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钢结构的预埋件及其装配式保温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724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附着钢结构的预埋件及其装配式保温墙体,其中预埋件包括埋板部和多根锚筋,埋板部为H型结构,埋板部的一侧埋板位于装配式保温墙体的外页层,埋板部的中间埋板位于装配式保温墙体的保温层及外页层,埋板部的另一侧埋板位于装配式保温墙体的内页层;锚筋,多根锚筋阵列式分布在埋板部的另一侧,锚筋位于装配式保温墙体的内页层,埋板部将载荷传递给锚筋,进而传递到内叶板中,整个装配式保温墙体与预埋件一体成型,预埋精度高,操作方便,施工质量可靠。施工质量可靠。施工质量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附着钢结构的预埋件及其装配式保温墙体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附着钢结构的预埋件及其装配式保温墙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建筑节能标准的提高,装配式夹心保温墙体将外保温系统通过在工厂制作直接加工至混凝土结构墙体内,加工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施工,较传统施工工艺增强了节能保温效果,保证了外保温墙体的使用寿命。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夹心保温外墙外叶板为保温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参与受力,对于外墙附着钢结构(例如钢结构平台、空调护栏等)施工,需在外叶板和保温层上预留洞口,用锚栓将外墙附着钢结构和内叶板连接以后再将洞口修补。此种施工极易导致外墙预留洞口修补不密实,观感差,渗漏路径多,冷桥增加等问题,大大降低了装配式夹心保温外墙的节能保温效果和使用寿命。
[0003]中国专利CN201910085417.5公开了装配式墙体,其虽然提高了施工效率及装配式墙体的牢固度,但是对于外设的钢结构连接时,需要开设洞口破坏原有的保温系统,导致后续的施工质量及施工效果较差。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附着钢结构的预埋件及其装配式保温墙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附着钢结构的预埋件及其装配式保温墙体,操作简单、切实可行的可以用来附着外墙钢结构的连接。其重量轻、体积小,方便安装,可以根据外墙结构、线条灵活变换预埋位置,在工厂一次性预埋,预埋精度高,和装配式夹心保温墙体一体成型,避免了后期洞口修补、外墙渗漏以及修补观感差等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附着钢结构的预埋件,其包括:
[0007]埋板部,所述埋板部由多块预埋板配合形成H型结构,所述埋板部对应一侧的埋板与墙外的附着钢结构连接,所述埋板部对应另一侧的埋板上开设有多个锚筋连接孔,所述埋板部的一侧埋板位于装配式保温墙体的外页层,所述埋板部的中间埋板位于装配式保温墙体的保温层及外页层,所述埋板部的另一侧埋板位于装配式保温墙体的内页层;
[0008]锚筋,所述锚筋有多根,多根锚筋阵列式分布在所述埋板部的另一侧,所述锚筋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锚筋连接孔内,所述锚筋的另一端设有增加锚接强度的折弯头,所述锚筋位于装配式保温墙体的内页层。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埋板部由多个埋板构成的H型结构,锚筋与H型埋板部配合形成预埋件,具体的,锚筋可以牢固地插入并固定于钢筋混凝土内页层墙板中,锚筋预埋在内页层墙板中承担受力载荷,H型钢部分位于夹心保温层和外页层墙板,通过锚筋在内
叶层板中的可靠固定以及锚筋和H型钢的作用力传递,将外墙附着钢结构构件牢固的固定于外墙外页层板上,整个预埋件结构简单,安装可靠,将附着钢结构的载荷通过锚筋传递至内页层板中,由内页层混凝土墙板承担主要受力。
[0010]优选的,所述锚筋采用压力埋弧焊接方式连接在所述锚筋连接孔内。
[0011]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装配式保温墙体,其包括预埋件、内叶板、保温板、外叶板,所述保温板固定位于所述内叶板与外叶板之间,所述埋板部的中间埋板及两侧埋板均竖直布置;所述内叶板的内表面与所述锚筋的另一端之间具有预埋深度,所述外叶板的外表面与所述埋板部的一侧埋板外侧面平齐。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配式保温墙体中预设了预埋件,利用预埋件可以实现附着钢结构与内叶板的过渡式连接,避免外叶板过载受力,埋板部的中间埋板和两侧埋板均竖直布置,可以增加埋板部的受力能力,利用埋板部直接将附着钢结构的载荷传递到锚筋中并转移至内叶板中,受力效果好,预埋件与装配式保温墙体预制成型,减少后期的开洞及冷桥问题,避免了后期洞口修补、外墙渗漏以及修补观感差等问题,整体性强。
