分子模板,如图1所示,该带肋高分子模板主要包括第一模板构件
1、
第二模板构件2和连接卡具3,该带肋高分子模板具体是由相邻的两个第一模板构件和置于外侧的一第二模板构件顺次相连构成四周封闭

两端开放的模板空间的前面或后面,而由
一个第一模板构件和一个第二模板构件构成模板空间的左侧面或右侧面,再将左侧面的第一模板构件与前面的第二模板构件通过连接卡具连接,左侧面的第二模板构件与后面的第一模板构件通过连接卡具连接,右侧面则采用类似的方式进行连接,完成一个层面的组装,而纵向延伸时,则通过连接卡具连接层叠放置的上下两个模板空间的相对的第一盖板

相对的第二盖板即可,依次继续层叠连接直至设定的高度即可,图1中所示为两层

[0035]其中,第一模板构件1包括图3所示的模板板面

图4所示的模板的上下盖板即第一盖板4,结合图2清晰可见,模板板面的左

右两侧的侧面
101、102
的上下边缘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用于规则现浇构件的带肋高分子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模板构件
(1)、
多个第二模板构件
(2)
和多个连接卡具
(3)
;所述多个第一模板构件
(1)
和多个第二模板构件
(2)
相邻顺次环绕成一四周封闭

两端开放的模板空间,相邻的第一模板构件
(1)
和第二模板构件
(2)
之间通过多个沿纵向布置的所述连接卡具
(3)
连接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规则现浇构件的带肋高分子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空间是具有四个侧面的长方体空间,包括相对的前面和后面,相对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前面或后面均是由一第一模板构件
(1)、
分别置于该一第一模板构件
(1)
两侧的另一第一模板构件
(1)
和一第二模板构件
(2)
通过所述连接卡具
(3)
顺次连接而成;所述左侧面或右侧面均是由一第一模板构件
(1)
及一另一第二模板构件
(2)
通过所述连接卡具
(3)
连接而成;所述前面或后面的另一第一模板构件
(1)
通过所述连接卡具
(3)
与所述左侧面或右侧面的一另一第二模板构件
(2)
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用于规则现浇构件的带肋高分子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构件
(1)
的第一模板板面的正面为平直面
(100)
,第一模板板面的背面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背离所述平直面
(100)
的左竖直侧面
(101)
和右竖直侧面
(102)、
及设置在该左竖直侧面
(101)
和右竖直侧面
(102)
之间的肋
(103)
;位于所述肋
(103)
与所述左竖直侧面
(101)
或右竖直侧面
(102)
之间的背面为弧形凹槽
(104)
;所述左竖直侧面
(101)
的外侧上

下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一条状凸起
(105)
;所述右竖直侧面
(102)
的外侧上

下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二条状凸起
(106)
;所述左竖直侧面
(101)
和右竖直侧面
(102)
的内侧边缘均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凸条
(107)
;所述第二模板构件
(2)
的第二模板板面由正面为平直面

背面为半圆形凹槽
(201)
的第一板面
(202)
及自该第一板面
(202)
的左侧向外延伸的台阶板面
(203)
,该台阶板面
(203)
的正面为平直面

且低于所述第二模板板面的正面;所述半圆形凹槽
(201)
右侧的上

下边缘处均设置有一第三条状凸起
(204)
,所述台阶板面
(203)
的外侧面自所述第一板面
(202)
的左侧倾斜向外延伸形成一坡面
(205)
,该坡面
(205)
的外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半圆形凸条
(206)
;所述第一板面
(202)
的左侧顶部边缘处设置有第四条状凸起
(207)
;所述半圆形凹槽
(201)
的右侧壁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第三半圆形凸条
(208)。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一驹赵潮范金鑫许恪涛向凌宇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