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943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皮肤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皮肤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皮肤处理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皮肤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皮肤处理装置通常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的导热件

冷敷组件

发光组件和散热片组件,冷敷组件设于壳体的前端,以用于对皮肤实现冷敷,发光组件用于发出经壳体的前端照向待处理皮肤的光线,以用于对待处理皮肤进行光处理
(
如脱毛

嫩肤等
)。
[0003]在现有技术中,散热片组件通常设于发光组件远离冷敷部的一侧,即,冷敷组件

发光组件和散热片组件大致依次呈“直线型”排布,而冷敷组件与散热片组件之间采用导热件进行导热连接

[0004]然而,散热片组件的上述排布方式导致导热件的长度较长

导热路径较长,不仅影响导热件的导热效率,也导致散热片组件的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皮肤处理装置的导热件的长度较长而影响散热片组件散热效率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皮肤处理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具有相互连通的容纳腔和出光口;发光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从发光组件产生的光线穿过出光口后射向待处理皮肤;冷敷组件,冷敷组件设置在壳体组件上且位于出光口处,以用于对待处理皮肤或待处理皮肤附近的皮肤进行冷却降温;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导热结构和散热片组件,导热结构包括第一导热段和第二导热段,冷敷组件与第一导热段导热连接,发光组件与第二导热段相对设置,至少部分散热片组件导热连接在第二导热段上

[0007]进一步地,壳体组件具有壳体出风部,至少部分散热组件对应壳体出风部设置;和
/
或,导热结构沿发光组件的出光方向延伸;和
/
或,导热结构具有毛细导流通道以及设于毛细导流流道内的导热介质,第一导热段为蒸发段,第二导热段为冷凝段

[0008]进一步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出光口位于外壳的第一端,外壳的第一端具有缩口段

[0009]进一步地,沿发光组件的出光方向,至少部分散热片组件的高度逐渐减小,以用于与缩口段相适配

[0010]进一步地,散热片组件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朝向外壳的第一端设置,第二侧面背离发光组件设置,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连接处具有缺角,缺角与缩口段对应设置

[0011]进一步地,散热片组件还具有过渡面,第一侧面通过过渡面与第二侧面连接,过渡面与第一侧面之间呈夹角设置,过渡面与第二侧面之间呈夹角设置,过渡面与外壳之间形成缺角

[0012]进一步地,过渡面为倾斜面或者弧形面;或者,过渡面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子过渡面和第二子过渡面,第一子过渡面与第一侧面连接,第二子过渡面与第二侧面连接,第一子过渡面为第一平面或者第一弧面,第二子过渡面为第二平面或者第二弧面

[0013]进一步地,散热片组件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散热片,各散热片的第一侧边形成第一侧面

第二侧边形成第二侧面;其中,各散热片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第二方向与发光组件的出光方向一致

[0014]进一步地,过渡面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子过渡面和第二子过渡面,第一子过渡面与第一侧面连接,第二子过渡面与第二侧面连接;各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具有第一侧面

第二侧面及第二子过渡面;翻边,设置在散热片本体上且与散热片本体之间呈夹角设置,翻边远离散热片本体的表面形成第一子过渡面;其中,相邻的两个散热片的散热片本体之间形成通风通道,各散热片的翻边与其相邻的散热片相接触且用于遮挡至少部分通风通道,以在翻边的两侧形成出风口

[0015]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散热片之间形成通风通道,散热片组件还包括:阻挡部,阻挡部设置在至少一个散热片的一部分第三侧边上,以用于遮挡至少部分通风通道;阻挡部远离发光组件的表面形成第一子过渡面,以在阻挡部的两侧形成出风口;其中,另一部分第三侧边形成第二子过渡面

[0016]进一步地,散热片组件包括多个散热片,相邻的两个散热片之间形成通风通道,散热片组件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通过通风通道与出风口连通;进风口位于散热片组件远离第一侧面的一侧,出风口位于第一侧面

