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管组及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969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3
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管组及换热装置,涉及换热技术领域。换热管组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换热管,以沿第二方向的多个换热管为一排,沿第一方向,换热管组包括至少两排换热管;换热管组具有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换热回路,每一换热回路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至少部分换热回路包括第三换热管,第三换热管连通于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之间;沿第二方向,在每一换热回路中,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错开布置且两者间存在高度差。通过第三换热管使冷媒流通路径延长,同时,沿第二方向,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之间具有高度差,能改变冷媒流速,促进冷媒在换热管内充分换热。促进冷媒在换热管内充分换热。促进冷媒在换热管内充分换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管组及换热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换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管组及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翅片管式蒸发器作为空调系统中最重要的四大部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行业。对于风管机空调而言,翅片式蒸发器系统间流路布置的合理性关系到换热器能否充分发挥换热效果。在相关技术中,受风机位置影响,换热管内的换热管组不同位置处的冷媒换热效率不均,对换热管的流路布置所达到的换热效率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换热管组及换热装置,以对换热管的流路布置进行进一步优化,以提高换热管组的换热效率。
[0004]一种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换热管,以沿第二方向的多个所述换热管为一排,沿第一方向,所述换热管组包括至少两排所述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组具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换热回路,每一所述换热回路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至少部分所述换热回路包括第三换热管,所述第三换热管连通于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在每一所述换热回路中,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错开布置且两者间存在高度差。
[0005]可以理解的是,换热管用于流通冷媒,多个换热管组成换热回路,通过设置多个换热回路以运输更多冷媒,提高换热效率。其中,第一换热管的设置便于冷媒的流入,第二换热管的设置便于冷媒的流出,第三换热管能够在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之间输送冷媒,使冷媒流通路径延长,利于促进冷媒充分换热。每一换热回路中,通过设置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之间存在高度差,能够改变冷媒流速,促进冷媒在换热管内充分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组中,以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或趋于两侧的区域分别限定为第一区域,两个所述第一区域之间的区域限定为第二区域;沿所述第二方向,至少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一所述换热回路中,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间隔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换热管的高度差,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换热管高于所述第一换热管。
[0007]可以理解的是,这样设置能够充分利用换热高效的第二区域,提高第二区域中,沿第二方向上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的高度差,以促进第二区域中冷媒的充分换热。设置第二换热管高于第一换热管,冷媒需克服重力从第二换热管中流出,流速减慢,以促进冷媒充分换热。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换热管的有效换热长度为L,每条所述换热回路的有效管程为I,每一所述换热回路中,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的所述第三换热管的数量为N,其满足关系式,L
×
(N+2)=I。
[0009]可以理解的是,在每个换热回路中,随着第三换热管的数量增加,相应的每个换热管的长度减少,以确保有效管程不变,使冷媒出口温度可控,以便后续循环。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管所在的一排所述换热管为首排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所在的一排所述换热管为末排换热管,所述首排换热管的管径为第一管径,所述末排换热管的管径为第二管径,所述第二管径大于所述第一管径。
[0011]可以理解的是,设置末排换热管管径大于首排换热管的管径,使得冷媒向冷媒出口流动的过程中,流速减慢,利于冷媒于换热管内充分换热。同时,保留首排换热管的管径较小,利于减少材料,降低成本。二者结合以促进冷媒适当提高换热效率,以使冷媒达到预设的出口温度。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径为所述第一管径的120%

200%;所述换热管组还包括中间排换热管,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中间排换热管位于所述首排换热管和所述末排换热管之间,所述中间排换热管的管径为所述第一管径或所述第二管径或在所述第一管径与所述第二管径之间。
[0013]可以理解的是,这样设置在确保管径为第二管径的换热管在促使流体充分换热的基础上,拥有合理的尺寸,便于冷媒流出速度不至于过慢,确保冷媒在空调系统中的循环的速度。同时,在第一管径和第二管径之间设置中间排换热管的管径,加工时较为简便,利于冷媒的输送。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至少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回路中的冷媒进口,均与其中一个所述换热回路中的冷媒出口连通。
[0015]可以理解的是,从两个冷媒进口中的流通的冷媒能够最终从同一个冷媒出口流出,能够减缓冷媒流速,促进冷媒充分换热。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组包括安装机壳,所述安装机壳沿第三方向的两端端面均构造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安装孔位,每个所述换热管沿第三方向的两侧分别穿设于同侧对应的所述安装孔位;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所述安装孔位限定为空余孔位,所述换热回路避开所述空余孔位布设。
[0017]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机壳能够通过安装孔位来实现对换热管的安装和支撑。第一区域中空余孔位的设置能够减少材料,降低成本,并充分利用第二区域来提高换热效率。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组中,以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或趋于两侧的区域分别限定为第一区域,两个所述第一区域之间的区域限定为第二区域,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换热管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换热管连通以形成所述换热回路。
[0019]可以理解的是,这样设置使得第一区域至少部分换热管位于第二区域,由于第二区域换热效率远大于第一区域的换热效率,故能够增强第一区域的换热效率。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组包括连接管;每一所述换热回路中,沿冷媒流向,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换热管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和/或,所述换热管组还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集液管,至少两个集液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连通;和/或,所述换热管组包括多个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布的翅片,每个所述换热管穿设于多个所述翅片。
[0021]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管的设置便于连通换热管;集液管的设置便于汇聚冷媒,利于冷媒的输送。翅片的设置利于增大散热面积,促进散热。
[002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包括风机和上述的换热管组;所述风机沿第一方向与所述换热管组间隔布置,且所述风机靠近换热管组中冷媒出口的一侧,所述风机的气流方向与所述换热管组的换热回路中冷媒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流动方向相反。
[0023]可以理解的是,风机产出的气流能够与换热管进行换热,同时,沿第一方向,气流流向与冷媒流向相反,逆流的设置使换热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100)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换热管(11),以沿第二方向的多个所述换热管(11)为一排,沿第一方向,所述换热管组(100)包括至少两排所述换热管(11);所述换热管组(100)具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换热回路(10),每一所述换热回路(10)包括第一换热管(111)和第二换热管(112),至少部分所述换热回路包括第三换热管(113),所述第三换热管(113)连通于所述第一换热管(111)和所述第二换热管(112)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在每一所述换热回路(10)中,所述第一换热管(111)与所述第二换热管(112)错开布置且两者间存在高度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100)中,以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或趋于两侧的区域分别限定为第一区域(1001),两个所述第一区域(1001)之间的区域限定为第二区域(1002);沿所述第二方向,至少位于所述第二区域(1002)的每一所述换热回路(10)中,所述第一换热管(111)和所述第二换热管(112)间隔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换热管(113)的高度差,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换热管(112)高于所述第一换热管(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换热管(11)的有效换热长度为L,每一所述换热回路(10)的有效管程为I,每一所述换热回路(10)中,所述第一换热管(111)和所述第二换热管(112)之间的所述第三换热管(113)的数量为N,其满足关系式,L
×
(N+2)=I。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111)所在的一排所述换热管(11)为首排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112)所在的一排所述换热管(11)为末排换热管,所述首排换热管的管径为第一管径,所述末排换热管的管径为第二管径,所述第二管径大于所述第一管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径为所述第一管径的120%

200%;所述换热管组(100)还包括中间排换热管,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中间排换热管位于所述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史俊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