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媒体投影仪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032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投影仪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媒体投影仪用安装结构,包括投影仪本体,所述投影仪本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双向啮合输出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媒体投影仪用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投影仪
,具体为一种多媒体投影仪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多媒体投影仪,又称投影机,是一种可以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幕布上的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同计算机
、VCD、DVD、BD、
游戏机
、DV
等相连接播放相应的视频信号,多媒体投影仪广泛应用于家庭

办公室

学校和娱乐场所

[0003]而随着使用需求的增加以及使用要求的提升,多媒体投影仪的相关的技术结构还需同步的改进和优化,现公告号为
CN217684311U
的技术,其公开的一种多媒体教室投影仪安装调节结构在具体使用时,该多媒体教室投影仪安装调节结构,通过设置的安装结构,与支撑杆之间拆卸设置,安装后稳固性高,安装前占用空间少,便于运输,采用连接结构,设置齿轮

锁紧螺母

圆杆

方形块,可以同步调节转动连接杆,提高调节精准性,并且固定后齿轮之间具有相互锁紧的效果,保障使用稳定性,在连接杆上设有腰型孔,既可以提高适配性,又不影响连接杆的稳定性,结构简单,使用效果优异

[0004]从上述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可知,作为现有技术,公告号为
CN217684311U
的技术在多媒体投影仪安装结构原有的基础结构上提出了增大底部支撑面

往复安装拆卸的辅助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方案来优化多媒体投影仪使用时的稳定性,然现有技术显然没有考虑多媒体投影仪本体的安装情况,多数的多媒体投影仪是独立灵活使用,而设置安装结构的目的是为多媒体投影仪提供安装

支撑

高度调节等辅助功能,从现有技术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可知,其只改进了安装结构的支撑性能,较为片面,实用性上有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媒体投影仪用安装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媒体投影仪用安装结构,包括投影仪本体,所述投影仪本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双向啮合输出部件

复合底座组件,且双向啮合输出部件的两个输出结构均连接有夹持板件并以相互交错的方式与投影仪本体前后端的表面贴合夹持;
[0007]所述复合底座组件的顶部安装有丝杠调节组件,且丝杠调节组件的输出结构连接有过渡支撑架,所述过渡支撑架的顶部与双向啮合输出部件的底部安装

[0008]精选的,所述复合底座组件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套箱,且支撑套箱的内侧分别套装有伞齿轮箱

蓄电池,支撑套箱前端结构的表面固定有第一电磁吸盘,所述伞齿轮箱的输入端贯穿支撑套箱的前端结构并凸出至支撑套箱的外侧,且伞齿轮箱输入端的端头连接有第一限位盘,所述第一限位盘后端结构的表面与第一电磁吸盘的磁吸面贴合连接,所述支撑套箱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行走轮

[0009]精选的,所述丝杠调节组件的内部设置有梯形丝杠,且梯形丝杠的一端通过轴承
套装在支撑套箱顶部的内壁上并与伞齿轮箱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梯形丝杠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啮合螺母,所述啮合螺母的顶面与过渡支撑架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联动杆

[0010]精选的,所述双向啮合输出部件的内部设置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的两侧均啮合连接有直齿板,两个所述直齿板的一端作为双向啮合输出部件的两个输出结构交错设置并分别延伸至投影仪本体后端结构的外侧和前端结构的外侧,两个直齿板的顶面与投影仪本体的底面贴合连接

[0011]精选的,两个所述直齿板底部的内侧均开设有贯穿自身的导向槽,两个所述导向槽的内部均卡接有滑轨,且两个滑轨的底部共同固定有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的底部与过渡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且第二传动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套装在过渡支撑架顶部的内侧并凸出至过渡支撑架中部的内侧,所述第二传动轴一端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限位盘,且第二限位盘的顶面贴合连接有第二电磁吸盘,所述第二电磁吸盘壳体的顶部与过渡支撑架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2]精选的,两个所述夹持板件为整体板状结构并与各自对应的直齿板的一端一体化固定连接