第二侧面及缺角中的至少一处

[0017]进一步地,出风口包括第一子出风口和第二子出风口,第一子出风口位于第一侧面处,第二子出风口位于第二侧面和
/
或缺角处;和
/
或,缺角的长度与散热片的长度之比大于等于
0.32
且小于等于
0.55
;和
/
或,缺角的宽度与散热片的宽度之比大于等于
0.36
且小于等于
0.6
;和
/
或,散热片组件和发光组件分别位于导热结构的两侧

[0018]进一步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体和滤光片,沿发光组件的出光方向,第一侧面与滤光片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
9mm。
[0019]进一步地,外壳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相对设置,第一侧板位于散热片组件远离发光组件的一侧;其中,第一侧板与散热片组件的第二侧面相对设置的表面形成第一延伸段,沿发光组件的出光方向上,第一延伸段的至少部分逐渐朝向第二侧板弯曲,以形成至少部分缩口段

[0020]进一步地,壳体组件还包括:支架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支架组件具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发光组件设置在第一安装腔内,散热片组件设置在第二安装腔内,沿外壳的长度方向,至少部分第二安装腔在第一安装腔上的投影在第一安装腔内

[0021]进一步地,支架组件具有朝向第一延伸段设置的第一通风面,沿发光组件的出光方向,至少部分第一通风面朝向第二侧板靠拢,以与第一延伸段相适配;其中,第一通风面具有与第二安装腔连通的第一架通风口

[0022]进一步地,支架组件包括位于导热结构两侧且相互连接的散热片支架和发光侧支架,发光侧支架具有第一安装腔,散热片支架具有第二安装腔

第一通风面及安装口,散热片组件通过安装口安装在第二安装腔内

[0023]进一步地,皮肤处理装置还包括:风机,设置在容纳腔内且位于散热片组件远离出
光口的一侧;其中,散热片支架具有第二架通风口,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第二架通风口与第二安装腔连通