[0013]优选的,所述预埋件、内叶板、保温板、外叶板一体浇筑成型。
[0014]优选的,所述内叶板与外叶板均为混凝土板,所述内叶板的厚度尺寸大于保温板的厚度尺寸,所述保温板的厚度尺寸大于所述外叶板的厚度尺寸。
[0015]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装配式保温墙体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6]步骤一:首先根据外墙附着钢结构的称重及与外墙的连接点计算锚筋的直径、埋板的尺寸以及预埋件的数量绘制预埋件定位平面图、立面图;
[0017]步骤二:根据步骤一的计算结果将多根锚筋与H型埋板部通过压力埋弧焊接方式成型,埋板的外表面涂刷防锈漆层;
[0018]步骤三:预埋件与装配式保温墙体的连接,在内叶板钢筋绑扎完成后,混凝土浇筑之前,将预埋件按照定位放入预定位置;
[0019]步骤四:浇筑内叶板混凝土,以及后续保温层和外叶板施工;
[0020]步骤五:施工现场按照竖向构件布置图安装成型的装配式保温外墙;
[0021]步骤六:将装配式保温外墙上的附着钢结构与预埋件的外侧埋板进行焊接固定。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预埋件可以根据使用位置适应性预埋到装配式保温墙体内,预埋精度高,避免了保温层和外叶板预留洞口问题,避免了因外墙预留洞口修补不密实,观感差,渗漏路径增多,冷桥增加等一系列质量隐患。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一种装配式保温墙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预埋件安装大样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一种附着钢结构的预埋件的结构图;
[0026]图4为本技术预埋件与装配式保温墙体的位置关系图;
[0027]图5为本技术一种附着钢结构的预埋件的埋板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一种附着钢结构的预埋件的锚筋示意图。
[0029]1装配式保温墙体、11内叶板、12保温板、13外叶板、2预埋件、21埋板部、22锚筋、23折弯头、24锚筋连接孔、3附着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参阅本技术附图1至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附着钢结构的预埋件,其包括:
[0032]埋板部21,埋板部21由3块预埋钢板配合形成H型结构,埋板部21对应一侧的埋板与墙外的附着钢结构3连接,埋板部21对应另一侧的埋板上开设有多个锚筋连接孔24,埋板部21的一侧埋板位于装配式保温墙体1的外页层,埋板部21的中间埋板位于装配式保温墙体1的保温层及外页层,埋板部21的另一侧埋板位于装配式保温墙体的内页层;
[0033]埋板为150*150*10mm钢板;
[0034]锚筋22,锚筋22有四根,四根锚筋22阵列式分布在埋板部21的另一侧,锚筋22的一端固定在锚筋连接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着钢结构的预埋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埋板部,所述埋板部由多块预埋板配合形成H型结构,所述埋板部对应一侧的埋板与墙外的附着钢结构连接,所述埋板部对应另一侧的埋板上开设有多个锚筋连接孔,所述埋板部的一侧埋板位于装配式保温墙体的外页层,所述埋板部的中间埋板位于装配式保温墙体的保温层及外页层,所述埋板部的另一侧埋板位于装配式保温墙体的内页层;锚筋,所述锚筋有多根,多根锚筋阵列式分布在所述埋板部的另一侧,所述锚筋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锚筋连接孔内,所述锚筋的另一端设有增加锚接强度的折弯头,所述锚筋位于装配式保温墙体的内页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钢结构的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筋采用压力埋弧焊接方式连接在所述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森周鑫刘运胜杨超郑茂宇吴晓刚范晨王武林陈佳奇刘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