[0013]精选的,两个所述夹持板件的内部均设置有
L
型槽
、L
型板,且两个
L
型槽分别开设两个直齿板一端的内部,所述
L
型板卡接在
L
型槽的内部,且
L
型板顶部的一端凸出至
L
型板顶部的外侧,所述
L
型板底部一端的端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两个所述
L
型板顶部的一端随同两个直齿板以相互交错的方式与投影仪本体前后端的表面贴合夹持

[0014]精选的,所述过渡支撑架中部的两侧均套设有缓冲组件,且缓冲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约束杆,且约束杆的两端与过渡支撑架对应侧边的前后端内壁固定,所述约束杆的表面卡接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套,两个所述阻尼套与过渡支撑架对应侧边的内壁贴合连接

[0015]精选的,所述辅助支架的两侧均安装有负压夹持部件,且两个负压夹持部件交错设置,两个所述负压夹持部件均由延伸杆

负压吸附盘组成,且负压吸附盘底部的为硬质杆状结构并螺纹连接在延伸杆一端的内侧,两个所述延伸杆的一端交错并分别与辅助支架一侧的前端结构表面

一侧的后端结构表面固定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
本技术以设置的复合底座组件

丝杠调节组件

过渡支撑架

双向啮合输出部件

整体板状结构的夹持板件组成一种多功能的安装结构,后续在投影仪本体的使用过程中,可为投影仪本体提供高度调节使用需求和稳定支撑的同时满足往复拆卸安装的便捷性,实用性强

[0018]2、
本技术以设置的复合底座组件

丝杠调节组件

过渡支撑架

双向啮合输出部件

负压夹持部件

缓冲组件,复合结构的夹持板件组成另一种多功能的安装结构,后续在投影仪本体的使用过程中,除了为投影仪本体提供高度调节使用需求

稳定支撑

满足往复拆卸安装的便捷性之外,可对投影仪本体进行双重的适用性夹持固定以及具备夹持让位调节的使用性能,充分优化整体装置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媒体投影仪用安装结构,包括投影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仪本体(1)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双向啮合输出部件(5)

复合底座组件(2),且双向啮合输出部件(5)的两个输出结构均连接有夹持板件(8)并以相互交错的方式与投影仪本体(1)前后端的表面贴合夹持;所述复合底座组件(2)的顶部安装有丝杠调节组件(3),且丝杠调节组件(3)的输出结构连接有过渡支撑架(4),所述过渡支撑架(4)的顶部与双向啮合输出部件(5)的底部安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媒体投影仪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底座组件(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套箱(
21
),且支撑套箱(
21
)的内侧分别套装有伞齿轮箱(
22


蓄电池(9),支撑套箱(
21
)前端结构的表面固定有第一电磁吸盘(
24
),所述伞齿轮箱(
22
)的输入端贯穿支撑套箱(
21
)的前端结构并凸出至支撑套箱(
21
)的外侧,且伞齿轮箱(
22
)输入端的端头连接有第一限位盘(
23
),所述第一限位盘(
23
)后端结构的表面与第一电磁吸盘(
24
)的磁吸面贴合连接,所述支撑套箱(
21
)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行走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媒体投影仪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调节组件(3)的内部设置有梯形丝杠(
31
),且梯形丝杠(
31
)的一端通过轴承套装在支撑套箱(
21
)顶部的内壁上并与伞齿轮箱(
22
)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梯形丝杠(
31
)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啮合螺母(
32
),所述啮合螺母(
32
)的顶面与过渡支撑架(4)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联动杆(
33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媒体投影仪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啮合输出部件(5)的内部设置有传动齿轮(
51
),且传动齿轮(
51
)的两侧均啮合连接有直齿板(
52
),两个所述直齿板(
52
)的一端作为双向啮合输出部件(5)的两个输出结构交错设置并分别延伸至投影仪本体(1)后端结构的外侧和前端结构的外侧,两个直齿板(
52
)的顶面与投影仪本体(1)的底面贴合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媒体投影仪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直齿板(
52
)底部的内侧均开设有贯穿自身的导向槽,两个所述导向槽的内部均卡接有滑轨(
56
),且两个滑轨(
56
)的底部共同固定有辅助支架(
57
),所述辅助支架(
57
)的底部与过渡支撑架(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
51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
53
),且第二传动轴(
5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