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式诱捕鱼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686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蜂窝式诱捕鱼具,包括捕鱼笼,所述捕鱼笼呈半球形结构,其球面上设蜂窝式分布进鱼口,所述进鱼口的外轮廓成圆台状,其上缘口内径大于下缘口的内径,所述上缘口与所述捕鱼笼的外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捕鱼笼采用半球形结构,而捕鱼笼上网片上呈蜂窝式分布设置进鱼口,从而可以保证捕鱼笼上绝大部分区域都可以进鱼,从而可以提高捕鱼笼的捕鱼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式诱捕鱼具


[0001]本技术涉及诱捕鱼具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蜂窝式诱捕鱼具。

技术介绍

[0002]诱捕鱼具是捉鱼的一种工具,通常也叫捕鱼笼,渔笼,捕获海产品工具,就渔笼分类来看,长方形,圆形,固定式,长方形圆形折叠式,圆形弹簧式,其中申请号为“202020395139.1”所公开的“一种水产养殖用折叠捕鱼笼”,其已经解决了现有捕鱼笼体积较大,收纳、携带均不方便,由于鱼网的拉扯作用,取鱼时不方便的多种弊端,再经过进一步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420548180.2”所公开的“光辅助诱捕鱼笼”,其通过具体的技术结构设置,切实的解决了现有的灯光诱捕装置一旦总电源故障,整个鱼笼的发光装置都将失效;有些装置直接使用光诱捕取代鱼饵诱捕,在鱼笼内原放置鱼饵处放置单一光源的荧光球诱鱼,不但削弱了光诱捕与鱼饵诱捕二者结合的诱捕效果,而且荧光球,光线强度弱,可见范围小,同样无法达到较好的诱捕效果等技术弊端,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类似结构的诱捕鱼具还存在诸多缺陷,如:诱捕鱼具上设置的进鱼口数量较少,从而导致诱捕鱼具上很大一部区域无法进水,从而影响捕鱼效果,同时,因为鱼类需要不时的冒出河面进行呼吸,所以河底存在的鱼类数量是相对较少的,鱼类基本上都是处于河中或河面的位置处活动,而传统的诱捕鱼具通常都是直接沉入河底进行使用,会导致捕鱼效果较差。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蜂窝式诱捕鱼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窝式诱捕鱼具。
[0004]一种蜂窝式诱捕鱼具,包括捕鱼笼,所述捕鱼笼呈半球形结构,其球面上设蜂窝式分布进鱼口,所述进鱼口的外轮廓成圆台状,其上缘口内径大于下缘口的内径,上缘口与捕鱼笼的外壁连接。
[0005]所述捕鱼笼包括底板、半球骨架和网片,所述半球骨架焊接在底板的顶部,网片沿半球骨架覆盖安装,形成外轮廓为半球形结构,进鱼口的上缘口与网片表面连接。
[0006]本技术还包括支撑结构,与捕鱼笼的底板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外螺纹圆环和至少三根插入杆,外螺纹圆环与捕鱼笼的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至少三根插入杆等距固定在外螺纹圆环底部。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底板底部的焊接有内螺纹圈,且内螺纹圈的内壁直径与外螺纹圆环的外径相同,即内螺纹圈与外螺纹圆环螺纹连接,实现支撑结构与底板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插入杆包括螺纹杆和内螺纹管,螺纹杆的顶端与外螺纹圆环的底部焊接固定,且与内螺纹管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管的底端为尖端。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半球骨架由四根弧形杆焊接组成,且半球骨架的底端与底板顶部焊接固定。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底板的底部中央处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部通过螺纹结构拧入安装有密封盖。
[0011]作为一个可选方案,所述通孔与密封盖的截面呈T型。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密封盖的底部中央处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中央处焊接有拧块。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半球骨架的顶部焊接有把手,且把手的手持处套有防滑套。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5]1、本技术捕鱼笼采用半球形结构,而捕鱼笼上网片上呈蜂窝式分布设置进鱼口,从而可以保证捕鱼笼上绝大部分区域都可以进鱼,从而可以提高捕鱼笼的捕鱼效率。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在捕鱼笼下方的支撑结构,因此在放置捕鱼笼时,可以根据需要,在捕鱼笼下方提前安装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底端插入到河底泥土中固定,从而可以将捕鱼笼放置到河中或靠近水面的位置,避免其直接沉入河底,使捕鱼笼能够处于鱼类活动频繁区域,提高捕鱼笼的捕鱼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蜂窝式诱捕鱼具的正剖图;
