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和空调室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0153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4
一种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和空调室外机,方便作业人员进行组装作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包括底座和立柱,所述立柱具有彼此交叉地连接的第一侧面部和第二侧面部,且经由所述第一侧面部和所述第二侧面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角部,其中,所述角部具有在水平方向上扩展的第一外凸部,所述第一侧面部和所述第二侧面部的高度方向中途部从外侧与所述第一外凸部相对配合,所述第一侧面部和所述第二侧面部中的至少一方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外凸部配合,以限制所述立柱相对于所述底座沿所述至少一方运动。于所述底座沿所述至少一方运动。于所述底座沿所述至少一方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和空调室外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和包括该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的空调室外机。

技术介绍

[0002]以往,有一种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包括底座和立柱,其中,立柱具有彼此交叉地连接的第一侧面部和第二侧面部,且经由第一侧面部和第二侧面部固定于底座的角部。
[0003]在上述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的场合,当作业人员组装底座和立柱时,常常需要一边用手扶着立柱一边进行螺钉固定作业,否则,立柱容易相对于底座倾倒,因此,组装作业的效率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和包括该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的空调室外机,方便作业人员进行组装作业。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包括底座和立柱,所述立柱具有彼此交叉地连接的第一侧面部和第二侧面部,且经由所述第一侧面部和所述第二侧面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角部,其中,所述角部具有在水平方向上扩展的第一外凸部,所述第一侧面部和所述第二侧面部的高度方向中途部从外侧与所述第一外凸部相对配合,所述第一侧面部和所述第二侧面部中的至少一方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外凸部配合,以限制所述立柱相对于所述底座沿所述至少一方运动。
[0006]此处,所谓“外侧”,是指远离壳体组件主体的一侧,相当于空调室外机的外部侧。
[0007]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底座的角部具有在水平方向上扩展的第一外凸部,第一侧面部和第二侧面部的高度方向中途部从外侧与第一外凸部相对配合,第一侧面部和第二侧面部中的至少一方设有限位部,限位部与第一外凸部配合,以限制立柱相对于底座沿至少一方运动,因此,在组装时,通过限位部与第一外凸部配合而形成立柱与底座的预安装,作业人员即使不用手扶着立柱,立柱也不容易相对于底座倾倒,方便单人进行组装作业,提升了作业安全性;而且利用限位部与第一外凸部配合,结构简单,加工便利。
[0008]此外,在本技术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中,优选所述第一侧面部设有作为所述限位部的第一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外凸部配合而限制所述立柱相对于所述底座运动,所述第二侧面部设有作为所述限位部的第二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外凸部配合而限制所述立柱相对于所述底座运动。
[0009]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第一侧面部设有作为限位部的第一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与第一外凸部配合而限制立柱相对于底座运动,第二侧面部设有作为限位部的第二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与第一外凸部配合而限制立柱相对于底座运动,因此,在组装时,通过第一限位部与第一外凸部配合且第二限位部与第一外凸部配合,预安装稳定性好,能在不同方向上限制立柱相对于底座倾倒,更方便单人进行组装作业,进一步提升了
作业安全性。
[0010]此外,在本技术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中,优选所述第一侧面部具有第一平面部,该第一平面部经由比该第一平面部朝外侧突出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侧面部连接,且从外侧与所述角部抵接,所述第二侧面部具有第二平面部,该第二平面部经由比该第二平面部朝外侧突出的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侧面部连接,且从外侧与所述角部抵接,所述第一外凸部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嵌合的第一嵌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
[0011]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第一侧面部具有第一平面部,该第一平面部经由比该第一平面部朝外侧突出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二侧面部连接,且从外侧与底座的角部抵接,第二侧面部具有第二平面部,该第二平面部经由比该第二平面部朝外侧突出的第二限位部与第一侧面部连接,且从外侧与底座的角部抵接,第一外凸部具有:与第一限位部嵌合的第一嵌合部;以及与第二限位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因此,在组装时,通过第一平面部与底座的角部抵接且第二平面部与底座的角部抵接,方便进行立柱相对于底座的定位;并且,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朝外侧突出,因此,既方便第一限位部与第一嵌合部的嵌合以及第二限位部与第二嵌合部的嵌合,又能减少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对壳体组件内侧的部件(例如热交换器等)造成的干涉;而且,从立柱的横截面来看,立柱整体呈多段式结构,强度高。
