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循环水二次过滤的生物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062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循环水二次过滤的生物池,其包括:过滤池、粗过滤组件、细过滤组件、杀菌组件、增氧组件和出水管,所述过滤池的内部设置有粗过滤组件、细过滤组件、杀菌组件和增氧组件,所述细过滤组件位于粗过滤组件的后侧,所述杀菌组件位于细过滤组件的右侧,所述增氧组件位于杀菌组件的前侧,所述粗过滤组件位于增氧组件的左侧,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在过滤池的前侧壁上。通过设置粗过滤组件、细过滤组件、杀菌组件和增氧组件,便于将循环水进行二次过滤、杀菌消毒和增氧,同时过滤后的杂质方便进行清理,过滤装置的拆卸维护方便快捷。便快捷。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循环水二次过滤的生物池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循环水二次过滤的生物池。

技术介绍

[0002]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0003]将养殖池内带有污物的回水及污水回收过滤、净化、增氧、消毒后二次使用,以达到节水及保持饲养环境的目的,现有循环水二次过滤的生物池,过滤后的杂质清理繁琐,过滤装置的拆卸维护不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循环水二次过滤的生物池,便于将循环水进行二次过滤、杀菌消毒和增氧,同时过滤后的杂质方便进行清理,过滤装置的拆卸维护方便快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便于循环水二次过滤的生物池,包括:过滤池、粗过滤组件、细过滤组件、杀菌组件、增氧组件和出水管;
[0006]所述过滤池的内部设置有粗过滤组件、细过滤组件、杀菌组件和增氧组件,所述细过滤组件位于粗过滤组件的后侧,所述杀菌组件位于细过滤组件的右侧,所述增氧组件位于杀菌组件的前侧,所述粗过滤组件位于增氧组件的左侧,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在过滤池的前侧壁上;
[0007]所述粗过滤组件包括粗过滤槽、沉淀箱、第一提杆、过滤箱、垫块、挡板和第二提杆,所述粗过滤槽设置在过滤池的内部,所述沉淀箱设置在粗过滤槽的底部,所述第一提杆固定连接在沉淀箱的左右内壁上,所述粗过滤槽的左右内壁上设置有开槽,并且开槽位于第一提杆的前侧,所述过滤箱固定连接在开槽的内侧,所述垫块设置在过滤箱的内底部,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在垫块的顶部,所述第二提杆固定连接在挡板的顶部;
[0008]所述细过滤组件包括细过滤槽、第一水管、U型槽、过滤栅和把手,所述细过滤槽设置在过滤池的内部,所述第一水管固定连接在细过滤槽内前侧壁上,所述U型槽设置在细过滤槽内前后壁上,并且U型槽位于第一水管的右侧,所述过滤栅滑动连接在U型槽的内部,所述把手固定连接在过滤栅的顶部;
[0009]所述杀菌组件包括杀菌槽、支架、灯座、紫外线灯和第二水管,所述杀菌槽设置在过滤池的内部,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过滤池内顶部,所述灯座固定连接在支架的底部,所述紫外线灯固定连接在灯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水管固定连接在杀菌槽内左侧壁上,并且第二
水管位于紫外线灯的下方;
[0010]所述增氧组件包括增氧槽、第三水管、底座和氧气泵,所述增氧槽设置在过滤池的内部,所述第三水管固定连接在增氧槽内后壁上,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增氧槽的底部,所述氧气泵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
[0011]根据所述的一种便于循环水二次过滤的生物池,所述垫块为橡胶材质。
[0012]根据所述的一种便于循环水二次过滤的生物池,所述U型槽和过滤栅的数量均设置有六个。
[0013]根据所述的一种便于循环水二次过滤的生物池,所述过滤栅的材质为过滤海绵。
[0014]根据所述的一种便于循环水二次过滤的生物池,所述第一水管的高度高于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高度高于第三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高度低于第三水管。
[0015]根据所述的一种便于循环水二次过滤的生物池,所述紫外线灯和氧气泵均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粗过滤组件、细过滤组件、杀菌组件和增氧组件,便于将循环水进行二次过滤、杀菌消毒和增氧,同时过滤后的杂质方便进行清理,过滤装置的拆卸维护方便快捷。
[0018]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循环水二次过滤的生物池的正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循环水二次过滤的生物池的左侧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循环水二次过滤的生物池的后侧剖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循环水二次过滤的生物池的右侧剖视图。
[0024]图例说明:
[0025]1、过滤池;2、粗过滤组件;3、细过滤组件;4、杀菌组件;5、增氧组件;6、出水管;
[0026]201、粗过滤槽;202、沉淀箱;203、第一提杆;204、过滤箱;205、垫块;206、挡板;207、第二提杆;
[0027]301、细过滤槽;302、第一水管;303、U型槽;304、过滤栅;305、把手;
[0028]401、杀菌槽;402、支架;403、灯座;404、紫外线灯;405、第二水管;
[0029]501、增氧槽;502、第三水管;503、底座;504、氧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1]参照图1