[001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蜂窝式诱捕鱼具的正视图;
[0019]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蜂窝式诱捕鱼具的底板仰视图;
[0020]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蜂窝式诱捕鱼具中半圆骨架外观图。
[0021]图中标号说明:1、捕鱼笼;2、底板;201、通孔;202、密封盖;203、凹槽;204、拧块;205、内螺纹圈;3、半圆骨架;4、网片;5、进鱼口;6、把手;7、支撑结构;8、插入杆;801、螺纹杆;802、内螺纹管;803、尖端;9、外螺纹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蜂窝式诱捕鱼具,包括捕鱼笼1,捕鱼笼1呈半球形结构,捕鱼笼1包括底板2、半球骨架3和网片4。底板2的底部中央处设有通孔201,通孔201便于排鱼,且通孔201的内部通过螺纹结构拧入安装有密封盖202,密封盖202用于对通孔201进行密封,通孔201与密封盖202的截面呈T型。密封盖202的底部中央处设有凹槽203,且凹槽203的内部中央处焊接有拧块204,拧块204方便人员手持拧动密封盖202。
[0023]底板2的顶部焊接有半球骨架3,半球骨架3由四根弧形杆焊接组成,且半球骨架3的底端与底板2顶部周边焊接固定,半球骨架3配合底板2形成半球形骨架,半球骨架3的顶部焊接有把手6,把手6方便人员手提捕鱼笼1,且把手6的手持处套有防滑套,防滑套保证人员手持把手6的稳定性。
[0024]半球骨架3上设有网片4,网片4通过针线缝织固定,且网片4的表面呈蜂窝式分布进鱼口5,蜂窝式分布的进鱼口5可以保证捕鱼笼1上绝大部分区域都可以进鱼。进鱼口5外轮廓成圆台状,其上缘口内径大于下缘口的内径。上缘口与网片4连接。下缘口的边缘沿圆周设置向下缘口中心点延伸的倒须。
[0025]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捕鱼笼1时,人员可以在捕鱼笼1内部放入饵料,然后将捕鱼
笼1放入到河水中,在饵料的引诱下,可以吸引鱼从进鱼口5进入到捕鱼笼1内部,而且蜂窝式分布的进鱼口5可以保证捕鱼笼1上绝大部分区域都可以进鱼,从而可以提高捕鱼笼1的捕鱼效率,捕鱼完成后,人员可以手持拧块204拧动密封盖202,然后人员可以将捕鱼笼1内部的鱼从通孔201取出。
[002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底板2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支撑结构7,支撑结构7包括3根插入杆8和外螺纹圆环9,底板2底部的焊接有内螺纹圈205,与外螺纹圆环9螺纹连接,将从而将支撑结构7固定在捕鱼笼1下方,起到抬高支撑的作用。3根插入杆8沿外螺纹圆环9的底面中心对称焊接。插入杆8包括螺纹杆801和内螺纹管802,螺纹杆801的顶端与外螺纹圆环9的底部焊接固定,且螺纹杆801的外侧通过螺纹结构拧入有内螺纹管802,且内螺纹管802的底端为尖端803,尖端803方便内螺纹管802插入到河底泥土中,通过拧动内螺纹管802,从而可以调节插入杆8的长度,从而可以调节支撑结构7对捕鱼笼1的支撑高度,从而可以将捕鱼笼1放置到合适的高度,使其位于鱼类活动频繁的区域。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式诱捕鱼具,其特征是,包括捕鱼笼,所述捕鱼笼呈半球形结构,其球面上设蜂窝式分布进鱼口,所述进鱼口的外轮廓呈圆台状,其上缘口内径大于下缘口的内径,所述上缘口与所述捕鱼笼的外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诱捕鱼具,其特征是,所述捕鱼笼包括底板、半球骨架和网片,所述半球骨架焊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网片沿所述半球骨架覆盖安装,形成外轮廓为半球形结构,所述进鱼口的上缘口与所述网片表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式诱捕鱼具,其特征是,所述半球骨架由四根弧形杆焊接组成,且所述半球骨架的底端与所述底板顶部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式诱捕鱼具,其特征是,所述半球骨架的顶部焊接有把手,且所述把手的手持处套有防滑套。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蜂窝式诱捕鱼具,其特征是,还包括支撑结构,与所述捕鱼笼的底板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祎米海峰张璐陈文典吴业阳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