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0688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第一杯体、盖合在第一杯体上方的杯盖、设置在杯盖上方的主机,第一粉碎刀与主机内的电机传动连接,杯盖的中部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沉腔,主机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沉腔中,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沉腔的外表面的第二杯体以及设于第二杯体内的第二粉碎刀,第二杯体单向开口,第二杯体与第一沉腔的外表面通过限位部实现轴向限位配合,第二杯体容置于第一杯体内,第一杯体、第二杯体、第二粉碎刀与第一沉腔四者同轴设置。本方案能达到良好的小容量粉碎功能下的安全性,尤其是拿走主机顺便带偏杯盖使得辅食刀裸露转动时的安全风险大大降低,还能确保食材粉碎的均匀性。食材粉碎的均匀性。食材粉碎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加工机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家用绞肉机通常能够实现绞肉和碎菜功能,深受用户喜爱,但是,通常绞肉机所用的绞肉碗适合量大的肉类菜类绞碎使用,当利用传统绞肉碗制备小容量辅食的情况下,会造成粉碎刀对食材的粉碎效果不好,以及存在绞肉碗清洗麻烦的问题。
[0003]现有一种绞肉杯及多功能绞肉机,包括:机壳、盖体、绞肉碗、驱动装置、刀架以及杯体,驱动装置设于机壳内,机壳下端插设于盖体上的凹槽内,盖体设于绞肉碗顶部,杯体上下端呈敞口结构,内部连接有隔板,隔板的顶面与杯体上端以及底面与杯体下端分别形成有绞肉腔,杯体放置于绞肉碗内,杯体顶部与盖体接触。该专利杯体尺寸小于绞肉碗尺寸,便于量少的肉制品的绞碎使用,当量大的肉制品的绞碎时,取出绞肉杯体,通过绞肉碗进行绞碎,实现多功能的绞碎使用需求,粉碎效果好,实用性广,操作方便。绞肉杯体的两个绞肉腔可以替换使用,还能避免串味问题。
[0004]但是,现有的上述绞肉机存在以下问题:
[0005]1.杯体顶部与盖体接触而没有可靠限位,当制作完食材后,主机瞬间拿走时,存在带走杯盖让辅食刀外露的情况,而主机瞬间拿走时辅食刀由于惯性可能仍在转动,存在安全问题。
[0006]2.由于绞肉杯体是一个双向杯且放置于绞肉碗的内底面上,而其杯体上端只是和盖体底部的环形凸缘接触或者保持较小间隙,这样会导致在制作辅食过程中由于食材的搅动和主机的联动产生的震动会引起绞肉杯体相对绞肉碗移动并产生异响,甚至辅食刀相对主机的输出轴孔偏移,出现卡刀的现象;另外,绞肉碗的运动导致粉碎刀对食材出现粉碎不均匀的现象。
[0007]3.由于两个绞肉腔无法分离,杯体自身限定出两个绞肉腔,在保证每个绞肉腔的容积的情况下,杯体的整体尺寸较大,而且,在利用其中一个绞肉腔进行小容量食材制备后,需要利用另一个绞肉腔制备食材之前,还需要对杯体进行清洗,否则会造成绞肉腔里的残留物污染绞肉碗,造成清洗不便,而且,每个绞肉腔使用后需要对整个杯体进行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可能对未使用的绞肉腔造成污染,需要进一步处理,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机,用以在实现食品加工机的多功能、避免食材串味的前提下,解决小容量粉碎功能下的安全以及粉碎不均匀的问题,尤其是拿走主机顺便带偏杯盖使得辅食刀裸露转动时的安全风险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第一杯体、盖合在所述第一杯体上方的杯盖、设置在所述杯盖上方的主机,所述第一杯体内设有第一粉碎刀,所述主机内设有电机,所述第一粉碎刀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杯盖的中部设有开口朝上的第
一沉腔,所述主机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沉腔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沉腔的外表面的第二杯体以及设于第二杯体内的第二粉碎刀,所述第二杯体单向开口,所述第二杯体与所述第一沉腔的外表面通过限位部实现轴向限位配合,所述第二杯体容置于所述第一杯体内,所述第一杯体、第二杯体、第二粉碎刀与所述第一沉腔四者同轴设置。
[0010]本技术提供的食品加工机,杯盖的中部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沉腔,主机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沉腔中以实现降低主机的重心,提升食品加工机在加工食材过程中的工作稳定性。本食品加工机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沉腔的外表面的第二杯体,一方面第二杯体直接与第一沉腔实现安装,无需在杯盖上设置额外的安装位,结构简单;另一方面,通过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实现了肉类和蔬菜、辅食等可分开打,防止单杯串味的问题。第二杯体单向开口,方便叠套多个杯体,实现多功能。
