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543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包括主体外壳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


[0001]本技术涉及卷发棒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容美发已经成为一大消费领域,因此用于美容美发的各种器具也应运而生

卷发棒是风筒常用的附件,一般用于卷发

现有的卷发棒,只能实现单方向
(
顺时针或逆时针
)
的吹风,如果想要实现两个方向的吹风时,需要采用两个附件,增加了造型附件数量,使用成本较高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设计了风向可调节的卷发棒

如专利号
CN218682614U
公开了一种带热风气流定型的卷发棒,其包括导风支架与外侧壁的卷棒,卷棒设计有导风槽,形成导风组件;导风组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可拆卸安装有堵头和连接座,导风组件可正向安装于连接座或反向安装于连接座

在具体的使用时,卷发棒连接吹风机或热风梳
(
即主机
)
使用,主机吹出热风通过导风槽导出环形风压,形成卷发功能

因为卷发棒可拆可装,正向或反向安装形成左卷棒和右卷棒,使用者买一只卷发棒可以用于左卷发造型和右卷发造型,节省成本,方便携带

上述结构的卷发棒,其虽然能够实现风向的正反调节,但其调节时需要拆卸相应连接座上的堵头,然后调转导风组件的方向,其操作步骤繁琐,调节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

)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以克服现有卷发棒风向调节不便的缺陷

[0006](

)
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包括:
[0008]主体外壳组件,其外壁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出风部,所述出风部处对称设置有第一导风通道和第二导风通道,所述第一导风通道和所述第二导风通道出风方向相反;
[0009]风道主体,套装在所述主体外壳组件内,其外壁上环形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出风部相对应的通风格栅,所述通风格栅沿所述风道主体的轴向延伸布置;
[0010]风向调节旋钮,安装在所述主体外壳组件的一端;所述风向调节旋钮与所述风道主体驱动连接,用于转动控制所述通风格栅与所述第一导风通道或所述第二导风通道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外壳组件包括主体外壳和多个翼片,所述主体外壳上环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导风片,相邻两个导风片之间安装有所述翼片;所述导风片的一侧与前一翼片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导风通道,所述导风片的另一侧与后一翼片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二导风通道

[0012]进一步的,所述翼片与所述主体外壳可拆卸连接,所述翼片上对称设置有多组卡扣,所述导风片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卡扣扣合的卡槽,所述翼片卡接在两个导风片之间

相邻
两个导风片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横杆

[0013]进一步的,所述风道主体在相邻的两个通风格栅之间设置有多个密封齿;所述密封齿与所述主体外壳组件的内壁相接触,用于使所述通风格栅与其中一个导风通道连通,而与另一个导风通道隔断

所述密封齿为软胶材质,且与所述风道主体一体注塑成型

[0014]进一步的,所述风道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主体外壳组件后与所述风向调节旋钮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柱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主体外壳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挡块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挡块抵靠在所述限位槽一侧壁时,所述通风格栅导通所述第一导风通道;所述限位挡块抵靠在所述限位槽另一侧壁时,所述通风格栅导通所述第二导风通道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外壳组件在远离所述风向调节旋钮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端部,所述连接端部用于连接外部风筒;所述风道主体内设置有风腔,所述连接端部

所述风腔和所述通风格栅依次连通

[0016]进一步的,所述风向调节旋钮具有旋拧部,所述旋拧部的外壁设置有用于防滑的凹凸纹路

[0017](

)
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风向调节旋钮与风道主体驱动连接,转动风向调节旋钮,风向调节旋钮可带动风道主体转动,从而控制通风格栅与第一导风通道或第二导风通道连通,进而改变卷发棒的出风方向,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使用更灵活;调节时,无需拆卸任何部件,只需旋转风向调节旋钮即可,减少了调节步骤,调节更方便;克服了现有卷发棒风向调节不便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的爆炸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种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风道主体的立体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一种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主体外壳的立体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一种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翼片的立体图;
[0025]图7为本技术一种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风道主体与主体外壳连接的立体图;
[0026]图8为本技术一种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风向调节旋钮的立体图;
[0027]图9为本技术一种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通风格栅与第一导风通道连通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
10
为本技术一种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通风格栅与第二导风通道连通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对应的部件名称是:
1、
主体外壳组件;
11、
主体外壳;
12、
翼片;
13、
限位槽;
14、
连接端部;
101、
第一导风通道;
102、
第二导风通道;
111、
导风片;
112、
卡槽;
113、
加强横杆;
121、
卡扣;
2、
风道主体;
201、
通风格栅;
202、
密封齿;
203、
连接柱;
204、
限位挡块;
205、
风腔;
3、
风向调节旋钮;
31、
旋拧部;
311、
凹凸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外壳组件
(1)
,其外壁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出风部,所述出风部处对称设置有第一导风通道
(101)
和第二导风通道
(102)
,所述第一导风通道
(101)
和所述第二导风通道
(102)
出风方向相反;风道主体
(2)
,套装在所述主体外壳组件
(1)
内,其外壁上环形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出风部相对应的通风格栅
(201)
,所述通风格栅
(201)
沿所述风道主体
(2)
的轴向延伸布置;风向调节旋钮
(3)
,安装在所述主体外壳组件
(1)
的一端;所述风向调节旋钮
(3)
与所述风道主体
(2)
驱动连接,用于转动控制所述通风格栅
(201)
与所述第一导风通道
(101)
或所述第二导风通道
(102)
连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组件
(1)
包括主体外壳
(11)
和多个翼片
(12)
,所述主体外壳
(11)
上环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导风片
(111)
,相邻两个导风片
(111)
之间安装有所述翼片
(12)
;所述导风片
(111)
的一侧与前一翼片
(12)
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导风通道
(101)
,所述导风片
(111)
的另一侧与后一翼片
(12)
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二导风通道
(102)。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片
(12)
与所述主体外壳
(11)
可拆卸连接,所述翼片
(12)
上对称设置有多组卡扣
(121)
,所述导风片
(111)
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卡扣
(121)
扣合的卡槽
(112)
,所述翼片
(12)
卡接在两个导风片
(111)
之间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筒用内整体旋转换向卷发棒,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导风片
(111)
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横杆
(113)。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文生冯臻叶岸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博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