[0024]进一步地,散热片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部

第一侧支部

第二支部及第二侧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
(100)
,具有相互连通的容纳腔和出光口
(11)
;发光组件
(200)
,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从所述发光组件
(200)
产生的光线穿过所述出光口
(11)
后射向待处理皮肤;冷敷组件
(300)
,所述冷敷组件
(300)
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
(100)
上且位于所述出光口
(11)
处,以用于对待处理皮肤或待处理皮肤附近的皮肤进行冷却降温;散热组件
(400)
,所述散热组件
(400)
包括导热结构
(410)
和散热片组件
(420)
,所述导热结构
(410)
包括第一导热段
(411)
和第二导热段
(412)
,所述冷敷组件
(300)
与所述第一导热段
(411)
导热连接,所述发光组件
(200)
与所述第二导热段
(412)
相对设置,至少部分所述散热片组件
(420)
导热连接在所述第二导热段
(4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
(100)
具有壳体出风部
(1201)
,至少部分所述散热组件
(400)
对应所述壳体出风部
(1201)
设置;和
/
或,所述导热结构
(410)
沿所述发光组件
(200)
的出光方向延伸;和
/
或,所述导热结构
(410)
具有毛细导流通道以及设于毛细导流流道内的导热介质,所述第一导热段
(411)
为蒸发段,所述第二导热段
(412)
为冷凝段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
(100)
包括:外壳
(110)
,所述出光口
(11)
位于所述外壳
(110)
的第一端,所述外壳
(110)
的第一端具有缩口段
(111)。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发光组件
(200)
的出光方向,至少部分所述散热片组件
(420)
的高度逐渐减小,以用于与所述缩口段
(111)
相适配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组件
(420)
具有第一侧面
(421)
和第二侧面
(422)
,所述第一侧面
(421)
朝向所述外壳
(110)
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二侧面
(422)
背离所述发光组件
(200)
设置,所述第一侧面
(421)
和所述第二侧面
(422)
的连接处具有缺角
(423)
,所述缺角
(423)
与所述缩口段
(111)
对应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组件
(420)
还具有过渡面
(424)
,所述第一侧面
(421)
通过所述过渡面
(424)
与所述第二侧面
(422)
连接,所述过渡面
(424)
与所述第一侧面
(421)
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过渡面
(424)
与所述第二侧面
(422)
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过渡面
(424)
与所述外壳
(110)
之间形成所述缺角
(423)。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
(424)
为倾斜面或者弧形面;或者,所述过渡面
(424)
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子过渡面
(4241)
和第二子过渡面
(4242)
,所述第一子过渡面
(4241)
与所述第一侧面
(421)
连接,所述第二子过渡面
(4242)
与所述第二侧面
(422)
连接,所述第一子过渡面
(4241)
为第一平面或者第一弧面,所述第二子过渡面
(4242)
为第二平面或者第二弧面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组件
(420)
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散热片
(425)
,各所述散热片
(425)
的第一侧边形成所述第一侧面
(421)、
第二侧边形成所述第二侧面
(422)
;其中,各所述散热片
(425)
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发光组件
(200)
的出光方向一致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
(424)
包括呈夹角设
置的第一子过渡面
(4241)
和第二子过渡面
(4242)
,所述第一子过渡面
(4241)
与所述第一侧面
(421)
连接,所述第二子过渡面
(4242)
与所述第二侧面
(422)
连接;各所述散热片
(425)
包括:散热片本体
(4251)
,具有所述第一侧面
(421)、
所述第二侧面
(422)
及所述第二子过渡面
(4242)
;翻边
(4252)
,设置在所述散热片本体
(4251)
上且与所述散热片本体
(4251)
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翻边
(4252)
远离所述散热片本体
(4251)
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子过渡面
(4241)
;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片
(425)
的散热片本体
(4251)
之间形成通风通道
(4253)
,各所述散热片
(425)
的翻边
(4252)
与其相邻的散热片
(425)
相接触且用于遮挡至少部分所述通风通道
(4253)
,以在所述翻边
(4252)
的两侧形成出风口
(427)。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片
(425)
之间形成通风通道
(4253)
,所述散热片组件
(420)
还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散热片
(425)
的一部分第三侧边上,以用于遮挡至少部分所述通风通道
(4253)
;所述阻挡部远离所述发光组件
(200)
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子过渡面
(4241)
,以在所述阻挡部的两侧形成出风口
(427)
;其中,另一部分所述第三侧边形成所述第二子过渡面
(4242)。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组件
(420)
包括多个散热片
(425)
,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片
(425)
之间形成通风通道
(4253)
,所述散热片组件
(420)
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427)
,所述进风口通过所述通风通道
(4253)
与所述出风口
(427)
连通;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散热片组件
(420)
远离所述第一侧面
(421)
的一侧,所述出风口
(427)
位于所述第一侧面
(421)、
所述第二侧面
(422)
及所述缺角
(423)
中的至少一处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
(427)
包括第一子出风口
(4271)
和第二子出风口
(4272)
,所述第一子出风口
(4271)
位于所述第一侧面
(421)
处,所述第二子出风口
(4272)
位于所述第二侧面
(422)