[0011]第二杯体与所述第一沉腔的外表面通过限位部实现轴向限位配合,这样在制作完食材或用户误操作临时拿走主机时,即便主机对杯盖的带偏的倾向,但是由于第二杯体和食材自身的重力对杯盖向下的压力,使得杯盖可靠盖合与第一杯体上。这样,即便主机拿走后,第二粉碎刀仍然在转动,由于杯盖和第二杯体牢牢扣合,也不会对用户造成割伤风险,安全性大大提升。另外,第二杯体容置于所述第一杯体内,实现了良好的收纳效果。所述第一杯体、第二杯体、第二粉碎刀与所述第一沉腔四者同轴设置,使得四者的重心始终处于同一轴线时,杯盖更不易被主机带偏,进一步保证杯盖与第一杯体配合的稳定性,提升辅食均匀性。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沉腔的外表面包括自其外底面向下延伸的第二围壁,所述第二围壁的内侧形成开口朝向第一杯体底面的第二沉腔,所述第二杯体与所述第二围壁轴向限位配合。
[0013]本申请中,通过设置自第一沉腔的外底面向下延伸的第二围壁,以进一步降低杯盖的重心,提升杯盖与第一杯体配合的稳定性。同时,通过第二杯体与所述第二围壁轴向限位配合,实现了第二围壁对第二杯体的轴向和径向双向限位,保证第二杯体与杯盖的配合稳定性,提升制作辅食时的稳定性和辅食均匀性。
[0014]优选的,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第二围壁内侧面的旋合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杯体的外侧面的旋合筋,所述旋合筋可旋入于旋合槽内以使所述第二杯体安装于第二围壁。
[0015]通过旋合槽与旋合筋配合可以实现第二杯体与杯盖的配合稳定性,同时,旋合结构简单且方便安装。旋合槽设于第二围壁内侧,有利于第二杯体内的食材即便有少量飞溅也可以通过第二围壁进行侧向遮挡,避免食材飞溅至第一杯体内。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沉腔的深度为H1,所述第二沉腔的深度为H2,其中,H1≥4H2。
[0017]通过设置第一沉腔的深度与第二沉腔的深度的关系为H1≥4H2,一方面第一沉腔高度足够容纳主机,尽可能对主机限位,以保证主机的稳定工作,而且,使第二沉腔的腔壁对第一沉腔的强度起到有效加强作用,增加杯盖整体的强度,以承载主机且保证主机的稳定运行。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沉腔的外表面包括外侧壁,所述第二杯体通过限位部套接于外侧壁的外侧,所述第二杯体与所述外侧壁部分遮挡所述主机。
[0019]本技术中产生的噪音,包括第一杯体或第二杯体内产生的粉碎噪音以及电机运作产生的工作噪音。本方案下,通过将第二杯体通过限位部套接于外侧壁的外侧,所述第
二杯体与所述主机部分遮挡所述主机,使得主机底部产生的噪音横向向外传播的部分,会经过外侧壁、第二杯体,再经过U型降噪腔传递到外界,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主机的工作噪音,改善用户体验。
[0020]优选的,所述限位部包括沿所述外侧壁径向向外凸设的旋合筋以及设于第二杯体的内侧壁的旋合槽;
[0021]或者,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外侧壁上的外螺纹以及设于第二杯体内侧的内螺纹。
[0022]本方案中将限位部包括沿所述外侧壁径向向外凸设的旋合筋以及设于第二杯体的内侧壁的旋合槽,通过旋合筋和旋合槽旋合的方式,能在实现对主机降噪的基础上,方便第二杯体的安装。可以理解的,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旋合的方式也能实现上述效果。
[0023]优选的,所述第一杯体的内底面设有与第一粉碎刀配合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第一杯体、盖合在所述第一杯体上方的杯盖、设置在所述杯盖上方的主机,所述第一杯体内设有第一粉碎刀,所述主机内设有电机,所述第一粉碎刀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杯盖的中部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沉腔,所述主机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沉腔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沉腔的外表面的第二杯体以及设于第二杯体内的第二粉碎刀,所述第二杯体单向开口,所述第二杯体与所述第一沉腔的外表面通过限位部实现轴向限位配合,所述第二杯体容置于所述第一杯体内,所述第一杯体、第二杯体、第二粉碎刀与所述第一沉腔四者同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腔的外表面包括自其外底面向下延伸的第二围壁,所述第二围壁的内侧形成开口朝向第一杯体底面的第二沉腔,所述第二杯体与所述第二围壁轴向限位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第二围壁内侧面的旋合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杯体的外侧面的旋合筋,所述旋合筋可旋入于旋合槽内以使所述第二杯体安装于第二围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腔的深度为H1,所述第二沉腔的深度为H2,其中,H1≥4H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腔的外表面包括外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吴涛任听听金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