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565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包括坡体,坡体的外表面设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分别与两个坡体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板的底面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每个螺纹杆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环,每个螺环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网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治理
,具体是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河道划分为五个等级,即一级河道

二级河道

三级河道

四级河道

五级河道,河道等级可以分期分批认定,其等级也可因情况变化而升降,变更程序则同认定程序

[0003]生态河道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在满足防洪

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健康

完整

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活动,为了保证为河流进行保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河流上部的垃圾进行处理

[0004]根据公告号:
CN214363287U
,专利名为一种河道护坡,该申请中通过工作人员利用收集件对河道边沿的垃圾进行收集,当收集的垃圾较多时,启动驱动组件,利用驱动组件带动收集件移动至护坡主体上靠近顶部的位置,工作人员再将利用收集件收集的垃圾进行统一处理,从而便于对河道边沿的垃圾进行清理,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清理效率,但是在护坡在河流清理垃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河道两侧垃圾进行清理,同时应该对河流中部漂流的垃圾进行清理,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能够有效的对河道中部的垃圾进行收集,提高对河道垃圾的治理效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坡体,坡体的外表面设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分别与两个坡体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板的底面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每个螺纹杆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环,每个螺环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网板

[0007]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转轴贯穿支撑板并延伸至支撑板的下部,伺服电机的输出转轴与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伺服电机能够实现对螺纹杆的转动,避免人为对螺纹杆进行转动,保证两个螺纹杆转速相同,避免发生差速,导致螺环卡死

[0008]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每个滑杆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滑环,每个滑环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两个活动板远离滑环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螺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能够有效的保证两个螺环在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螺环发生偏斜导致卡死

[0009]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的直径值大于螺纹杆的直径值,能够有效的对螺环进行限位,避免螺环从螺纹杆的外表面滑出

[0010]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罩,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位
于固定罩的内部,能够对伺服电机进行保护,避免伺服电机裸露在外

[0011]进一步的,所述网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凹槽板,凹槽板位于网板正面的下部,网板能够带动凹槽板向上移动,将网板上收集的垃圾,通过凹槽板将垃圾从水面提出,工作人员对收集的垃圾进行收集即可

[0012]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板,能够对河道两侧进行限位,避免河道垃圾从河道两侧通过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4]1、
本技术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两个螺纹杆转动,使两个螺环带动连接板向上移动,连接板带动网板向上移动,网板带动凹槽板向上移动,将网板上收集的垃圾提出水面,之后工作人员对凹槽板上收集的垃圾进行清理即可,使其整体能够有效的对河道中部漂流的垃圾进行清理,提高对河流的治理效果

[0015]2、
本技术通过伺服电机能够实现对螺纹杆的转动,避免人为对螺纹杆进行转动,保证两个螺纹杆转速相同,避免发生差速,导致螺环卡死,通过滑环和滑环能够有效的保证两个螺环在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螺环发生偏斜导致卡死,通过限位环能够有效的对螺环进行限位,避免螺环从螺纹杆的外表面滑出,通过固定罩能够对伺服电机进行保护,避免伺服电机裸露在外,通过凹槽板网板能够带动凹槽板向上移动,将网板上收集的垃圾,通过凹槽板将垃圾从水面提出,工作人员对收集的垃圾进行收集即可,通过挡板能够对河道两侧进行限位,避免河道垃圾从河道两侧通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后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中
A
处结构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固定罩剖视图

[0020]图中:
1、
坡体;
2、
收集机构;
201、
网板;
202、
凹槽板;
203、
挡板;
204、
支撑板;
205、
滑杆;
206、
限位环;
207、
滑环;
208、
活动板;
209、
螺环;
2010、
连接板;
2011、
螺纹杆;
2012、
伺服电机;
3、
固定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2]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该装置能够有效的对河道中部的垃圾进行收集,提高对河道垃圾的治理效果

[0023]参见图1到图4,本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坡体1,坡体1的外表面设有收集机构2,收集机构2包括两个支撑板
204
,每个支撑板
204
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203
,能够对河道两侧进行限位,避免河道垃圾从河道两侧通过

[0024]两个支撑板
204
分别与两个坡体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板
204
的底面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
2011
,每个支撑板
204
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
2012
,伺服电机
2012
的输出转轴贯穿支撑板
204
并延伸至支撑板
204
的下部,伺服电机
2012
的输出转轴
与螺纹杆
2011
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伺服电机
201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坡体
(1)
,其特征在于:坡体
(1)
的外表面设有收集机构
(2)
,收集机构
(2)
包括两个支撑板
(204)
,两个支撑板
(204)
分别与两个坡体
(1)
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板
(204)
的底面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
(2011)
,每个螺纹杆
(2011)
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环
(209)
,每个螺环
(209)
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2010)
,两个连接板
(2010)
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网板
(20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板
(204)
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
(2012)
,伺服电机
(2012)
的输出转轴贯穿支撑板
(204)
并延伸至支撑板
(204)
的下部,伺服电机
(2012)
的输出转轴与螺纹杆
(2011)
的顶端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板
(204)
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滑杆
(205)
,每个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新颖陈仁炳杨欣艺高立鑫陈静徐学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