/
或所述缺角
(423)
处;和
/
或,所述缺角
(423)
的长度与所述散热片
(425)
的长度之比大于等于
0.32
且小于等于
0.55
;和
/
或,所述缺角
(423)
的宽度与所述散热片
(425)
的宽度之比大于等于
0.36
且小于等于
0.6
;和
/
或,所述散热片组件
(420)
和所述发光组件
(200)
分别位于所述导热结构
(410)
的两侧
。13.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
(200)
包括发光体
(210)
和滤光片
(220)
,沿所述发光组件
(200)
的出光方向,所述第一侧面
(421)
与所述滤光片
(220)
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
9mm。1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
(110)
包括:第一侧板
(112)
;第二侧板
(113)
,与所述第一侧板
(112)
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
(112)
位于所述散热片组件
(420)
远离所述发光组件
(200)
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侧板
(112)
与所述散热片组件
(420)
的第二侧面
(422)
相对设置的表面形成第一延伸段
(1121)
,沿所述发光组件
(200)
的出光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段
(1121)
的至
少部分逐渐朝向所述第二侧板
(113)
弯曲,以形成至少部分所述缩口段
(111)。15.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
(100)
还包括:支架组件
(120)
,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支架组件
(120)
具有第一安装腔
(121)
和第二安装腔
(122)
,所述发光组件
(200)
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
(121)
内,所述散热片组件
(420)
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腔
(122)
内,沿所述外壳
(110)
的长度方向,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安装腔
(122)
在所述第一安装腔
(121)
上的投影在所述第一安装腔
(121)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
(120)
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延伸段
(1121)
设置的第一通风面
(123)
,沿所述发光组件
(200)
的出光方向,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通风面
(123)
朝向所述第二侧板
(113)
靠拢,以与所述第一延伸段
(1121)
相适配;其中,所述第一通风面
(123)
具有与所述第二安装腔
(122)
连通的第一架通风口
(1231)。17.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
(120)
包括位于所述导热结构
(410)
两侧且相互连接的散热片支架
(124)
和发光侧支架
(125)
,所述发光侧支架
(125)
具有所述第一安装腔
(121)
,所述散热片支架
(124)
具有所述第二安装腔
(122)、
所述第一通风面
(123)
及安装口
(1241)
,所述散热片组件
(420)
通过所述安装口
(1241)
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腔
(122)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处理装置还包括:风机
(500)
,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散热片组件
(420)
远离所述出光口
(11)
的一侧;其中,所述散热片支架
(124)
具有第二架通风口
(1242)
,所述风机
(500)
的出风口通过所述第二架通风口
(1242)
与所述第二安装腔
(122)
连通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支架
(124)
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部
(131)、
第一侧支部
(132)、
第二支部
(133)
及第二侧支部
(134)
,所述第一支部
(131)
和所述第二支部
(133)
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二侧支部
(134)
连接,所述第一侧支部
(132)
与所述第二侧支部
(134)
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部
(133)
相对于所述第一支部
(131)
远离所述出光口
(11)
设置;其中,由所述第一支部
(131)、
所述第一侧支部
(132)、
所述第二支部
(133)
及所述第二侧支部
(134)
围绕形成所述第二安装腔
(122)
和所述第一架通风口
(1231)
,所述第一支部
(131)、
所述第一侧支部
(132)、
所述第二支部
(133)
及所述第二侧支部
(134)
远离所述发光组件
(200)
一侧的侧壁形成所述第一通风面
(123)
,所述第一支部
(131)
第二支架
(1252)、
所述第一侧支部
(132)
及所述第二侧支部
(134)
围绕形成所述第二架通风口
(1242)。20.
根据权利要求
19
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部
(131)
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支板
(1311)
,所述第二支部
(133)
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二支板
(1331)
,所述第一侧支部
(132)
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三支板
(1321)
,所述第二侧支部
(134)
包括竖向设置的第四支板
(1341)
,所述第二支板
(1331)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板
(1321)
的内板面和所述第四支板
(1341)
的内板面连接,所述第二支板
(1331)
朝向所述风机
(500)
的侧边

所述第三支板
(1321)
朝向所述风机
(500)
的侧边以及所述第四支板
(1341)
朝向所述风机
(500)
的侧边围绕形成所述第二架通风口
(1242)
,所述第一支板
(1311)
朝向所述第三支板
(1321)
的侧边与所述第三支板
(1321)、
所述第四支板
(1341)
以及所述第二支板
(1331)
朝向所述第一支部
(131)
的侧边围绕形成所述第一架通风口
(1231)。
21.
根据权利要求
20
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
(100)
具有壳体出风部
(1201)
,所述第一支板
(1311)
背离所述风机
(500)
的侧边