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便于循环水二次过滤的生物池,其包括:
过滤池1、粗过滤组件2、细过滤组件3、杀菌组件4、增氧组件5和出水管6;
[0032]过滤池1的内部设置有粗过滤组件2、细过滤组件3、杀菌组件4和增氧组件5,细过滤组件3位于粗过滤组件2的后侧,杀菌组件4位于细过滤组件3的右侧,增氧组件5位于杀菌组件4的前侧,粗过滤组件2位于增氧组件5的左侧,出水管6固定连接在过滤池1的前侧壁上;
[0033]粗过滤组件2包括粗过滤槽201、沉淀箱202、第一提杆203、过滤箱204、垫块205、挡板206和第二提杆207,粗过滤槽201设置在过滤池1的内部,沉淀箱202设置在粗过滤槽201的底部,可以将水中的泥沙沉淀在沉淀箱202内,第一提杆203固定连接在沉淀箱202的左右内壁上,当沉淀箱202内的泥沙沉淀到一定时,可以通过第一提杆203将沉淀箱202从粗过滤槽201内提出来,进行处理,粗过滤槽201的左右内壁上设置有开槽,并且开槽位于第一提杆203的前侧,过滤箱204固定连接在开槽的内侧,垫块205设置在过滤箱204的内底部,挡板206固定连接在垫块205的顶部,第二提杆207固定连接在挡板206的顶部,在过滤箱204内过滤出来的粗杂质到一定量时,通过第二提杆207将挡板206从过滤箱204的内部提出来,进行处理,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循环水二次过滤的生物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池(1)、粗过滤组件(2)、细过滤组件(3)、杀菌组件(4)、增氧组件(5)和出水管(6);所述过滤池(1)的内部设置有粗过滤组件(2)、细过滤组件(3)、杀菌组件(4)和增氧组件(5),所述细过滤组件(3)位于粗过滤组件(2)的后侧,所述杀菌组件(4)位于细过滤组件(3)的右侧,所述增氧组件(5)位于杀菌组件(4)的前侧,所述粗过滤组件(2)位于增氧组件(5)的左侧,所述出水管(6)固定连接在过滤池(1)的前侧壁上;所述粗过滤组件(2)包括粗过滤槽(201)、沉淀箱(202)、第一提杆(203)、过滤箱(204)、垫块(205)、挡板(206)和第二提杆(207),所述粗过滤槽(201)设置在过滤池(1)的内部,所述沉淀箱(202)设置在粗过滤槽(201)的底部,所述第一提杆(203)固定连接在沉淀箱(202)的左右内壁上,所述粗过滤槽(201)的左右内壁上设置有开槽,并且开槽位于第一提杆(203)的前侧,所述过滤箱(204)固定连接在开槽的内侧,所述垫块(205)设置在过滤箱(204)的内底部,所述挡板(206)固定连接在垫块(205)的顶部,所述第二提杆(207)固定连接在挡板(206)的顶部;所述细过滤组件(3)包括细过滤槽(301)、第一水管(302)、U型槽(303)、过滤栅(304)和把手(305),所述细过滤槽(301)设置在过滤池(1)的内部,所述第一水管(302)固定连接在细过滤槽(301)内前侧壁上,所述U型槽(303)设置在细过滤槽(301)内前后壁上,并且U型槽(303)位于第一水管(302)的右侧,所述过滤栅(304)滑动连接在U型槽(303)的内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绍
申请(专利权)人:元阳县呼山众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