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077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7
一种蓄水池结构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侧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水池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蓄水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蓄水池是一种储水设施,日程生活中可以用作雨水的收集,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留池内,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池中将雨水慢慢地排出,能起到规避雨水洪峰的作用,提高雨水利用率,能对排水区域间的排水调度起到积极作用;蓄水池的种类包括有专用的人工构筑物如地上蓄水池

地下混凝土池,也包括天然场所或已有设施如河道

池塘

人工湖等,蓄水池一般占地较大,传统的蓄水池常指人工构筑物蓄水池,人工构筑物蓄水池类型分为地下封闭式

地上敞开式

地上封闭式等

[0003]例如申请号为“CN201922441204.X”的中国技术为公布了一种装配式蓄水池,包括装配式池体和设置在池体顶部的顶棚,池体的顶部间隔固定若干支撑柱,通过支撑柱将池体与顶棚固定连接,池体与顶棚之间设置防虫散热装置;池体的内板设置内衬,内衬包括池体内板起依次设置的防水平整层

防渗层和耐腐蚀层,防水平整层是涂覆在蓄水池内壁的防水胶,使蓄水池粗糙的池内壁平整;耐腐蚀层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板或食品级玻璃钢制成

本技术有效提高了蓄水池的耐腐蚀性和防渗水性能,防止害虫进入池内,同时提高了蓄水池通风散热的性能,增强了蓄水池的实用性

[0004]然而,上述装配式蓄水池虽然考虑到了蓄水池的整体防水效果,对蓄水池拼接处也加装了密封胶,但是密封胶与蓄水池的接触面依旧存在一定的缝隙,造成侧壁与底部的拼接处不严,产生渗水的状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蓄水池结构

[0006]本技术解决其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0007]一种蓄水池结构,包括侧板

底板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侧板和底板,且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围绕形成蓄水池结构;
[0008]所述侧板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
[0009]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区块本体以及设置在连接区块本体两侧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固定槽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侧板和所述第一连接块以及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连接块的接触面设有抗疏力稳定层

[0010]优选的,所述侧板包括第一卡接板以及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和所述第二卡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侧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卡接板和所述第二卡接板能够相互卡合,且所述第一卡接板和所述第二卡接板的接触面设有抗疏力稳定层

[0011]优选的,所述底板包括若干个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四周设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能够相互卡合,且所述衔接块的接触面上设有所述抗疏力稳定层

[0012]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二连接块能够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

[0013]优选的,所述卡接槽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处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能够盖合在所述卡接槽内

[0014]优选的,所述抗疏力稳定层与所述侧板和底板的厚度比为
1:3。
[0015]优选的,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包括面层

抗疏力土壤稳定层以及基层,所述面层

抗疏力土壤稳定层和基层依次设置,所述基层与土壤相接触

[0016]优选的,所述蓄水池结构包括除杂组件,所述除杂组件设置在所述蓄水池的进水口

[0017]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蓄水池结构通过连接件将侧板和底板进行连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为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渗水,所述连接件的两端设置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将第一连接板与固定槽连接,两者的接触面上设置抗疏力稳定层进行固定和密封;同时第二连接板与底板连接,两者的接触面上也设置抗疏力稳定层行固定和密封,确保在使用过程中连接处不会发生渗水,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侧板和底板的连接处连接不良,从而造成渗水的状况出现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蓄水池结构的装置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蓄水池结构中连接件的放大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蓄水池结构中底板的正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蓄水池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中:侧板
10、
固定槽
101、
第一卡接板
102、
第二卡接板
103、
面层
104、
抗疏力土壤稳定层
105、
基层
106、
底板
20、
衔接块
201、
卡接槽
202、
限位板
203、
连接件
30、
连接区块本体
301、
第一连接板
302、
第二连接板
303、
抗疏力稳定层
40、
除杂组件
50。
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请参看图1,一种蓄水池结构,包括所述侧板
10、
所述底板
20
以及所述连接件
30
,所述连接件
30
用于连接所述侧板
10
和所述底板
20
,且所述侧板
10
和所述底板
20
围绕形成蓄水池结构;
[0025]所述侧板
10
的底部开设有所述固定槽
101

[0026]所述连接件
30
包括所述连接区块本体
301
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区块本体
301
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块
302
和所述第二连接块
303
,所述第一连接块
302
与所述固定槽
101
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
303
与所述底板
20
连接,所述侧板
10
和所述第一连接块
302
以及所述底板
20
和所述第二连接块
303
的接触面设有所述抗疏力稳定层
40。
[0027]所述蓄水池在水压的作用下,所述侧板
10
和所述底板
20
的连接处发生渗水的可能性更大,由此设置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蓄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

底板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侧板和底板,且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围绕形成蓄水池结构;所述侧板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区块本体以及设置在连接区块本体两侧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固定槽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侧板和所述第一连接块以及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连接块的接触面设有抗疏力稳定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第一卡接板以及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和所述第二卡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侧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卡接板和所述第二卡接板能够相互卡合,且所述第一卡接板和所述第二卡接板的接触面设有抗疏力稳定层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若干个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四周设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能够相互卡合,且所述衔接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启培顾耀民王存福罗陶露马文波李鹏贾冬谢瑞谢玉静张少娟王刚武志琴范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启培抗疏力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