所述第三支板
(1321)
背离所述风机
(500)
的侧边以及第四支板
(1341)
背离所述风机
(500)
的侧边围绕形成第三架通风口
(135)
,所述第三架通风口
(135)
与所述第二安装腔
(122)
和所述壳体出风部
(1201)
均连通;和
/
或,所述第一支板
(1311)
与所述散热片组件
(420)
的第一子过渡面
(4241)
相对设置;和
/
或,沿所述发光组件
(200)
的出光方向,所述第三支板
(1321)
背离所述发光组件
(200)
的侧边的至少部分

所述第四支板
(1341)
背离所述发光组件
(200)
的侧边的至少部分逐渐朝向所述第二侧板
(113)
弯曲,以使所述第一通风面
(123)
的至少部分逐渐朝向所述第二侧板
(113)
弯曲;和
/
或,所述第三支板
(1321)
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阻风凸部
(136)
,所述第一阻风凸部
(136)
靠近所述第二支板
(1331)
背离所述发光组件
(200)
的侧边设置,且所述第一阻风凸部
(136)
沿该侧边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和
/
或,所述第四支板
(1341)
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阻风凸部
(137)
,所述第二阻风凸部
(137)
靠近所述第三支板
(1321)
背离所述发光组件
(200)
的侧边设置,且所述第二阻风凸部
(137)
沿该侧边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和
/
或,所述第四支板
(1341)
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三阻风凸部
(138)
,所述第三阻风凸部
(138)
相对于所述第二支部
(133)
靠近所述第一支部
(131)
设置,所述第三阻风凸部
(138)
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发光组件
(200)
的方向延伸
。22.
根据权利要求
20
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支架
(124)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支部
(132)
的外侧壁上的第一外支部
(141)
,所述第一外支部
(141)
与所述发光侧支架
(125)
连接;所述散热片支架
(124)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支部
(134)
的外侧壁上的第二外支部
(1243)
,所述第二外支部
(1243)
与所述发光侧支架
(125)
连接
。23.
根据权利要求
22
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
(100)
具有壳体出风部
(1201)
,所述第一外支部
(141)
与所述发光侧支架
(125)
围绕形成第一通风流道
(151)
,所述第一通风流道
(151)
与所述风机
(500)
的出风口和所述第一安装腔
(121)
均连通,沿所述发光组件
(200)
的出光方向,所述第一通风流道
(151)
的至少部分逐渐朝向背离所述第一延伸段
(1121)
的一侧弯曲;和
/
或,所述第二外支部
(1243)
与所述发光侧支架
(125)
围绕形成第二通风流道
(152)
,所述第二通风流道
(152)
与所述壳体出风部
(1201)
和所述第一安装腔
(121)
均连通
。24.
根据权利要求
23
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支部
(141)
包括第一风道板
(1411)
和第二风道板
(1412)
,所述第一风道板
(1411)
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板
(1321)
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风道板
(1412)
连接于所述第一风道板
(1411)
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板
(1311)
的侧缘,所述第二风道板
(1412)
与所述第三支板
(1321)
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风道板
(1411)、
所述第三支板
(1321)
以及所述第二风道板
(1412)
围绕形成所述第一通风流道
(151)
的一部分,沿所述发光组件
(200)
的出光方向,所述第一风道板
(1411)
的至少部分逐渐朝向背离所述第一延伸段
(1121)
的一侧弯曲,以使所
述第一通风流道
(151)
的至少部分逐渐朝向背离所述第一延伸段
(1121)
的一侧弯曲;和
/
或,所述第二外支部
(1243)
包括第一流道板
(1243a)
和第二流道板
(1243b)
,所述第一流道板
(1243a)
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板
(1341)
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流道板
(1243b)
连接于所述第一流道板
(1243a)
的远离所述第二支板
(1331)
的侧缘,所述第二流道板
(1243b)
与所述第四支板
(1341)
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通风流道
(152)
包括通风过口
(1521)
和扩压副腔
(1522)
,所述通风过口
(1521)
位于所述第一流道板
(1243a)
上,所述第一流道板
(1243a)、
所述第二流道板
(1243b)
以及所述第四支板
(1341)
围绕形成所述扩压副腔
(1522)
,所述扩压副腔
(1522)
与所述壳体出风部
(1201)
连通,所述扩压副腔
(1522)
通过所述通风过口
(1521)
与所述第一安装腔
(121)
连通;所述第二外支部
(1243)
还包括遮光导流部
(1243c)
,所述遮光导流部
(1243c)
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板
(1341)
和所述第二流道板
(1243b)
上,所述遮光导流部
(1243c)
至少部分遮盖所述通风过口
(1521)。25.
根据权利要求
24
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板
(1411)