[0012]此外,在本技术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中,优选若设所述第一嵌合部在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平面部的突出方向上的尺寸为L1,设所述第二嵌合部在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平面部的突出方向上的尺寸为L2,则L1≥4mm,L2≥4mm。
[0013]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若设第一嵌合部在第一限位部相对于第一平面部的突出方向上的尺寸为L1,设第二嵌合部在第二限位部相对于第二平面部的突出方向上的尺寸为L2,则L1≥4mm,L2≥4mm,因此,能增强第一限位部与第一外凸部的结合强度以及第二限位部与第一外凸部的结合强度,防止彼此脱开,从而确保了预安装的效果,提升作业安全性。
[0014]此外,在本技术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中,优选所述第一限位部比所述第一嵌合部朝外侧突出0.8~1.5mm,所述第二限位部比所述第二嵌合部朝外侧突出0.8~1.5mm。
[0015]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第一限位部比第一嵌合部朝外侧突出0.8~1.5mm,第二限位部比第二嵌合部朝外侧突出0.8~1.5mm,因此,方便第一限位部与第一嵌合部的相互嵌合以及第二限位部与第二嵌合部的相互嵌合,能快速实现预安装;也能确保第一限位部与第一嵌合部的结合强度以及第二限位部与第二嵌合部的结合强度,防止彼此脱开,从而确保了预安装的效果,提升作业安全性。
[0016]此外,在本技术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中,优选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经由倒角部连接在一起。
[0017]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经由倒角部连接在一起,因此,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倒角部整体呈多段面结构,提升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与第一外凸部的配合度,进一步防止立柱相对于底座倾倒;并且,与直角结构相比,多段面结构不仅有利于提升立柱的整体强度,还能防止人员撞到角部时受伤。
[0018]此外,在本技术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中,优选所述第一嵌合部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嵌合且靠近所述第一平面部的呈直角的角部,所述第二嵌合部具有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嵌合且靠近所述第二平面部的呈钝角的角部。
[0019]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第一嵌合部具有与第一限位部嵌合且靠近第一平面部的呈直角的角部,第二嵌合部具有与第二限位部嵌合且靠近第二平面部的呈钝角的角部,因此,能从多个角度防止立柱相对于底座倾倒,还方便立柱和底座角部的嵌套配合,组立方便。
[0020]此外,在本技术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中,优选所述角部设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凸部立起的第一挡片,所述第二侧面部从外侧与所述第一挡片抵接。
[0021]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底座的角部设有相对于第一外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包括底座和立柱,所述立柱具有彼此交叉地连接的第一侧面部和第二侧面部,且经由所述第一侧面部和所述第二侧面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角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部具有在水平方向上扩展的第一外凸部,所述第一侧面部和所述第二侧面部的高度方向中途部从外侧与所述第一外凸部相对配合,所述第一侧面部和所述第二侧面部中的至少一方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外凸部配合,以限制所述立柱相对于所述底座沿所述至少一方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部设有作为所述限位部的第一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外凸部配合而限制所述立柱相对于所述底座运动,所述第二侧面部设有作为所述限位部的第二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外凸部配合而限制所述立柱相对于所述底座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部具有第一平面部,该第一平面部经由比该第一平面部朝外侧突出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侧面部连接,且从外侧与所述角部抵接,所述第二侧面部具有第二平面部,该第二平面部经由比该第二平面部朝外侧突出的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侧面部连接,且从外侧与所述角部抵接,所述第一外凸部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嵌合的第一嵌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若设所述第一嵌合部在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平面部的突出方向上的尺寸为L1,设所述第二嵌合部在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平面部的突出方向上的尺寸为L2,则L1≥4mm,L2≥4m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比所述第一嵌合部朝外侧突出0.8~1.5mm,所述第二限位部比所述第二嵌合部朝外侧突出0.8~1.5mm。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经由倒角部连接在一起。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合部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嵌合且靠近所述第一平面部的呈直角的角部,所述第二嵌合部具有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嵌合且靠近所述第二平面部的呈钝角的角部。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圣楠曹东冬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