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0454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填料,其特点在于:有效活性成分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重量百分比为1~50∶80~1。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复配后,具有明显增效和持续防治效果,并扩大了杀虫谱,对蔬菜菜青虫、小菜蛾、水稻稻飞虱、二化螟、三化螟,棉花蚜虫有较高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涉及一种有效活性成分含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的杀虫 组合物用于防治蔬菜虫害的应用。
技术介绍
噻虫胺,英文通用名clothianidin,分子式为C6H8C1N502S,化学名称 (E)-l-(2-氯-1,3-噻唑-5-基甲基)-3-甲基-2-2-硝基胍。噻虫胺由拜耳公司和日本Takeda武田公司共同进行全球市场开发。该品种已在 日本用于水稻、果树、茶叶、草皮和观赏作物。噻虫胺(clothianidin)是武田公司继烯啶虫 胺(nitenpyram)之后,发现的又一个烟碱类杀虫剂,属第二代,与第一代的nitenpyram相 比,其分子结构的主要差别为一是用氯代噻唑基团取代了吡啶基团;二是用硝基亚胺取 代了硝基亚甲基部分。5位上的甲基提高了对刺吸害虫的活性.而2—氯一5—噻唑基杂 环则对咀嚼口器害虫产生更高的效果。噻虫胺为广谱、内吸性杀虫剂,主要用于水稻、蔬菜、 果树及其它作物,防治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害虫。丁硫克百威,英文通用名carbosulfan,分子式为C2(1H32N203S,化学名称为2,3_ 二 氢-2,2-二甲基苯并呋喃-7-基(二丁基氨基硫)甲基氨基甲酸酯。丁硫克百威为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在昆虫体内代谢为有毒的呋喃丹起杀虫作 用,其杀虫机制是干扰昆虫神经系统,抑制胆碱酯酶,使昆虫的肌肉及腺体持续兴奋,而导 致昆虫死亡。该药具内吸性,对昆虫具有触杀及胃毒作用,持效期长,杀虫谱广,可用于防治 果树、水稻、蔬菜上的多种害虫。含有单一活性组分的杀虫剂品种在农业害虫防治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连 续使用后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使用次数多将会加重环境污染。而不同组分进行复配,能有 效克服以上缺点。同时,利用两种活性组分混配所产生的增效作用,可以提高防效,减少有 效成分的用量,节约用药成本,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降低环境污染,是综合防治害虫的 重要手段。目前,噻虫胺和丁硫克百威的复配及应用尚无人报道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满足农药生产的需要,充分利用两种活性组分混配所产生的增效作用、提高防效、降低农用成本并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复配的含噻虫胺与丁硫克百 威的杀虫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含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包 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填料,有效活性成分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的重量百比为1 50 80 1。所述的含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的重量百分比 为1 30 60 5。所述的含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的重量百分比 为5 15 40 10。所述的含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杀虫组合物,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的重量百分比为 5 15 20 10。所述的含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杀虫组合物,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的最佳活性配比 为1 1 1 20,更优选的配比为1 1 1 10。所述的含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按本
公知的方法,加入常规 助剂,可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微囊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所述的含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蔬菜菜青虫、小菜蛾、 水稻稻飞虱、二化螟、三化螟,棉花蚜虫。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噻虫胺和丁硫克百威复配后,对靶标害虫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两者复配具有 明显增效和持效作用;(2)扩大了杀虫谱,对水稻稻飞虱、二化螟、三化螟,棉花蚜虫均有较高活性;(3)减少了农药的用药量,降低了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减轻了环境污染;(4)对人畜安全、环境相容性好、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 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室内 毒力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共毒系数(CTC),CTC < 80为拮抗作用, 80 ( CTC ( 120为相加作用,CTC > 120为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试验。应用实施例一供试昆虫棉花蚜虫。试验药剂均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噻虫胺原药、丁硫克百威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 的有效致死浓度范围,每个药剂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别设计五个梯度浓度处理,以不含原药 的空白处理做对照。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不同配比对棉花蚜虫的毒力测定4<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由表1可知,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以及复配产品对棉花蚜虫室内毒力测定实验发 现,噻虫胺的毒力高于丁硫克百威,当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配比为1 1、1 5、1 10、 1 15、1 20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所以说噻虫胺丁硫克百 威在1 1至1 20之间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尤其当噻虫胺丁硫克百威=1 10时, 共毒系数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应用实例二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试验噻虫胺10 %、丁硫克百威10 %、烷基苯磺酸钙盐2 %、烷基酚聚氧乙烯嘧2 %、十二 烷基硫酸钠2 %、湿润渗透剂F 2 %、白炭黑32 %、硅藻土 40 %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 20%噻虫胺 丁硫克百威可湿性粉剂。该配方按1800倍稀释喷雾,药后72小时防治水稻 稻飞虱效果为94. 03% 95. 62%。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和20%丁硫克百威乳油按照同 样方法,分别稀释6250倍和300倍使用,药后72小时防效分别为81. 64%和76. 25%。在 实验中,专利技术人未发现试验药剂对作物有不良影响,对益虫安全。应用实例三防治棉花蚜虫药效试验噻虫胺5%、丁硫克百威20%、聚羧酸盐4%、皂角粉4%、白炭黑35%、硅藻土 32%,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25%噻虫胺 丁硫克百威可湿性粉剂。该配方按1000倍 稀释喷雾,药后72小时防治棉花蚜虫效果为96. 74% 98. 27%。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 和20%丁硫克百威乳油按照同样方法,分别稀释6000倍和200倍使用,药后72小时防效分 别为81. 85%和79. 45%。在实验中,专利技术人未发现试验药剂对作物有不良影响,对益虫安 全。应用实例四防治甘蓝甜菜夜药效试验噻虫胺6%、丁硫克百威10%、木质素磺酸盐6%、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硫酸铵 2%、白炭黑34%、淀粉38%,混合制得16%噻虫胺 丁硫克百威水分散粒剂。该配比按1000 倍稀释喷雾,药后72小时防治效甘蓝甜菜夜蛾果为93. 04% 96. 72%,50%噻虫胺水分散 粒剂和20%丁硫克百威乳油按照同样方法,分别稀释6000倍和250倍使用,药后72小时防 效分别为78. 80%和76. 62%。在实验中,专利技术人未发现试验药剂对作物有不良影响,对益 虫安全。应用实例五防治甘蓝小菜蛾药效试验噻虫胺1 %、丁硫克百威20 %、木质素磺酸钠5 %、拉开粉5 %、尿素2%、白炭黑 29%、淀粉20%、高岭土 18%,混合制得21%噻虫胺 丁硫克百威水分散粒剂。该配比按 500倍稀释喷雾,药后72小时防治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填料,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噻虫胺与丁硫克百威的重量百分比为1~50∶8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