/
或所述第二风道板
(1412)
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发光侧支架
(125)
卡接的第一卡接部
(142)
;和
/
或,所述第一流道板
(1243a)

/
或第二流道板
(1243b)
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发光侧支架
(125)
卡接的第二卡接部
(143)。26.
根据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敷组件
(300)
包括透光体
(310)
,所述发光侧支架
(125)
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
(121)
和所述出光口
(11)
之间的第三安装腔
(1251)
,所述透光体
(310)
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腔
(1251)

。27.
根据权利要求
26
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侧支架
(125)
包括第二支架
(1252)
和位于所述第二支架
(1252)
和所述出光口
(11)
之间的第三支架
(1253)
;所述第二支架
(1252)
具有所述第一安装腔
(121)
和架出光口
(1252a)
,所述第一安装腔
(121)
通过所述架出光口
(1252a)
与所述出光口
(11)
连通;所述第三支架
(1253)
与所述第二支架
(1252)
连接且具有所述第三安装腔
(1251)。28.
根据权利要求
27
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
(1252)
包括第一安装板
(161)、
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
(161)
的一侧的第一侧部
(162)
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
(161)
的另一侧的第二侧部
(163)
,所述第一安装板
(161)
朝向所述出光口
(11)
设置且与所述第一侧部
(162)、
所述第二侧部
(163)
围绕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腔
(121)
,所述第一侧部
(162)
和所述第二侧部
(163)
之间形成所述架出光口
(1252a)。29.
根据权利要求
28
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
(200)
包括发光体
(210)
和反光杯
(230)
,所述反光杯
(230)
围绕所述发光体
(210)
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
(161)
上设有安装插孔,所述反光杯
(230)
具有插接脚
(231)
,所述插接脚
(231)
插接于所述安装插孔内;和
/
或,所述第一安装板
(161)
的内侧面上设有止抵凸部,所述反光杯
(230)
止抵于所述止抵凸部,以使所述反光杯
(230)
与所述第一安装板
(161)
的内侧面之间形成通风间隔
。30.
根据权利要求
29
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
(200)
还包括滤光片
(220)
和密封结构
(240)
,所述滤光片
(220)
设于所述发光体
(210)
与所述透光体
(310)
之间,所述密封结构
(240)
设置在所述滤光片
(220)
与所述透光体
(310)
之间;其中,所述密封结构
(240)
位于所述发光体
(210)
照射在所述滤光片
(220)
的光斑外

31.
根据权利要求
28
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
(121)
的两侧为敞口,所述第三支架
(1253)
包括朝向所述第二支架
(1252)
延伸的第一连接支部
(171)
和第二连接支部
(172)
,所述第一连接支部
(171)
和第二连接支部
(172)
均与所述第二支架
(1252)
连接,并遮挡两个所述敞口
。32.
根据权利要求
31
所述的皮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
(1252)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
(161)、
所述第一侧部
(162)
以及所述第二侧部
(163)
的一端的第一导流部
(181)
,所述第一导流部
(181)
与所述散热片支架
(124)
相配合以形成与所述第一安装腔
(121)
连通的第一通风流道
(151)
;和
/
或,所述第二支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少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由莱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